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华娱:让拍游戏宣传片,你拍仙剑

第22章 好莱坞之行

  大周网络,公司内部。

  跟企鹅视频商量完具体协议后,周成再次拿到了两千五百万的投资,对比他之前拿仙剑去要投资的时候翻了五倍。

  同样,也划出25%的份额。

  《传奇》的制片成本,暂定为一亿,但肯定不够。

  因为这只是前期拍摄,后期才是真正的烧钱大头。

  既然开始定位就是商业大片,那么肯定多数成本,都会投入到特效制作上。

  周成还得感谢华国影视圈目前的制片成本,目前还没有像未来那样膨胀。

  至于在人工费方面,跟好莱坞比起来,就是一个天花板,一个地板。

  尤其是周成,在确认了糖人服化道团队,紧急赶制出来的符合他要求的部分服装道具后,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所以说,国内不是没有影视人才的,只是不知道该把他们放在哪儿。

  工业化流水线能出精品,小作坊就不能出精品?

  那就实在是太小瞧华国的手艺人了。

  ……

  2006年4月21日。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而过。

  《传奇》的电影剧本,初步定稿。

  期间周成也跟编剧团队,普及了关于梗的认知,都是年轻人理解能力很强,他们很快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

  再加上体验游戏期间,发现一些可以制造梗的环节。

  虽然以周成的未来眼光看,有些梗可能比较落后,或趣味性不足。

  可现在是2006年,玩梗还没彻底兴起的时代,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不错了。

  确认剧本初稿后,周成复印了一份拿走,剩下让他们继续打磨。

  把有趣的,可行的梗和喜剧笑点加入,但不符合《传奇》风格的必须剔除,哪怕是再好笑,我们也不会笑……呸!串词了,反正不符合电影风格的梗和笑料,哪怕再好笑也不能硬加进去,就比如上面那个。

  周成来到大周网络的影视游戏特效工作室,来见赵安。

  原本这家伙被赶鸭子上架,做了特效工作室的组长,还有些不乐意。

  随后在工作室的各方面设备,软件,人手到位之后,赵安就沉浸其中乐不思蜀了。

  所以说,这人嘛,嘴上说得再好听,具体还得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周成也就省下了说服赵安的流程,这回倒是周建业同志的手段更高明,一举拿下这名“欲拒还迎”的好莱坞特效人才。

  “赵组长,特效预算做的怎么样?”

  工作室里,赵安一见人来,连忙对他大倒苦水:“周总监,不是我说,一亿真的不够。”

  “要按你设想来,单单是还原神庙,圣殿这些场景和那些怪物,就是一个大工程,想要全部都渲染的话,时间至少也需要十八个月。”

  “不行,时间太长了,我给你六个月。”

  周成说着,提出意见:“如果用特效结合实景拍摄,怎么样?能省下大部分时间吗?”

  见他不容拒绝的模样,赵安皱着一张脸,片刻后才勉强的点了下头。

  周成的目的达到,就开始转移话题:“对了,我之前不是给你说过,最近要去一趟好莱坞,你在那边认识的人,有没有能挖过来的?”

  赵安表情恢复正常:“倒是有几个答应可以来这边,但具体还得过去谈一谈。”

  “行,那你就跟我一起去。”

  签证办下来,两人就踏上前往好莱坞的旅途。

  飞机抵达洛杉矶后,倒了一夜时差,两人前往好莱坞去见赵安的朋友。

  别看这家伙在国内混的不咋样,可稍微一打听,竟然是USC毕业的,也是俗称的“南加大”。

  毕业后进了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工作,但因为各种原因,赵安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发展。

  谁知道却一头撞在墙上。

  如果不是因为侥幸,让他遇到了周成这个混在游戏公司里的奇葩导演。

  不然,估计用不了多久,赵安在业内就会彻底“查无此人”。

  这次他联系的,有南加大的校友,也有工业光魔认识的朋友,听说专业技术都还不错。

  唯一的特征,就是混的不好。

  原因很简单。

  肤色问题。

  亚裔身份在这的地位,懂得都懂,不用多谈。

  因为周成是第一次来好莱坞,身为半个本地人的赵安,倒是熟门熟路的租车开上,给他指认地标。

  开车去看了导演工会,演员工会,编剧工会时……周成也曾考虑过,要不要抄几本未来的好莱坞剧本,再转头卖给美国佬。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太容易撞车。

  听说有些好剧本,是被公司压了很久,才想起拿出来拍摄。

  况且,卖一个剧本才能赚多少钱。

  还是想想以后的全球游戏市场吧,那才是他真正该去打主意的地方。

  下午的时候,灯红酒绿的好莱坞,人看上去比白天还多。

  除开部分闲逛的游客,大多都是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小演员,以及剧组的幕后工作人员。

  周成和赵安要见的人,也是这时候才下班。

  “嘿,赵,好久不见。”

  “你也是好久不见。”

  因为两人是英语对话,赵安害怕身边人听不懂,刚要开口翻译介绍。

  “你好,我是周成,也是赵安工作室的老板,很高兴见到你。”

  谁知周成竟然也开口了,一张嘴就是流利的本地话。

  这可把赵安都看傻眼,下巴都快掉下来。

  他可是很清楚。

  周成这是第一次出国,在燕影学的是导演,英语怎么会说得如此流利?

  但赵安不知道的是,周成的超强记忆,足以把他以前看过的所有美剧,都分毫不差的复刻出来。

  再加上明知就要出国,临时抱佛脚找英语培训班恶补,这也让周成的英语口语水平,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达到能够应付常规对话的程度。

  看着两人交流越发顺利,也不用自己翻译,赵安只能郁闷的,独自喝起酒吧服务员端来的鸡尾酒。

  直到后面,又有几个他约好的同学和朋友过来,包间里的气氛才热闹起来。

  一夜过后,跟周成商量过后确定要回国发展的人,只有六个。

  其中三个搞特效,两个做过导演和编剧,还有一个更是少有的特技人才。

  周成仔细询问过,这位特技人才竟然跟袁家班还有点关系。

  准确的说。

  就是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后,见识到好莱坞的浮华,头脑一热决定留下来发展。

  只可惜……

  尽管这次只留下来六个,但周成也没失望。

  毕竟,人才是可以培养的。

  关键是要把好莱坞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去。

  现在国内影视圈,依旧是小作坊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说不好,只能说不太适合商业大片。

  这种工业电影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分工明确,尤其是对个人专业水平需求更高。

  而且没那么多人情世故,合适就上,不合适就换。

  解决完第一件事,周成开始头疼《传奇》的演员阵容问题。

  华人演员好解决,电话簿上那一堆未接号码,足以说明原因。

  但好莱坞演员。

  顶级的大牌演员不用想。

  两千万俱乐部不是开玩笑的。

  一线,二线,片酬也基本在百万美刀之间。

  说起来吓人,周成那一亿成本看起来多,但也就只够请几个好莱坞演员,然后戏都不用拍了,因为没钱。

  而且演员之间,不仅仅是要看演技,还要看与其他演员的适配度和电影的适配度,最起码得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

  如果一个演员,在电影里全程出戏,哪怕他演技再好,也是选角失败。

  就好比周成前世,那些在电影里面演谁都像是演自己的演员,观影过程中,简直一言难尽。

  次日,在赵安陪同下,周成来到演员工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