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诸葛瞻

第58章 出使吴国,关城告急!

家父诸葛瞻 木子元祉 2916 2024-12-16 18:38

  罗宪迁镇白水关前,到成都向刘禅述职。

  刘禅在议殿接见罗宪,尚书台的几位大臣一并出席,诸葛尚亦并列庙堂。

  罗宪先向皇帝汇报了今年年初的一件大事:

  ——孙吴陈兵永安!

  去岁魏寇大举进犯,国家危急,刘禅自然会派人向吴国求援。

  吴国准备援兵需要时间,等他们赶到蜀汉边境时,汉魏已经处于议和的阶段。

  留镇永安的罗宪将消息告知赶来“支援”的吴人,请求他们返回吴国。

  但吴人听说汉魏议和的消息后,仍找借口想入境!

  罗宪当然没答应。

  吴人却驾船硬闯江防!

  幸亏罗宪早有防备,提前在长江上游布置了三道横江铁索。吴人因为战船逆流而上,动力无法冲破铁索,只能退还。双方虽然没有交战,但吴人的做法确实很恶心。

  罗宪之前曾将此事上报过朝廷,但那时诸葛尚、姜维等人正在谋夺汉中,朝堂视线聚焦于北方,事情被冷淡。

  今日罗宪调任白水,趁机重提此事,为的是让朝廷能够重视和孙吴的关系!

  刘禅和满堂大臣听完,都对吴国趁火打劫的行为感到愤怒。

  尚书仆射刘永更是直接当堂骂道:“吴狗,可恨!”

  刘永此举可谓一众蜀汉朝臣的嘴替。

  蜀汉最严重的两场失利都因孙吴而起,以致于蜀人对吴人的憎恨甚至超过了魏国人。历史上魏灭蜀之后,罗宪、霍弋等蜀汉旧臣宁愿向宿敌魏国投降,都不愿意转投盟友吴国。

  晋吴对峙时期,霍弋派往争夺交州的猛将毛炅,兵败被擒后宁愿死,也要大骂吴国大将陶璜为“吴狗”。

  可见蜀人对吴人的仇视。

  但骂归骂,蜀汉终归离不开孙吴这个盟友!

  诸葛尚出列道:“陛下,吴人虽然寡廉鲜耻,但两国唇齿相依,今我国屡遭魏寇侵犯,当遣使入吴,以盟友名义邀吴主发兵攻魏,缓解我北方压力。”

  众人点头称是。

  刘禅于是问:“何人可以出使?”

  “……”

  议殿气氛陷入沉默。

  一时之间,蜀汉群臣竟然无法选出一个可以出使吴国的能人。

  要说谁的外交才能最佳,首推谯周!

  今年年初,谯周使魏,不仅达成议和,还完美保全了国家的颜面。

  但谯周正忙于“科举”的事情,抽不开身。

  至于诸葛瞻、樊建等人……

  才能过于平庸,出使吴国难免不会让国家受辱。

  正在众人纠结之时,谯周出列,举荐一人。

  谯周:“老臣以为,散骑常侍诸葛司高才智上佳,可以出使吴国!”

  诸葛尚猛然看向谯周。

  我???

  您老可真看得起我!

  可话说回来,蜀汉满朝文武,又有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诸葛尚的确可以出使吴国,他主持修订《蜀科》的工作这几天下来已经接近尾声,后续的推行完全可以请尚书令樊建和父亲诸葛瞻代劳。

  至于“教化”、“科举”两条,尚书台和谯周都能处理。

  “扶农”要靠地方官员。

  “均田”暂且还要缓一缓。

  所以诸葛尚完全有时间去吴国走一遭!

  不等刘禅下令。

  诸葛尚就举着笏板出列道:“陛下,臣愿为国出使孙吴!”

  刘禅点头:“好,外孙,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朝会结束。

  诸葛尚与谯周等人一起离开议殿。

  下台阶时,诸葛尚看见太尉姜维走到罗宪身边,耳提面命叮嘱着备战事项。

  谯周也向诸葛尚走来,向诸葛尚推荐一人:“秘书郎郤正忠贞智慧,司高你此次出使,可以带上他。”

  诸葛尚认同,他确实需要参谋。

  不只参谋,甚至出使的卫队及随行人员都要精心挑选才行。出使盟国绝非简单的差事,使者代表国家的颜面,即便是盟国也会想尽办法折损你的颜面。

  诸葛尚决定下朝后再去找一点能用的人。

  和谯周又说了几句,迁镇白水的罗宪过来,谯周随即离开。

  罗宪向诸葛尚拱手:“君侯。”

  诸葛尚还礼,然后打量罗宪。

  罗宪40岁出头,身材不算高大,粗眉长脸,面相硬朗。罗宪是荆州人,其父罗蒙因战乱入蜀,在蜀汉官至广汉太守。

  罗宪是蜀汉末期为数不多能担大任的将领,和南中都督霍弋并称“东南双壁”。

  顺带一提,罗宪起官是太子舍人,算是太子刘濬一系的官员。

  众所周知,诸葛尚和燕王刘谌关系紧密。

  罗宪对诸葛尚并没有表现得很恭敬,只是以同僚的姿态对待诸葛尚。

  而且罗宪来见诸葛尚,目的也不是感谢举荐,而是提醒诸葛尚!

  罗宪:“君侯将要出使吴国,吾有话与君侯讲。”

  诸葛尚正色道:“请赐教。”

  “君侯少有良才,吾不敢言赐教。”

  “府君客气。”

  罗宪随后提醒诸葛尚:“吴人好行卑鄙,然其主孙子烈(孙休)有明君之姿,继位以来除奸孙綝,推行教化,颁布良制,使吴国国力日增。君侯一定要注意!”

  “得吴主信用者,濮阳兴、丁奉、张步三人也,君侯可以交好他们,必有助于使命。”

  诸葛尚:“受教!”

  罗宪:“还有一事君侯需要注意!”

  “嗯?”

  “去岁末吴国交趾叛乱,君侯若要请吴主出兵伐魏,恐怕会有阻力。”

  诸葛尚点头,再次感谢罗宪。

  当日,蜀汉派人先行向吴国递交国书。

  五日后,诸葛尚迁任谒者仆射,率时节团三十人出使东吴!

  ……

  与此同时,汉中方向。

  阳平关头。

  偏将军柳隐观望敌军阵势。

  蜀汉阳平关的位置与张鲁时期不同。

  当年曹操伐张鲁,张鲁的弟弟张卫在浕水西岸的山上防守,可以同时扼守浕水、汉水,从而阻挡陇西和蜀中两面的敌人。

  刘备取汉中后,和诸葛亮商议将阳平关迁到浕水东岸。

  新的阳平关失去扼守蜀中的职能,专注于防守北面祁山道的曹魏。

  然而。

  魏军统帅石鉴,却没有拘泥于从祁山道进兵强攻阳平关。

  石鉴大军抵达阳平关后,参照昔日曹操与张卫在走马岭交战的经验,命武牙将军田顺督一千并州匈奴,翻越浕水西岸的走马岭,切断了连接汉中和蜀中的金牛道!

  魏军做出要绕过汉中,直接进兵南下威胁关城(阳安关)的态势!

  与此同时,石鉴的主力开始攻打阳平关。

  柳隐无法抽身,只能派人过河走南岸小道警告关城守将。

  然而因为都督汉中的刘谌以及董厥、阎宇等人没有预见到魏军会绕过阳平关,直接翻山南下。所以此时关城的守军只有百人!

  魏军田顺所率匈奴兵凶猛,关城告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