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狩猎大山从拯救青梅开始

第15章 主持大局

  姐夫铁柱病逝,陈泽路上向老婆询问铁柱家的具体情况,以便后续的安排。

  冯兰兰三言两语说明:

  铁柱当初跟着家里人逃难来到瓦窑大队,而后被冯家老爷子看上,给冯梅梅当了上门女婿。

  饥荒过后,一家人返回山东。

  铁柱那时候刚结婚了,又是上门女婿,所以没跟着离开。

  在80年代,农村的主要通讯方式靠吼,可你嗓门再大能吼到山东?

  陈泽领会的点点头,保险起见多提一嘴:“那姐夫在咱附近没有亲戚?”

  “别说附近,咱秦省都没有。”

  “这样啊。”陈泽理清思路,通知亲家这道程序跳过,一切按瓦窑大队的习俗来。

  在十字路口徘徊一会,他等二哥送钱来,陈泽还没自大到靠这张脸去赊账的地步。

  冯兰兰找个人少的空隙,手塞到丈口袋里,“阿泽,钱你拿上,我姐给你寻得。”

  “好!”

  陈泽眼睛一瞪,心想不愧是梅梅姐,办事真周到。

  “有钱就好办事了。”

  两人到队到供销社。

  羊群,是农村最普遍,最便宜的烟,9分钱一包。

  陈泽买了三包,蜡烛,香,黄纸零散的杂物买些让冯兰兰先送回去,他去请齐老爷子主持白事。

  齐老汉是独居老头,一个人在村东头窑洞里住着,平时家里鲜有人来,只要有人来就是红白事。

  他自己也很享受这份独特的差事。

  早上刚对付两口饭准备上工混分,远处传来鞭炮声。

  持续时间短促,只有一阵。

  齐老汉弯下的腰立马挺直,回到屋里从油光锃亮的立柜中翻找,里三层,外三层。

  最后提出一个绿色大围巾包裹,打开里面是一身平整的中山装。

  每次村里过事情他才会穿上一回,这不仅仅是一身服饰,更是齐老爷子的一生。

  换好衣服,搬个椅子坐在院里静静候着。

  在村里,这是他为最开心的日子,他很享受大家伙对他言听计从。

  陈泽一路小跑,略微喘气。

  看到了那个树条子编成的大门,地上被画出一道光秃秃的圆弧痕迹。

  “呼~”

  长舒一口气放松,走到门口能看到打扮好的齐老爷,快步走进去说明:“齐爷爷,我姐夫铁柱走咧,屋里乱成一团,就等你主持大局。”

  “铁柱,冯家那上门女婿?”

  “嗯嗯,就是他,屋里没男人,我当几天管事的。”

  陈泽表明身份,不是冯家不来人,他就是冯家唯一的男劳力,现在当家做主的。

  “唉,老冯家多灾多难啊~”

  齐老爷知道冯家情况,就陈泽这女婿还是没过门的,男丁实在青黄不接。

  “都这时候了,就破例一次。”

  没深究主家不到位,他起身戴着黑帽子,手背在身后,像个老干部似的领头。

  陈泽觉得诧异,没料到一向难说话的齐老爷,今天一请就到?

  他也没吝啬,兜里摸包烟递到手里,“齐爷爷,我家的事劳烦你了。”

  “哈哈,好小子,放心,给你办的美美滴!”

  收到烟,齐老爷高兴地合不拢嘴,心满意足的装进胸口的小口袋。

  路上专门挺了挺腰,将鼓鼓囊囊贴袋展露给旁人看。

  陈泽看在眼里,寻思着也是个好面的老头。

  来到冯家,大家自觉的给齐老爷子让位置。

  “齐老爷,您来了。”

  “齐老爷,请~”

  “齐老爷,我还怕阿泽不懂事,正准备请你去咧。”陈学德堆笑着到门口接先生。

  齐老爷搓搓手,瞥了陈学德一眼:“你家老三比你会来事多了,冯家这白事,你少参活,为你好!”

  突如其来的批评警告,陈学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恭敬的说:“行,我知道了,这娃劳您照顾了。”

  说完陈学德给儿子手里塞了些分分钱钱。

  齐老爷说这事不适合他管,那他就没必要留在这。

  丧葬这东西,你不听先生的,你还想翻天?陈学德害怕平白无故的惹霉运上身。

  打发走陈父,齐老爷先给陈泽安顿,“阿泽,棺木准备好了没,鼓乐唢呐有人联系没?”

  “棺木有,一直在窑后头,这唢呐,皮鼓还么眉目。”

  陈泽如实的回答,至少他们队上没这些器具。

  “是这,到临水队上,人队里有。让你哒去就行,你现在是老冯家的掌柜的,哪都去不成。”

  “寻咱队上几个打墓滴,铁柱是上门女婿,埋不到老冯家祖坟。”

  “我看日子,后天就埋人,就赶紧叫人打墓去,让几个怂吃饱喝好,鼓劲干,不能亏待了打墓滴,要不人笑话你一辈子。”

  陈泽边听边点头,流程和他预估的差不多。

  前世他也经历过几次丧葬,只不过那时候的仪式比现在隆重多了。

  乐队,戏台子,吃席……

  现在是走这个流程,一切从简。

  又因为上门女婿的身份,不能办的太惹眼,用先生的话说:“不能喧宾夺主,冯家这是收留他,不是奉养。”

  陈泽院里忙的团团转,接待来祭拜的。

  不管来人是谁,关系近疏,陈泽都要露面,以家主的身份道谢。

  陈学德被支走,去临水大队请“乐队”去了。

  陈家两个媳妇,在灶房烧水,人多了,光热水都供不过来。

  偏窑。

  冯梅梅哭肿了眼睛,在先生的指导下给铁柱换好衣服,擦洗,做一些贴身的仪式。

  冯兰兰作为小姨子,主要任务是照顾姐姐,顺便干点零散活。

  或许是经历过亲人的离世,这次姐夫突然离开,她没有多大触动。

  只是很心疼姐姐,这么大的家,她要一个人撑下去吗?

  冯兰兰看着眼泡红肿的姐姐,“没有别的法子吗?”

  陈泽没工夫管这些,打墓的找到了。

  是大队里的常客,二十七八年轻小伙子,个个都有十来次打墓经验。

  打墓可不单单是苦力活,变相的说这也是个美差。

  只要你不信鬼神,不怕触霉头。

  那这几天你吃好喝好,主家上的绝对是最好的饭菜,所以往往一个队上打墓的总是那几个人。

  “阿泽,我几个干活你放心,都是老手,就是这时间有点紧……”

  李寒山是领头的,无奈的解释:“打墓一般都得三天,这一天功夫实在太赶了。”

  “要不你再加上几个人?我五个怕弄不完。”

  加人?

  陈泽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这些打墓的都是拉帮结派,你敢叫旁人,他们立马扭头就走,完事还说你人不行,不会来事。

  陈泽知道李寒山在敲竹杠,他没计较,这是白事又不是生意,没必要算的那么清。

  第二包烟递到对方手心:“小山哥,日子定下来我也没法子。”

  “是这,烟你拿上,晚上饭给你做上,喝点酒,吃点肉暖暖身子。明天再给你一包烟,哥几个给咱把活干美。”

  “哈哈哈,还是年轻的主家会来事,伙计们,主家都这么有诚意了,咱可不能咥祸!”

  李寒山见这待遇,称呼都变成主家了。

  一天一包烟很多了,心想不愧是冯家的,就是财大气粗!

  当场拆开给几个人一分,一个个拿着稿子锄头,干劲十足的动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