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储君日常系造反指南

第37章 全武行!上元节夜,和尚道士群殴进行时

  重和二年,上元节。

  入夜时分。

  汴京城内,山棚林立,灯火通明。

  御街两廊上,满是杂耍艺人。

  宣德楼前的高台上,教坊司的优伶们竞相登台表演,吸引了大量游人。

  而此刻,宣德楼上。

  一众宗室亲贵,后宫嫔妃全都到位。

  今夜,无论是太子还是郓王,都必须早早来到这里就坐。

  然后等待赵佶到来。

  赵佶到来后,宣德门下会有无数百姓山呼万岁,将上元节的气氛推到高潮,然后众多好节目才会上演。

  宗室亲贵们在赵佶离开之后,方能离开。

  此乃皇家的规矩。

  ……

  宣德楼西南角。

  赵楷、曹薇、赵楷的同母兄弟:十六岁的五皇子赵枢、十岁的十四皇子赵棣、五岁的二十三皇子赵梴,还有十四岁的崇德帝姬,坐在一起。

  毕竟是一母所生,关系要亲近一些。

  众人吃着干果零食、喝着清茶,有说有笑,看着节目,甚是惬意。

  不远处。

  太子则是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太子妃朱氏则没有那么严肃,给后面的小孩子们分着糕点。

  约半个时辰后。

  身穿一袭金黄色道袍的赵佶,带着国师林灵素终于来到了城楼上。

  后面跟着杨戬、李彦等内侍,还有一众相公。

  蔡京以年老天寒为由,并未出现在这里。

  众人纷纷拱手行礼。

  与此同时,宣德楼下响起了“万岁”之声。

  “万岁!万岁!万岁!官家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

  其中有七成声音都是禁军士兵们喊出来的。

  这也是展现皇家威严的一种方式,故而都经过提前彩排。

  赵佶非常享受这种感觉。

  听过之后,再看看下方的繁华,顿时觉得自己当皇帝当的真不错。

  随后。

  他便坐在御座上看节目,不时与身旁的林灵素说话。

  没多久。

  赵楷便有些瞌睡了。

  若不是曹薇偷偷捏了他几下,又朝着他嘴里硬塞了两块糕点,他可能倒头就睡下了。

  赵楷虽然不拘礼数,但在官家面前失仪,台谏官们还是会弹劾的。

  故而必须挺住。

  又过了一刻多钟,赵佶缓缓起身,意欲离开。

  一众宗室皇子们都变得兴奋起来。

  宣德楼下的歌舞百戏、奇术异能,对他们而言,根本不算精彩。

  因为都看过几十遍了。

  太子赵桓更是屁股虚抬,以保证自己是诸皇子中第一个站起来送赵佶离开的。

  就在这时。

  宣德楼下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声。

  赵佶眉头微皱,朝前走了两步后,看向下方。

  赵楷也站起身看向宣德楼下。

  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数名身穿灰衣的和尚围住一群道士,双方正扭打在一起。

  抱摔。

  薅头发。

  拽衣服。

  拳打脚踢。

  ……

  “秃驴,道爷今晚一定弄死你!”

  “牛鼻子,佛爷我今日就让你知道知道我佛家的厉害!”

  “秃驴!”

  “牛鼻子!”

  ……

  听到“牛鼻子”三个字,林灵素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

  因道士多爱骑牛。

  故而很多人都骂他们为:牛鼻子老道。

  而林灵素在大半个月前,刚被赵佶赏赐了一头高丽进贡的青牛。

  他最近一直都是骑牛出行,这样显得他与太上老君更像一些。

  转眼间,群殴越来越激烈。

  七八名和尚各个膀大腰圆,竟将十余名道士围起来暴揍,有两名道士的脸上已满是鲜血。

  一时间,这番斗殴吸引了周围诸多百姓的目光。

  这可比前方高台上的节目好看多了,实乃可遇不可求的现象级表演。

  就在这时。

  不知人群中是谁喊了一声:“打死这群臭道士!”

  距离道士们最近的一些百姓,兴奋地挤了过去,能踹一脚就踹一脚,能打一拳就打一拳。

  打完就跑。

  场面变得愈加混乱。

  赵佶的脸色铁青。

  上元之夜,宣德楼下,发生此等丑事,大宋的脸面都丢完了。

  关键是各国使臣都还未离去,有可能都在附近看热闹呢!

  这时。

  周边禁军、开封府衙役、皇城卒们纷纷冲了过去。

  赵楷快步走到赵佶面前。

  “爹爹,此番殴打骚乱,损毁朝廷脸面,性质甚是恶劣!儿臣建议立即查清缘故,现场解决并告知百姓情况,不然明日又是一阵谣传,影响我朝国威!”

  “你领皇城卒去办!”赵佶说道。

  拱卫禁中内外,本就是皇城司的职责。

  赵楷朝着一旁的李彦道:“李押班,速速调派一队皇城卒来此,护卫官家与大家安全,若有人因此受伤,我拿你是问!”

  “是,殿下!”

  随即,赵楷又看向冲向下方的谭稹。

  “谭稹,先护百姓,避免出现踩踏意外,然后将这群参与斗殴者全部抓起来,不可有一条漏网之鱼!”

  “是,殿下!”

  当即,赵楷带着数名皇城卒便冲下了宣德楼。

  赵楷的这番表现,群臣都看在眼里。

  这位郓王殿下确实优秀。

  比只会筹备一些祭祀活动,还总斥责做事人无能以彰显他有才能的东宫太子强太多了。

  此刻的赵桓,望着赵楷的背影,脑海中浮现的完全是自己带人去抓捕斗殴者的画面。

  他不觉得自己比郓王差劲。

  只恨自己没有提举皇城司之权,才没能如赵楷这般出风头。

  在赵楷的指挥下。

  不到片刻,一众皇城卒便组成了数道人墙。

  将参与斗殴的八名和尚、十三名道士都围了起来,并使得周围百姓纷纷后撤。

  很快。

  宣德楼下便恢复了宁静。

  和尚道士们都蹲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

  此等效率,令众相公都大感意外。

  旋即。

  赵楷来到这群被抓的和尚道士面前,准备亲自审问。

  他对当下的道士没有什么好感,对当下的和尚也没有什么好感。

  往昔。

  和尚们为逐利,改民田为僧田,倒卖度牒,放高利贷于民,做的恶事可谓是罄竹难书,一箩筐又一箩筐。

  而今,朝廷崇道抑佛。

  和尚们没有了地位与特权,道士们却继承了他们的坏。

  做的恶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在今年正月初八。

  赵佶颁布手诏:改佛、僧称号,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改为宫,院改为观。

  让佛家的一切都向道家看齐。

  赵楷猜测,此番斗殴定然与这份手诏有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