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历:建立大明神朝

第39章 准备西苑演武

  “他真这么说?”冯保这么一说,立马让朱翊钧来了兴趣。

  冯保哪里敢隐瞒,他其实早就对李文进不满意了,见状继续说道:

  “陛下,这种事情,奴婢可不敢有半分欺瞒啊。并且不仅如此,由于这段时间奴婢一直调查宫中贪墨一事,使得二十四衙门以及驻京营太监惶恐万分,有些人还比较识相,直接向奴婢自呈其罪。

  可有些人则心存侥幸之心,居然跑去御马监,希望寻求李公公庇护,而李公公更是将其尽数庇佑,并且还说定可保他们无虞,这一时让奴婢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听着冯保的话,朱翊钧无奈地摇摇头。

  他对于这个舅舅了解不是很多,可如果冯保说的是真的,那李文进便做得有些过了。

  而冯保的话显然还没有讲完,他随即望向朱翊钧,暗自思量片刻,随即又鼓起莫大的勇气,咬牙道:

  “而且奴婢还听说,因御马监掌管内廷武事,京营提督太监张忠曾屡次求见李公公,不知道说了什么。可据臣派去监视的人来说,张忠此人与临淮侯李庭、协理武定侯郭大诚等人关系甚密,这段时间经常私下见面……”

  东暖阁内鸦雀无声,冯保说完此事便如同做错事的孩子,再也不敢与皇帝对视,而是默然低下头颅,唯恐皇帝生气。

  “你说这些可都是有真凭实据?”

  过了许久,冯保忽然听到一旁传来皇帝再次确认的声音,他心中暗喜,当即正色道:“陛下,李公公地位崇高,奴婢怎敢胡言乱语。奴婢刚才所言之事,句句属实,并且都有证据,没有半分虚言。”

  “好,好得很!”

  听到如此确切的话,朱翊钧笑着摇摇头,随即缓缓起身,在东暖阁中踱步思虑,心中不知是气愤还是喜悦。

  没想到朱孝忠消停了,可自己这个舅舅却不消停。

  当上御马监管事太监才两个多月,就已如此明目张胆了。现在跟那些勋贵搞一起去了,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

  朱翊钧真的被他气笑了。

  不过这样对他来说也好,也省的他各个击破,到时候正好一网打尽!

  一旁的冯保自然不明白皇帝的想法,如今又见皇帝不言语,忍不住道:

  “陛下,不知现在该如何是好?御马监毕竟乃禁卫之所在,要不要先下手为强,以防不测。”

  朱翊钧闻言饶有兴趣地望了冯保一眼,暗道看来冯保早有打算了,忍不住笑道:“呵呵,你倒是想的周到!”

  “奴婢惶恐,奴婢也是怕迟则生乱!”

  朱翊钧摇摇头,冯保说的也有道理,现在他直接出手,将李文进等人直接拿下,那宫中的隐患,自然便可消除。

  可这与他的想法有出入。

  按照他的筹划,他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要一举将内廷、京营勋贵势力铲除。

  因此他们闹得越凶,他在最后才越有理由处置他们。

  所以现在还不是下手时候。

  “就让他们蹦跶几天吧。你继续盯着李文进即可,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掀起什么浪来。至于御马监兵马~”

  朱翊钧略有迟疑,觉得提前准备一些手段,也不是不可以,于是心中思量片刻后又嘱咐道:

  “传朕旨意,说朕欲振兴宫中武备,效法先祖,选拔精锐练兵,着御马监四卫营、勇士营以及宫中勋卫选派精锐于后日在西苑演武,朕亲临视之。”

  “奴婢遵旨!”冯保一时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见状当即称是。

  “你们锦衣卫也派些精锐吧,到时候就跟随朕左右办差!”

  “陛下,您是要亲自调训他们身手?那这样的话奴婢也想试一试。”听皇帝这么说,冯保付女士明白了什么,当即喜出望外起来。

  别人可能不知道,他可是见识过皇帝的厉害的。

  那鬼魅般的身法跟脚力,他哪怕学到一丝一毫,出去都不用怕任何歹人了。

  朱翊钧不置可否。

  在大明世界练习武艺可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饶是他也是在先天灵气以及前世记忆的支撑。

  也得靠着每日坚持不懈的练武,以及每天吃天材地宝,才勉强突破后天,进入先天之境的。

  所以在现在这种条件下,他不可能再复刻自己武道之路。

  可这也不代表着,他不能给予别人指点。

  毕竟他可是三次突破先天,脑海中什么功法、招式没有,教这些人绰绰有余。

  所以这才有了刚才的话语。

  如果能从禁军中挑选出一些人来,进行指点,那以后许多事情就可以不用自己出马了,如此也算方便。

  “你?你还是好好把你的事情干好,其他事情就不用想了。就这样吧,你下去吧。”

  听到皇帝这么说,冯保顿时面露可惜之色,拱手道:“奴婢明白!”

  随着冯保退去,整个东暖阁突然静谧无声。

  朱翊钧也回到坐榻之上,回想起今日种种。

  今日他跟高拱、张居正等人商议的改革之事不可谓不激进。

  冯保向他禀报的勋贵以及李文进的动向,也不可谓不明目张胆。

  只不过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无所谓。

  反而更加愿意在后面看着他们闹,甚至还想要进一步推波助澜,让这件事闹得越大越好。

  想到这里,他不禁喃喃自语道:“搅吧,搅吧。把这一摊水,搅得越浑越好。实在不行,再添一把火!”

  伴随着高拱、张居正二人回到内阁,很快皇帝要在九月正朔举行朝会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开来。

  不过大部分朝臣并不关心此事,他们关心的是高拱、张居正二人与皇帝敲定的改革措施,这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赞同开海、以及推行海运者,纷纷直呼皇帝圣明;而反对开海者,则直骂高拱乃奸臣。

  而不过最令人朝臣引起议论的,莫过于一条鞭法,以及对加收商、杂税,更要征收茶税。

  许多言官闻言,直呼此乃大乱之始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朝会上好生参一本高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