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亮剑:钢铁雄心

第7章 三晋大地上没有贪生怕死的废物

亮剑:钢铁雄心 噗噗的熊 3409 2024-12-07 10:25

  次日拂晓

  赵方远一身笔挺的军装,缓步走进王奉的房间。

  “团座,阳高方向密电!”

  王奉双手拄在木桌上,用铅笔不停的在作战地图上勾画着。

  “念。”

  “昨日傍晚,察哈尔特遣兵团下属伪蒙骑兵师,趁第六十一军溃败之机,突袭阳高县城,驻守部队损失惨重。”

  “阳高陷落,目前第六十一军残部,正退往雁门关方向。”

  王奉直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

  果然没错。

  天镇距离阳高,不过三十公里的距离。

  对于骑兵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全速行进的话,撑死四个小时的路程。

  而阳高与聚乐堡之间的距离,仅有二十余公里。

  相当于直接贴到了脸上。

  “守在聚乐堡地区的驻防部队,是哪一支?”

  赵方远声音沉着冷静:“是王靖国将军的第十九军。”

  十九军…

  王奉看向作战地图。

  至此,阎老西一手策划的大同战役,基本上可以宣告胎死腹中了。

  聚乐堡地区,是此战围歼日军的关键地区。

  在原定的作战计划中,第六十一军在天镇拖住日军,为后方修建国防工事创造时间。

  而眼下,第六十一军临阵溃败。

  后方防御工事尚未修建完毕,第十九军根本抵抗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

  聚乐堡一丢,也就意味着大同陷落。

  王奉长叹一口气,活动活动筋骨:“还有别的战报吗?”

  “板垣征四郎率第五师团,于九月六日从怀安出发,目前已抵进蔚县。”

  “驻守此地的部队,是刘汝明将军的第六十八军。”

  “经过一夜的战斗,第六十八军开始后撤。”

  赵方远语气沉重,眼眸低垂,电报念到最后,是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的。

  绝望。

  仗打到现在,整个晋绥军中,上下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日军实在是太强了。

  在空地一体化的双重打击下,顶上去一支部队,不到两个小时就会被打残建制。

  再冲上去一支,结果还是一样的。

  中远距离对射,晋绥军士兵基本上是露头就被秒,哪怕是一直缩在战壕里,也会被日军铺天盖地的航弹,炮弹轰成粉末。

  武器弹药很快就拼光了。

  但近距离白刃战,晋绥军也不是日军的对手。

  自打日军入侵山西以来,战线全面溃败,士气低落到了极致。

  大部分部队,甚至毫无顽强抵抗的信念

  以至于刚打两枪,就开始想着撤退。

  王奉在门前窗前站定,屋外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部队集合好了吗?”

  “团座,全体将士随时准备战斗!”

  赵方远回过神,在长官面前立正站好。

  王奉转过身,目光坚毅道:“好,通知部队,即刻启程!”

  “是!”

  赵方远敬了个军礼,随即快步走向屋外。

  不管别的友军部队如何,最起码414团尚且还有决心一战的信念。

  赵方远走后,王奉开始制定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大同失陷已成定局,没必要再继续顽抗。

  目前414团的处境非常尴尬。

  被夹在了两条日军进攻的平行线之间。

  北边有东条英机的察哈尔特遣兵团。

  南边有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

  虽然都不是冲着414团来的,但无论往哪个方向进军,都会受到掣肘。

  根据王奉的记忆,日军攻克大同后,便会一路向南,忻口战役随之打响。

  既如此,那就南下!

  跟在日军的屁股后面,打他个出其不意。

  ……

  早上八点。

  414团全体将士整顿完毕,开始缓缓向南进发。

  哪成想部队刚刚行进,便在夏家山村口,遭遇了村民的围堵。

  王奉骑在马上,起初他还以为是村民想要闹事。

  毕竟414团进驻该村后,借用了大片的民用房屋,现在这么一走,百姓肯定不会同意。

  但结果却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军爷,俺家这两个儿子,想要跟你们一起去打鬼子!”

  “掌柜的在县城里被日本鬼子杀了,让俺儿子跟着您去当兵吧,让他杀鬼子给他爹报仇!”

  “俺跪下求您了!”

  “军爷……”

  听着百姓此起彼伏的呜咽声,王奉跳下马,快步走上前。

  原本聚拢在一起的人群,自觉让出一条道路。

  “军爷……”

  看到王奉走来,人群中的百姓嘴唇微张,但不再敢继续说话。

  妇人们面露惧色,不敢再上前一步。

  战乱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普通老百姓对军人都十分畏惧。

  天大地大,枪杆子最大。

  一身军装,就意味着有随时取人性命的能力。

  军阀混战时期。

  不少兵痞仗着自己手里的枪,每打下一个地方,必有奸淫妇女之事发生。

  残暴,劫掠,在百姓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奉走上前。

  日军在攻占天镇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此时他略有耳闻,因为不是封城杀戮,有不少人跑了出来,四散到各个村落。

  “赵方远。”

  “到!”

  “把花名册拿出来,哪家哪户的青壮汉子想要从军,都记录下来。”

  “属下明白!”

  一听此话,在场的百姓们纷纷露出笑容。

  即便是晋绥军,在山西当地也横行霸道惯了。

  哪像眼前这支部队。

  进村之后不打扰百姓,占用房子时非但不暴力驱逐。

  还亲自上门好言相说,更是给了不少的银钱。

  看着积极踊跃报名参军的青壮,王奉露出欣慰的表情。

  今日之事,着实令他有些意外。

  夏家山村的情况,他非常清楚。

  全村人口较少,没有多少适龄参军的兵员。

  况且全村仅有的这些青壮年百姓,还要从事农业生产等诸多事宜。

  虽然与松下大队一战,414团损失不小。

  但在多方考虑之下,昨日在此歇脚时,并没有就地征兵。

  今日一看,积极报名参军的百姓,少说也有两百人。

  这是十里八乡,附近所有村庄的适龄青年都涌过来了。

  “乡亲们,我王某在此,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

  “我也挑明了说,日本鬼子能杀死我们的身体,但绝对不会磨灭我们抗争到底的意志!”

  “这片三晋大地之上,就养不出贪生怕死的废物!”

  “日本人想要吞并山西,不可能!”

  “只要我王某还有一口气,我414团全体将士还有一口气,就不可能让鬼子在咱们的土地上,残杀咱们的同胞,掠夺咱们的资源,奴役咱们的精神!”

  王奉站在人群之中,振臂高呼,声音一节比一节高。

  “打跑日本鬼子!”

  “报仇!”

  “俺们要报仇!”

  正所谓民族仇,家国恨。

  百姓们受到鼓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家中亲人,遭遇日军惨无人道的屠杀。

  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对日本人的恨意达到了极点。

  这些百姓除了送孩子参军之外。

  还从家中带来许多吃食,富裕些的就装了一筐鸡蛋,贫困一点的就带了几把菜叶。

  反正就又没有人是空手来的。

  百姓手中的这些吃的,并不是送给马上就要参军打鬼子的家属。

  而是直接送给了414团。

  战乱年代,当兵成了饿不死的最好办法。

  虽说危险了些,但不愁吃不愁穿。

  对于百姓们的好意,王奉实在不忍心驳回,于是全部收下。

  并每家每户都登记好,日后好来偿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