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历:建立大明神朝

第27章 陛下终于走上正道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讶,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正是吏部尚书杨博。

  “惟约(杨博的字)有何见教。”高拱貌似对杨博的话很是重视,见他这般说,当即出声询问起来。

  杨博闻言环顾众人,笑着应声道:“诸位,虽然朝廷没钱了,但并不代表南直隶没钱。”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哑然立马明白杨博想要说什么了。

  北京有六部,南京同样有六部。

  而南京六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南京户部。

  其职责有三,一则负责征收南直隶及附近浙江、江西、湖广各省的税粮;二则是掌管天下黄册;三则是掌管全国盐引勘合。

  因此地位极其重要,几乎算是掌管大明天下近半税赋。

  而其征收上来的税赋与盐税,除一部分留作自支和储存在南京各大仓库外,另一部分则输送北京,供给朝廷。

  而杨博现在盯上的便是南京户部留给南直隶的税赋。

  “这个法子倒是未尝不可,我这几年收到过南直隶户部的奏疏,目前南直隶户部各仓尚存仓米三百五十三万有奇,可支五年之用。如果借支一百万石粮食折色,那至少有六十万两银子,如此朝廷之困自解!”

  户部尚书王光国率先反应过来,觉得这个法子好。

  如此户部不废一丝一毫就可再拿至少六十万两银子,如果再加上刚才的三十万两银子,那可是将近一百万两银子,如此他怎能不愿意。

  兵部尚书谭纶一听这个法子,也觉得可行。

  只不过他心里清楚,北京六部与南京六部按道理来说地位一样,他们要借,南京户部还不一定肯借呢。

  “这个法子虽好,但远水救不了近渴,再说了让南京户部借也怕没有那么容易,必须让陛下下诏才行。”

  高拱闻言也缓缓点头,当即颔首道:“无妨,我向陛下禀明情况,请他下诏即可。”

  他说到这里,心情顿时好上不少,随即环顾四周,望着谭纶、王光国等人道:“不管如何,这钱粮的事情总算凑齐了,现在户部急用有五十万两,未来几月更有夏税银、南京户部折色银抵京,我等至少不用为钱的事情发愁了,诸位,你们说是不是啊。”

  谭纶等人沉默不语。

  他们原本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拱、张居正二人表态,跟他们一起劝谏皇帝,让其重视朝政,并且不要截留户部银两。

  可最后他们是三拳打到棉花上,轻而易举就被高拱、张居正二人化解,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见众人都不言语,张居正笑了笑,干咳一声打破宁静,随即环顾众人,语重心长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做臣子的,自然就要多为陛下着想。刚才我跟高阁老给诸位说的话并没有虚妄。

  毕竟已搬至乾清宫居住,并且多次召见我等,准备参与朝政,怕不日就要召开朝会。到时候诸位定会在此见到陛下。

  而今日诸位都在,那我跟高阁老就再给二人交个底。”

  他说到这里,随即又望向高拱,见高拱点头同意,于是深吸一口气道:

  “毕竟已经给我二人示下,准备推行新政,革除时弊。因此让我二人撰写奏疏,建言献策,更要扩充内阁,扩充良才,以为辅佐!”

  “什么,陛下可真是这么说的?”

  “张阁老此言当真!”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他们可不同于高拱、张居正二人可以与皇帝联系交流。

  虽然之前就听过皇帝聪慧、神异之处,可自隆庆二年以来,他们鲜有见过这位“太子”。

  而等皇帝继位后,他们更是两个多月都没有见过皇帝上朝。

  这种事情可以说,翻遍历朝历代都是少见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皇帝的意见如此大的原因。

  他们实在不愿意看到第二个武宗了,因此才会这般焦虑。

  可刚才张居正的一番话,却让他们振奋异常。

  皇帝既然准备推行新政,革除时弊,更是让高拱、张居正二人撰写条陈,广开言路。

  这么看来倒是有几分明君之相了。

  见众人惊讶的表情,高拱也久违的点头附和:

  “张阁老说的没错,这是陛下亲自给我们二人说的。因此我们二人才说不要着急,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不过幼冲之龄,如今能知朝廷大事,我心甚慰。日后我等需尽心辅佐,匡扶朝局,以正朝纲!”

  “高阁老说的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陛下心系天下,我等定当尽力辅佐!”

  此时一直沉默不言的礼部尚书吕调阳也终于表态了。

  他对刚才谭纶等人与高拱的人争论什么钱粮、言官根本不感兴趣。

  他最担忧的就是皇帝。

  他唯恐皇帝会是武宗第二,生性顽劣,那就麻烦了。

  现在看来,却是他们多想了。

  谭纶也忍不住附和道:“对!吕尚书说的对,陛下天资聪颖,只要能回心转意,那一切就是好的。”

  一时间,整个文渊阁正堂的严肃突然消失不见,氛围不禁轻松了几分。

  而就在此时,正门外一名书吏突然一路小跑过来,对着高拱、张居正跪下道:

  “启禀阁老,司礼监李公公来了!”

  高拱闻言一惊,当即说道:“哦,快请!”

  说完便立刻起身,张居正、谭纶等人紧跟其后,就往正堂外走去。

  一出去就看到,李芳手持一张黄绢圣旨,身后带着两个火者已进入院中。一见不仅高拱、张居正在,就连谭纶等六部尚书都在,不由微微一愣,随即很快脸色如常,笑道:

  “高阁老、张阁老,诸位尚书大人,咱家有礼了。”

  “李公公,有失远迎,快快请进!”李芳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为人正直,因此高拱等人对其甚是尊重,当即就要迎他入司礼监。

  只不过李芳闻言摇摇头,随后举起手中的黄绢,环顾众人道:

  “多谢高阁老了,不过咱家是奉陛下旨意给内阁二位阁老传旨的,传完旨意咱家就走!”

  高拱等人闻言脸色一正,也不迟疑,纷纷下跪道:

  “臣高拱、张居正接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