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财情并茂

第59章 为‘十三姨’的回归而努力

四合院之财情并茂 正经不瘦 3006 2025-02-07 03:36

  “好!好!好!”

  汪主任捏着许大茂交付的《地道战》剧本。

  就像是捏在几位老战友脸上一样的畅快。

  看着面前一脸正气的青年。

  这是自己手底下最能打硬仗的兵。

  小伙子有本事,还不骄躁。

  值得培养。

  必须好好培养成才。

  为祖国的宣传事业做贡献的同时,能够多帮自己怼那几个老伙计,就更舒坦了。

  尤其是老韩。

  玛德。

  昨个儿喝大酒,还向着自己冷嘲热讽。

  《地雷战》那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明明是自己慧眼识珠。

  千里马常有,也得遇着自己这样的伯乐不是?

  伯乐难求啊。

  好在将遇良才。

  自己这不就遇到许大茂了嘛!

  汪主任越看许大茂,心里对他就越是欣赏。

  见他隐晦的低头,张了张嘴。

  “这两天熬夜挺辛苦吧?”

  “还行,不辛苦。”

  “少跟我在这儿嘴硬!给你批一天假,回去踏踏实实睡一觉。”

  “主任,不用,我今晚早睡,明天晚起一会儿就成。”

  “年轻确实好,但也不能过分消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得从这会儿就要爱惜。”

  汪主任的长篇大论——养生篇,虽迟必到。

  许大茂老实巴交的扮鹌鹑。

  认真听讲的乖乖小鹌鹑。

  娄晓娥哪怕是在求饶的时候,也没许大茂这么乖巧温顺。

  都是娄半城那个资本家从小给惯出来的。

  哼。

  “听我的,回去抓紧歇着。”

  汪主任的演讲让许大茂很是佩服。

  在连他这个听众都忘记最初讲什么内容,说什么方向的时候,汪主任无论讲多久,讲多少。

  最终都能兜兜转转再重新绕回来。

  还能来个总结性言论。

  这就很厉害。

  不亏是当年带队冲锋和后勤政工一把抓的狠人。

  汪主任扬了扬《地道战》的剧本:“这本子没什么好审的,要是连它都不过关,我就敢掀他们的桌子!”

  “回头可能面临赶稿改稿,你现在如果不好好休息,到了那会儿就没工夫歇着了。”

  “汪主任您放心,甭管什么时候改稿,多大的工作量,我保证不给您,不给咱单位丢脸。”

  “你小子。”

  汪主任用手里的剧本稿子点了点许大茂:“那我就等你顺利完成任务,去吧。”

  “是!”

  许大茂双腿一并,挺直腰板,扯着嗓子喊道。

  出了办公室,转身轻巧的把屋门关上,还听到里面汪主任一边摇电话,一边笑骂许大茂东施效颦,军姿一点都不标准。

  从单位出来。

  许大茂掏出裤兜,把揣着的那堆票扒拉了几下。

  票是许大茂问娄晓娥‘借’的。

  布票居多。

  因为许大茂只是问娄晓娥借布票。

  借口是想要给妹妹做两身衣服。

  现在人们穿衣服不是很讲究。

  大部分家庭春秋和冬天只需要一件。

  做的肥大一点。

  春秋单穿,冬天里面穿线衣或者棉衣,春秋穿的外套就当外罩衣套上。

  稍微讲究点的,就春秋和冬天各一身。

  娄晓娥家里不差票据。

  定量也远高于普通老百姓。

  这点公资之间的‘默契’,许大茂还是心知肚明的。

  没想到娄晓娥给他带的票不仅仅只是布票。

  还有肉票、粮票和一张缝纫机票。

  缝纫机票可是好东西。

  但对于娄家而言。

  或许是最没用的票据了。

  不知道娄晓娥是故意拿的,还是抓票据的时候不小心掺杂进去的。

  许大茂觉得大概率是后者。

  因为她没有专门提及。

  许大茂摆弄了一遍,心里对票有了数。

  来到车棚骑上他崭新瓦亮的二八大杠,直奔东四。

  十三姨被迫‘暂时休假’。

  许大茂很不舍的。

  借口给妹妹做衣服,拿到了布票,自然是抓紧让十三姨回归。

  他的目的地是双顺成衣铺。

  双顺成衣铺是京城成衣行业的首户。

  量体裁衣、针活儿细密新颖。

  是当下整个京城最不墨守成规的铺子。

  懂得随着社会潮流主动改革衣服样式。

  也能按照客户指定的要求,一丝不苟的裁制衣裳。

  如果要弄两身十三姨的套装,套裙。

  非双顺成衣铺莫属。

  秦淮茹身体各个部位需要丈量的尺寸,许大茂都能如数家珍。

  他要做的两身套装,为了防止描述不清楚,还特意让人拿来了信纸和铅笔。

  提笔作画,将一些不好描述的具体细节给勾画了出来。

  只是画的越是惟妙惟肖,负责接待许大茂的伙计看他的眼神就越是古怪。

  古怪里还莫名夹杂着一丝钦佩和艳羡的意味儿。

  这年头,为了夫妻情趣而大把花销布票的家庭,还真是不算多。

  双顺成衣铺的这位伙计,对许大茂的态度,也从进门时的标准化客气,变成送他出门时微微躬身发自内心的尊敬。

  东四除了双顺成衣铺这个地方,还是京城房管局办事大厅的所在地。

  原隆福寺虽然在1956年就被取缔,可古旧书市虽然不复往昔的繁华,却也依旧孤傲的存在着。

  还有隆福寺街的隆盛饭馆。

  秋老虎当面,依旧是吃凉烂肉面的好时候。

  许大茂从双顺成衣铺出来。

  先是去房管局办事大厅打探了一下房市的情况和价格。

  见着自己从无人问津到有了点被鄙夷成傻帽、傻缺的迹象。

  赶紧扭头逃窜。

  连办理卖房业务的同志都这般态度。

  许大茂不用问,也能心里落下大谱。

  美滋滋。

  买房金屋藏娇的信念便更强、更坚定了。

  别人趋之若鹜时,要小心被当成韭菜。

  而无人问津的事情,许大茂倒是很有兴趣尝试一二。

  穿越前能在31岁那年就成为自由职业者。

  虽然身价从未超过八位数,可也在大七位数上徘徊十来年。

  靠的就是身边朋友调侃的‘小打小闹’和‘炒冷饭’。

  这方面许大茂经验相当丰富。

  再加上超前的商业理念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笃定。

  掐在最后这三年里买房,才是最清心、最能产生性价比的时刻。

  八十年代要跟看似普通实则都有背景的人抢好房源。

  花钱还多。

  九十年代更不用说。

  千禧年后呢?

  那时候的许大茂都七老八十了。

  如果那会儿财富还没到达自由养老的程度。

  还要在房产堆里冒泡。

  也是够丢人的。

  从房管局大厅跑出来,许大茂就到了隆盛饭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