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四时风月不如君
竹影婆娑的禅院里,青石案上茶烟袅袅。明觉禅师将枯枝投入炉火,火星忽地跃起,惊醒了檐下打盹的麻雀。
“师兄看这春色如何?“年轻些的慧空指着院中纷扬的杏花问道。花瓣落在他的茶盏里,倒像白玉盏中点着胭脂。
明觉用竹夹捞起花瓣,轻轻搁在青苔石上:“二十年前贫僧在灵岩山观花,眼见满谷杜鹃似血,忽听得樵夫唱'三月三,旧衣衫',方知万紫千红原是众生心头血。“
慧空望着石阶缝隙里钻出的野兰:“可那春风十里的景致...“
“叮——“明觉突然敲响铜磬。满树杏花簌簌而落,慧空肩头顿时覆满香雪。“昨日扫花帚还在墙角,今朝又开新雪。你说这十丈软红,扫得尽么?“
蝉鸣骤起时,慧空正在廊下晾晒经卷。明觉提着半旧的木桶经过,桶中清水映着流云。
“夏至将至未至时,师兄可觉天地最妙?“慧空抹去额间汗珠,“像未写完的偈子,留三分余味。“
老禅师将木桶倾覆,水流在青砖地上蜿蜒成溪:“且看这水。“慧空低头,见水中倒影被涟漪揉碎又聚拢,几尾红鲤正从云影间游过。
“当年达摩渡江的芦苇,如今可还在?“明觉突然发问。慧空怔住时,老禅师已踏着水痕远去,芒鞋印在烈日下转瞬即逝。
秋雨连下三日,慧空在藏经阁擦拭《金刚经》函套。明觉拄着九节竹杖进来,杖头还沾着湿漉漉的桂花。
“师兄见过最美的秋光...“
“嘘——“明觉用竹杖轻叩窗棂。雨丝斜斜掠过枫林,满山红叶在暮色里忽明忽暗,倒似佛前跳动的长明灯。
慧空若有所悟:“可是无常生灭之相?“
老禅师却将竹杖探入雨中:“你听。“水珠顺着竹节滴落,打在石臼里发出清响,竟与更漏声合了节拍。“三十年前龙潭禅师夜扫庭阶,就是这个声响。“
第一场雪落时,慧空在梅树下捡到半幅残破的经幡。明觉正在煮雪烹茶,铁釜里浮沉着陈年普洱。
“冬日暖阳最是慈悲。“慧空呵着冻红的手,“像佛经里说的'常乐我净'。“
老禅师往炭盆里添了块松木,火焰“噼啪“爆出松香:“大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踏碎天山雪,为的可不是看太阳。“他突然指着远山,“瞧见雪地上那行脚印了么?“
慧空极目望去,只见苍茫天地间几道浅浅痕迹,蜿蜒着消失在山寺朱墙外。“像是香客留下的。“
“是去年梅花落尽的模样。“明觉将茶汤注入冰裂纹盏,“众生求法如渴鹿逐阳,却不知...“话音未落,山门忽然“吱呀“作响。
风雪卷进个裹着灰色斗篷的身影。那人摘下风帽时,发间积雪簌簌而落,竟是个眉目如画的女居士。
“阿弥陀佛。“她双手合十,“小女子踏遍四时山水,终究抵不过心中一念——“眸子比炉火还亮,“我想见你。“
慧空手中茶盏险些倾倒,却见明觉禅师缓缓起身。老禅师腕间菩提子突然散落,一百零八颗佛珠在雪地上跳跃,恰似春风化开坚冰。
“廿载前洛阳桥头,卖花姑娘鬓角的海棠...“明觉的声音像融化的雪水,“原来是你。“
女居士从袖中取出支干枯的花枝,花瓣早已零落成泥,唯有系着的红丝绳鲜艳如初。山风穿堂而过,带起经幡猎猎,竟似万千佛陀同时诵经。
慧空望着雪地上渐渐重叠的脚印,忽然明白:四时轮转原是心镜蒙尘,待到真心映现时,春风不必十里,夏至无需苦等,秋光何曾荡漾,冬日暖阳本就在这双凝视的眼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