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诸葛瞻

第17章 曹魏援兵

家父诸葛瞻 木子元祉 3106 2024-12-07 10:38

  曹魏景元4年12月初。

  钟会分给护军胡烈六千人,与监军卫瓘部一千人,并计七千人入蜀救援邓艾。

  和之前入蜀支援邓艾的田章相同,胡烈与卫瓘走的是剑阁西道。

  剑阁西道路途艰险,路上全是狭窄逼仄的山路,身侧是万丈高崖,头顶是土质稀松的绝壁。

  救援大军行进得十分缓慢。

  行至半道时,卫瓘找到胡烈,询问对方是否有把握救援邓艾。

  胡烈回答:“当然!”

  卫瓘点点头,扭头催促士兵加快脚步。

  大军花了三天时间走出剑阁西道,速度并不慢。

  此时是12月11日。

  援军在剑阁西道出口扎营休整。

  卫瓘再次找到胡烈。

  这次,卫瓘又问胡烈:“都督,姜伯约所率蜀虏切断邓士载后路已有半月,在下担心……”

  胡烈皱眉,回答说:“邓士载能征善战,所部皆陇西精锐,应该还能坚持!”

  卫瓘:“善。”

  翌日清晨,援军再次启程。

  他们在午时通过江由关,并得知江由目前还在金城太守杨欣手中。

  胡烈和卫瓘感到庆幸,大军迅速开进江由。

  留守江由的杨欣出城迎接他们,并把目前蜀中的局势告知。

  杨欣:“护军、监军请看。”

  他拿出舆图,指着地图说:“蜀虏重新占据涪县、白马关、绵竹一线,切断了征西将军退路。”

  “姜伯约命张伯恭(张翼)守绵竹,我曾试图领兵救援,被他拦在白马关不得前进,麾下兵马亦损失过百,无奈退回江由。”

  胡烈问杨欣,蜀虏张翼有多少兵马?

  杨欣回答,大约千余人。

  胡烈点头看着地图评估局势。

  他很快就给出一个方案。

  胡烈道:“欲救邓士载,我军必须打通白马关,再派兵拖住绵竹蜀军,同时接应我军。”

  卫瓘皱眉:“杨金城(杨欣,金城太守),邓士载被困在哪,你可知道?”

  杨欣迟钝了一下。

  然后模棱两可地说:“大概在雒城。”

  卫瓘挑眉:“大概?”

  杨欣犹犹豫豫地告诉卫瓘,自从蜀军占领绵竹后,他就和邓艾断了联络。

  “蜀虏加强了封锁,我的斥候很难深入成都。”

  “所以你并不确定征西将军在哪,也不确定我军是否还在坚持?”

  卫瓘把杨欣问得哑口无言。

  最后杨欣直接跪在地上,给卫瓘和胡烈磕头,流着泪请求他们一定要发兵救援邓艾。

  “护军、监军,大帅一心为国,不惜孤军深入直捣成都,差一点就大功告成,您们现在出兵肯定能救出大帅,说不定还能击败姜伯约,获灭国之功!请您们一定要发兵,一定要发兵啊!”

  胡烈被他打动,眨眼看向卫瓘。

  卫瓘却拉着胡烈到旁边说:“都督,我军只有七千兵马,若深入蜀地,一旦遭遇挫折,恐怕会和邓士载落得一个下场!”

  胡烈皱眉:“确实,但我们如果不发兵救援,将来晋公若是追究……”

  卫瓘闻言露出微笑:“救还是要救的,但能否救出,就只能看邓士载的运数了!”

  胡烈:“伯玉有何想法?”

  卫瓘指点他说:“都督可以把兵马交给杨金城。他不是对邓士载很忠心吗?叫他在前面卖力,咱们在后面看着就行。”

  胡烈:“妙!”

  然后二人回到杨欣跟前。

  胡烈告诉杨欣,他会分给杨欣三千兵马,请杨欣先行攻打白马关,他和卫瓘去取涪城,扩大局面。

  杨欣大喜,当即拜谢胡烈。

  双方交接兵马,杨欣救邓艾心切,当天就挥师南下,前去攻打白马关。

  胡烈和卫瓘见状,也只能当天发兵进攻涪城。

  魏军兵分两路,顺涪江而下。

  杨欣的部队走左岸去攻白马关,胡烈和卫瓘走在右岸攻涪城。

  待行至龟山西北,天色渐晚,胡烈和卫瓘于是停下扎营。

  杨欣则没有停歇,继续向白马关进兵。

  夜里。

  卫瓘再度找到胡烈,商量明日作战计划。

  胡烈决定派其子胡渊及部将庞会登上龟山,居高临下攻击涪城。

  卫瓘曰可,然后散会。

  结果睡到半夜,营内出现骚动,将卫瓘、胡烈等人惊醒。

  卫瓘来不及穿鞋,光脚走出营帐观察。

  谁料竟然看见一支蜀军举着火把正从龟山上冲下来,目标直指己方大营!

  都督胡烈穿好盔甲跑出来大呼迎敌。

  魏军于慌乱中应战,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龟山俯冲下来的蜀汉军队杀入营地。

  夜色与火光中,只听一员汉将喊道:

  “我乃汉右车骑将军廖化!”

  “魏寇速速受死!”

  魏军大感惊慌。

  卫瓘找到胡烈说:“都督,廖元俭坐镇剑阁,如今却出现在这里,莫非钟士季退兵了?”

  胡烈心急如焚,哪里管得了钟会是否退兵。

  他让卫瓘先撤回江由,自己留下断后。

  卫瓘于是骑马逃跑。

  胡烈带上亲兵,掉头迎战廖化,试图挽救局势。

  然而魏军此前完全没有料到己方会遭遇夜袭,许多士兵在睡梦中惊醒,盔甲都来不及穿,更不要说反抗。

  廖化又在魏军营内放火,火势大起,数千魏军四散奔逃。

  逃跑的魏军像无头苍蝇般,冲击胡烈的抵抗部队。

  廖化趁机亲率数十名突骑掩杀。

  胡烈的队伍被冲散,本人差点死于乱军中。

  若非其子胡渊带兵赶来援救,他堂堂伐蜀护军就要死在蜀地。

  是夜,魏军损失过千。

  胡烈退回江由后还没缓过气,就又收到白马关方向败报。

  逃回来的败兵告诉胡烈,他们随金城太守杨欣行至磨家湾,遭遇蜀军张翼的伏击。

  魏军在磨家湾大败。

  杨欣死战不退,被蜀军杀死!

  之后两日,陆续有魏军败兵逃回江由,胡烈和卫瓘龟缩江由,不敢再发兵救援邓艾。

  ……

  另一头,蜀汉这边。

  张翼、廖化两位老将在涪城碰面。

  原来他们之前得到了大将军姜维的命令,让他们二人在涪城、白马关一线埋伏曹魏可能派出的援兵。

  姜维早就算到魏国肯定会派人救援邓艾。

  毕竟邓艾是魏国大将,乃是曹魏征西将军,又假节都督陇右诸军事,曹魏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邓艾被困死在蜀地。

  姜维因此命令张翼在白马关一带设伏。

  他还大胆地调回坐镇剑阁的廖化,让廖化也参与伏击。

  此举也体现出姜维一贯的冒险主义倾向,他很清楚调廖化回来的隐患——剑阁很可能因此失守!

  但姜维算准,正面进攻剑阁的钟会,此时已经没有继续强攻剑阁的意图。

  所以他才放心大胆地调回廖化。

  姜维的冒险确实换来回报,胡烈和卫瓘损失惨重,七千魏军经历龟山、磨家湾两场大败,残存不到五千,无力继续救援。

  然而这场胜仗却在成都朝堂引发一场争论。

  朝中大臣见姜维有能力击败曹魏援军,却迟迟不肯攻击雒城擒住邓艾,纷纷向刘禅进言,希望刘禅下令让姜维尽快消灭邓艾,让蜀中恢复太平。

  镇北将军诸葛尚听说此事,当即入宫求见刘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