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3.完成救赎,重获新生!
辽东。
是金国的发源地。
原本他们只是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辽国属民。
因为忍受不了辽国肆意的压榨,他们愤然选择起兵反抗。
几乎用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整个辽东半岛。
辽国出动大军屡次征伐,不仅没有将金国驱逐或灭掉,反而以失败告终。
最终,无奈之下只好默认了金国的存在。
可随着大凉国不断的北拓疆土,辽金两国不得已之下选择合作共拒强敌。
以上,就是关于辽东的情报。
哪怕是早已经出宫回家了,和珅的脑海中依旧不断的在思考着这些。
辽东侯,其实并不属于关外侯和关内侯等常见的侯爵之中。
这其实就是一个虚爵而已。
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和食邑,这才算是真正的侯爷。
可辽东距离京都可太遥远了,并且还是金国的根据地。
按理说,陛下是不会犯下如此错误的。
可他一想到陛下乃是当世明君,未来的千古一帝。
和珅总觉得这其中必然蕴含了极深的意思。
甚至,他怀疑陛下是不是借这个封爵的机会一展抱负。
这个念头刚刚浮现在和珅的脑海中,和珅就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冷颤。
所以,陛下是想要破金灭辽啊!
要不然,为何别的地方都不去说,单单说封自己为辽东侯呢?
嘶!!!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和珅不由得为陛下拥有如此雄心壮志而感到心神震动。
辽东乃是金国的根据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为此,他们才会拼尽全族之力,将辽国大军击败后占据了这里。
白山黑水之地,实在是太过于贫瘠了。
因此,若是想要真正占领辽东,就必须要驱逐或者灭亡金国。
辽国紧邻金国,双方为了共同抵御大凉国的扩张,已经联手多年了。
若是大凉进攻金国的话,辽国必然会因为唇亡齿寒的道理,选择帮助金国一同抵御大凉。
所以,占据辽东的前提条件就是破金灭辽!
可这谈何容易?
辽金占领的地方,在他们看来是赖以生存的土地。
但对于大凉国来说,那里不过是贫瘠之地罢了。
就算朝廷出台再多的移民政策,恐怕都不会有多少百姓愿意去那种苦寒之地。
并且,就算大凉国占据了那些地方,也由于距离遥远的原因,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
缺少百姓的基础,又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种领地,对大凉国来说完全就是一种鸡肋。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负担。
类似的,还有南方十万大山之地和西方遍地沙漠的西域。
这是社会生产力低下导致的必然结果,非一人一时可以轻易改变的。
作为户部尚书,和珅自然是非常清楚这些的。
破金灭辽,的确可以让大凉国的北部边疆不再遭受异族的掠劫。
但这些人是斩不尽也杀不完的啊!
北边的草原实在是太过于宽旷辽阔了。
他们在发现不敌大凉之后,一定会朝着更北边而去。
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图谋东山再起之事。
更不用说,哪怕是真的一举将契丹和女真彻底灭绝。
说不定接下来还会冒出来其他的游牧民族。
大凉国哪怕再是富饶,也经受不起多少次这种大规模的征伐。
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的。
开疆拓土之功,上到皇帝下到普通兵士,没有人会拒绝这种诱惑。
若是陛下真的有心破金灭辽,文官系统可能多有阻挠。
但武将们是一定会全心全意的支持陛下。
和珅虽然不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但不代表他不明白这个道理。
更何况,陛下已经放出话来,要册封自己为辽东侯了。
他能不为此心动吗?
说不得,这次出动如此规模的征讨,就是为了破金灭辽而做的准备呐!
想到这里,和珅觉得自己全身充满了干劲。
甚至暗下决心,将那些原本被他贪墨的军需物资全数补回去。
并且,还要让所有贪墨之人全都足额的吐出来。
封侯拜相就在眼前,绝对不能让那些蛀虫们坏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有鉴于此,和珅很快便将自己的心腹党羽召入府中。
待人全都到齐之后,和珅摆了摆手让下人和奴仆尽数退了出去。
望着满堂的手下,和珅开门见山的说道。
“诸位都是我和珅的同僚和密友,那我有话就直说了。”
“我寒窗苦读十余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风光。”
“可身为朝廷命官,本应该公正执法,为民请命才对。”
“可这些年来,我却一直利用职权在谋取私利、贪污腐败。”
“这实在是有违我为官的初心,每每思之,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说到这里,和珅目光如电般的扫视了在场所有人一眼。
“所以,我决定弥补过去的错误!”
这番话一出口,顿时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他们完全想不明白,他们的老大究竟想要干什么。
只觉得,眼前这位老大显得非常陌生。
莫非...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和尚书,到底怎么了?”
“是啊,发生什么事情了?”
听到这些手下不住的问询声,和珅一脸真诚的望向他们。
“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我不想再这样沉沦下去了,也不希望你们继续沉沦。”
“其实,你们每天夜里也会痛苦的睡不着觉吧?”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面面相觑起来。
他们根本没有觉得痛苦啊,每天睡的都很香甜呐!
而且,花那些贪墨而来的钱财,也不会让他们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呀!
这一刻,他们觉得和珅是不是中邪了。
要不然怎么会突然说出这番话来?
须知道,他们这些人的贪污手段全都是学自和珅啊!
并且,不是和大人您带头贪污,他们哪里有胆子和手段去做这些事啊!
和珅却根本不理会这些手下是如何作想的。
他只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想要得到陛下的赏识,就必须一改之前的行事作风。
不仅不能继续贪污,反而要彻底杜绝自己和手下那股贪污腐败之风!
“咱们同僚一场,没有人比我更懂你们。”
“就让我们一起为过去的错误赎罪吧,完成救赎,我们才能重获新生!”
说到这里,和珅的目光逐渐变得愈发严厉起来。
“如果你们之中依旧有人继续做那贪污腐败之事,可就别怪我不念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