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诸葛瞻

第71章 交趾之战(上)4k字!

家父诸葛瞻 木子元祉 6159 2024-12-16 18:38

  “君侯,李统想要臣服于大汉,咱们要接受吗?”

  “容我想想。”

  诸葛尚托腮沉思。只要他答应,季汉立刻就能拓出三郡之地!!

  当年武侯北伐,

  也就这样的成果了吧?

  但理智告诉诸葛尚:

  拿下交州三郡,对季汉没有任何帮助。

  诸葛尚:“先拖延一阵,回复李统,就说我们需要请示大汉天子才能给出答复。”

  爨谷等人很惊讶,他们都没想到诸葛尚竟然不要交州三郡!

  军司马董元有些不甘心,对诸葛尚说:“君侯,今三郡唾手可得,何必让与吴人呢?”

  爨谷之弟爨熊骂骂咧咧道:“老子不服!吴狗夺我荆州,害死壮缪侯,咱们占他们的交州又怎么啦?!”

  诸葛尚轻笑着问爨熊:“爨熊,武侯在世时就主张与东吴修好,你知道为什么吗?”

  爨熊见他搬出诸葛亮来,登时歇逼道:“俺不懂,但武侯他老人家肯定有道理。”

  诸葛尚:“我的道理和武侯一样。”

  爨熊陷入沉默。

  过了两秒,他忽然抱拳对诸葛尚说:“君侯,俺爨熊刚才多有冒犯,请君侯不要怪罪。”

  诸葛尚笑着点点头:“无妨!”然后他对众人道:“你们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我等皆是为朝廷办事,可以畅所欲言嘛。”

  爨谷、爨熊、董元等人闻言,全都拜服。

  随后,爨谷提议派人联系吴军。

  董元建议派人侦查交州的地形和当地土人的情况,尤其是“贼首”李统的势力范围。

  诸葛尚全都准予。

  之后三天,斥候陆续传回情报。

  首先是贼首李统的信息。

  这个李统原来是前任叛军首领吴兴的部下。但因为吴国迟迟没派军队讨伐,李统、吴兴两个地头蛇率先起了内讧。

  李统火并吴兴,取代他成了新一届的交州话事人!

  至此,交州的情况才与诸葛尚之前掌握的情报对上。

  诸葛尚出使建业时,

  吴主孙休明确告诉过他,交州的叛军首领叫吴兴。

  诸葛尚此前还在奇怪呢。

  斥候还带回了敌军兵力、地盘等重要信息。

  根据情报,李统号称有部众一万家!

  兵力更是超过5万!!

  李统以交趾郡的治所龙编为大本营,占据交趾全郡,甚至九真、日南二郡也尊奉李统为盟主。

  也难怪李统想要投靠季汉。

  这么大的一股势力,若没有官方背景背书,李统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吴兴。

  诸葛尚大约猜到吴兴死于内斗的原因——那位义军首领能够带领百姓抗争吴国的暴政,但却没有办法带领人们向前进。

  于是李统取而代之。

  如果诸葛尚没有猜错的话,李统想要投靠的对半是魏国才对!

  只有那样,李统才能继续在交州做土皇帝,同时不用担心被人轻易取代。

  季汉离交州虽远,但想的话还是能把手伸过来的。

  诸葛尚不就做到了吗?

  诸葛尚的猜测,可谓正中贼首李统的下怀!

  诸葛尚猜到的,正是李统所想的!

  此刻,龙编城内,

  李统刚刚率领军队凯旋。

  昨夜,李统亲自率领交趾军民,对进入交趾郡东部边境的吴国军队发动夜袭,并成功击败吴军前部督修则!

  吴国交州刺史刘浚畏惧李统,被迫退回广州境内休整。

  李统击退吴兵,声势大震!

  回到龙编,李统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

  就在这场宴会,李统拿出魏国赐予的交州牧的印绶!

  李统向众人宣布,他已经是魏国朝廷承认的交州牧,奉诏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

  麾下部众看见魏国的文书印信,尽皆表示臣服。

  李统端着酒碗对部下们讲:“今吴兵被本牧击败。

  刘浚畏惧本牧的军威,修则弱小,亦不足为惧。

  所担忧的,唯汉军也!”

  李统话音刚落。

  部将们全都举起酒碗,叫嚣着要像击败吴军一样击败汉军!

  李统很满意。

  他见军心可用,遂将手中酒碗砸落。

  啪!

  李统拔剑怒吼:“今夜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明日酒醒,起兵讨汉!”

  “讨汉——————!”

  ……

  麊冷。

  诸葛尚站在红河边,静静观望大河南逝。

  忽然,军司马董元出现在他身后,似乎有事要禀报。

  但董元没有立即禀报,而是好奇地询问诸葛尚在看什么?

  诸葛尚背对董元,面临大江。

  肩头,

  白色牛牦的披风被温热的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诸葛尚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董元眼神一亮,恭维道:“君侯好文采!”

  诸葛尚转身,比董元年轻一轮的白净面庞,带着自信的笑容。

  董元每次看见他这副表情,仿佛就像看见已故三十年的诸葛武侯,年轻时的模样。

  董元是南中人,今年三十五岁,他还是幼童时,诸葛亮就已经离世。

  但这不影响,董元和南中地区的其他孩子一样,听着诸葛亮的事迹长大。

  或许正是因此,他才愿意追随霍弋,为对南中人来说很模糊的大汉效力。

  什么是大汉?

  董元从前不明白。

  他从霍弋身上看出点影子。

  也只是影子。

  但自打他跟随在诸葛尚左右,董元仿佛明白了什么是大汉。

  汉,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气质!

  初有——大风起兮云飞扬。

  后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再有——洛水为誓,吾不害君。

  末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种种结合,便是两个字。

  自信!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自信!

  董元被诸葛尚的自信感动,恭维诸葛尚道:“元自见君侯以来,方知何为人中龙凤!”

  诸葛尚微笑道:“董司马谬赞啦!说说吧,可是李统率军来袭?”

  董元惊讶:“君侯都算到啦?”

  诸葛尚:“我还知道吴军败了。”

  董元愈发惊讶,瞪大眼珠感慨:“君侯莫非是诸葛武侯转世不成?”

  诸葛尚哈哈大笑。

  “哈哈哈,我本就是武侯嫡孙,能算到这些才能说是不坠祖辈之名呀!”

  董元已经佩服得五体投体!

  诸葛尚问董元:“敌军有多少人,到哪了?”

  董元答:“不下3万!已在城东六十里扎营!”

  诸葛尚眼珠转动:“走,去叫爨督军、孟司马来商议。”

  “诺!”

  ……

  一刻钟后。

  诸葛尚在麊冷城寨召开军事会议。

  爨谷、爨熊、马融、董元、孟干全部到齐。

  几人都知道敌军来袭的消息。

  爨谷向诸葛尚建议,敌军兵力远超己方,应该据守麊冷城寨。

  爨谷:“君侯,以逸待劳,方可击败敌军数万之众啊!”

  爨谷的意见得到马融、董元、孟干的赞同。

  三人暗自点头。

  诸葛尚的目光扫过五人,最后目光停留在爨熊身上。

  爨熊身高七尺五寸,生得虎背熊腰,在普遍矮小的南方人中绝对算得上有猛士之姿!

  诸葛尚问爨熊:“爨熊,其他人都点头,你以为呢?”

  爨熊挠头,憨笑道:“俺不知道,敌人要是敢来,俺替君侯杀掉便是。”

  果然狠人说话都很和善。

  诸葛尚笑道:“那你敢出城迎战吗?”

  爨谷担忧:“君侯……”

  爨熊打断他哥,拍着胸脯道:“有何不敢?”

  “好!”

  诸葛尚拍案而起:“吾令,以爨熊为前督,领所部兵马,今夜奔袭贼军!”

  爨谷大呼不可。

  马融、孟干也觉得冒险。

  但爨熊还是跪地接受军令。

  诸葛尚看向董元:“董元,你为后督,替爨熊压阵!”

  董元毫不犹豫,跪地领命:“诺!”

  爨谷觉得实在太冒险,也跟着跪在地上,请求诸葛尚收回成命。

  爨谷劝道:

  “君侯,贼军势大,十倍于我,岂有出城逆战的道理?如果爨熊他们失败,我们恐怕都无法安全返回中国啊!”

  诸葛尚却毫不动摇。

  他自信反驳道:

  “敌兵势大不错,但他们却在六十里外扎营,可见敌军主帅实则畏惧我军精悍!”

  “若我有三万兵马,今日就在城下扎营,明日便可攻城,岂有携大军远离敌人城寨扎营的道理?”

  诸葛尚的分析简直精辟!

  董元、马融等人若有所思,认为诸葛尚说的确有几分道理。

  爨谷还是担心出城作战太冒险,忧心道:“可是……”

  诸葛尚打断爨谷,坚持自己的看法,对众人强调道:

  “我等远离国土,没有在外国久战的道理。是非成败皆在今夜一战,请诸君务必效死力!”

  说罢,诸葛尚拔剑指向案头:“且战——

  ——战则功成!”

  董元大喝:“战!”

  爨熊热血沸腾,发出如熊罴一般的怒吼:“战啊——!”

  ……

  当晚。

  月明星稀!

  诸葛尚在城寨寨门目送爨熊、董元的部曲出城。

  两部兵马都是轻装疾行。

  爨熊率五百南蛮兵小跑在前。

  董元的一千郡兵、南蛮兵跟随在后。

  麊冷城寨与敌军大营相距60里。

  这个距离放到现在,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

  但在古代,对行军打仗的步兵来说,60里其实是个很长的距离。

  一般来说,古代军队行军,每日最多只能走30里路程。

  因为部队需要押运盔甲和辎重,还要保证士兵不掉队,能走30里依旧保持队伍齐整的,都算是比较精锐的正规军了。

  而爨熊、董元需要带领穿着盔甲的步兵奔袭60里!

  这无疑是一场对军队耐力的严峻考验。

  爨熊、董元的军队一开始还在小跑,但到后半夜就只能步行了,而且陆续有士兵掉队。

  还好今夜天气晴朗,月光明亮,红河沿岸的可视度较高去,爨熊手底掉队的士兵,都会被后面的董元部捡到。

  而董元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后压阵的,所以掉队的情况并不严重。

  但军队行进的速度还是受到很大影响。

  一直到天蒙蒙亮,爨熊的前部军都还没有碰见敌人的营地!

  以至于在后压阵的董元都怀疑,

  他们是不是迷路了……

  董元派人去问前边的爨熊。

  爨熊回复:他们一直沿着红河走,方向绝对没有错!

  董元觉得有理。

  根据情报,敌军人数不下3万,这么庞大的军队,一定对水源有大量的需求。

  敌军绝无远离红河扎营的可能!

  两人的兵马一前一后,继续向东行进。

  天色渐明。

  红河两岸的平原,因湿气升腾起满天大雾。

  董元又担忧起来,他留自己的亲信谢系带队,自己亲自到前面去找爨熊商量。

  董元骑马赶到前军。

  他看见爨熊的士兵都很疲惫。

  他找到爨熊,表示想让部队停下休整,现在大雾弥漫,能见度太差。

  爨熊停下脚步思考……

  然而正在这时,前方探马冲破浓雾,指着身后对爨熊喊道:

  “主人,前方遭遇敌军!!!”

  爨熊和董元一惊。

  董元还在犹豫该怎么办,就听见爨熊兴奋地大喊道:

  “好啊——!他奶奶的,阿公走了一晚,终于逮住这群兔子啦!”

  “全军听我号令,随我杀光这帮兔崽子!!!”

  爨熊拔出南蛮人惯用的弯刀,策马直接冲入大雾之中!

  董元大惊,对爨熊麾下的步兵们喊道:“快上,保护你家主人!”

  爨氏蛮兵早就反应过来。

  他们可是爨熊带出来的兵,哪里会不知道自家将军的脾性。

  南蛮兵们撒开脚丫。

  草鞋踩过湿软的青草地,纷纷怪叫着冲入浓雾,也不管前面有多少敌人,只晓得杀将过去!

  董元也策马返回自己的部队,要求军队全速前进,跟上支援爨熊。

  大雾之中。

  爨熊单刀匹马行进了大约三百米,果真撞见敌军!

  对面的敌兵显然没有预料到,汉军竟会在此时出现。

  他们刚刚才按照李统的命令离开昨夜留宿的营地,准备前去攻打麊冷。

  大军行进是不穿盔甲的。

  李统的军队别说穿盔甲了,他们甚至都没睡醒!

  当爨熊狂呼大叫着挥刀杀来时,许多人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但马上,惨叫声在浓雾中响起,将恐惧散播开!

  爨熊单刀匹马,在大雾的掩护下,如入无人之境。

  他挥刀砍杀面前的每一个贼兵。

  同时高声怒吼:“俺是大汉别部司马爨熊,尔等快来受死——!!”

  李统的贼军以为遭遇突袭,登时抱头鼠窜。

  爨熊的步兵赶到,在大雾弥漫的原野向抓猪崽一样,追杀交州叛军。

  叛军的事态很快超出控制。

  前面大量士兵的逃跑,引发后面贼军的骚动。

  敌军主帅——魏国交州牧李统,察觉到情况不对,立刻派人去前军打探消息。

  令兵返回后,惊恐地向李统汇报说:“大帅,我们遭到了汉军的袭击!他们人很多,到处都是我军的惨叫!”

  李统惊怒,揪着令兵的衣领大喊:“你说什么?!”

  李统的亲信劝李统先撤。

  李统却说:“你们在慌什么,蜀人正在与魏国交战,他们怎么可能派大军到交州来?”

  “我看一定是前面的人被吓破了胆!”

  李统命令整军备战。

  然而他似乎高估了己方军队的纪律性。

  也低估了这场大雾的作用。

  李统的三千中军正在整备。

  前面逃回的军队因浓雾慌不择路,纷纷撞入中军队列。

  李统屡屡大声呵斥。

  却不能制止情况继续发生。

  混乱之中,爨熊率领百余南蛮勇士,破雾而出!

  爨熊大喝:

  “谁是李统?速来受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