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听话的管家&未来的顶级技术大拿(求追读!Orz~)
把上头的牛马们打发走,洛川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咕咚咕咚灌了小半瓶阔落,转头看向哑巴陈。
“社区的开放平台和内容推荐算法,还要多久能搞定?”
“一个月左右吧。”陈诗瑶抬眸思考片刻,嗓音一如既往的带着川渝妹子的软糯。
“好,视频平台的内容推荐和信息流广告算法,也交给你们了,尽快搞定,然后过来帮我搞云计算。”
陈诗瑶微微点点头,没再言语。
王胖子忍不住吐槽:“你这是打算同时搞多少个项目啊,社区大改版,视频平台,韬哥那边还在搞社交游戏和网游,现在又来个听都听不懂的云计算。
咱这不到两百号人,劈成三瓣也不够用啊。。”
“耽误你长肉了是怎么着。”洛川瞥了这个死胖子一眼,拍了拍他duangduang的肚皮。
“再说这不是一直在招人呢嘛,干就完了~”
“云计算”这个概念,要等到今年八月份,谷歌首席执行官埃理克·施密特,才会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
但在此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一些类似的技术雏形和实践探索了。
比如,亚马逊早在02年就开始布局,并于06年推出了弹性计算云。
之后,各大欧美科技企业才纷纷入局。
直到09年前后,这股风潮才蔓延到国内,互联网大厂纷纷跟进。
洛川知道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也知道云计算的重要性,并且恰好还是他擅长的领域,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这就是重生怪的优势所在~
“不带人身攻击的哈。”王令不爽的剜了他一眼,眼神格外俏,莫名有一种《爱情公寓》里那个小胖子的既视感。
互怼几句,洛川转头看向陈泽轩,“轩哥,视频这块业务,就交给你负责了,尽快把团队拉起来,没问题吧?”
“蛤?”
正嗦着辣条吃瓜看戏的陈泽轩,有点懵的眨巴眨巴眼,“我不行吧?”
“不行也得行。”洛川恨其不争的丢了他一个白眼。
“公司现在有技术的是不少,但大多都刚入职没几个月,综合能力靠不靠谱,能不能跟咱们的思路同步,还得再多观察观察。”
“反正你放心大胆干就完了,有问题就开部门会议讨论,解决不了咱们再开小会。”
“你看咱韬哥,不也把游戏部门搞得有声有色嘛~”
更直白的说,他就是想找个听话的管家。
实力如何不重要,听话最重要。
等以后挖到相关领域的技术大拿,再做调整也不迟。
当然,如果他们能自己成长起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泽轩砸吧砸吧嘴,“那。。我试试?”
“你是真墨迹啊。”王胖子吐槽道:“你要不行,让我上~”
洛川嗤笑一声,给了死胖子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王胖子回了他一个。
聊完正事儿,扯了会儿闲嗑,三人散去。
洛川抻了个懒腰,蹲到沙发旁,有些好笑的看着倚靠沙发扶手,小手托着下巴,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女友,抬手把遮住她半边侧脸的发丝挽到耳后,轻抚着她娇嫩的脸颊。
宋锦瞬间清醒过来,眼神还有些迷离,看到是自家男友,才使劲儿眨了两下眼睛,环住他脖颈,哼哼唧唧的蹭了两下。
“开完会了?”
听着女友慵懒软糯的鼻音,洛川揉了揉她的小脑瓜,打趣道:“没有,你梦游呢~”
“还不是都怪你,成宿成宿不让人睡觉!”宋锦哼哼两声,不满的在他脖子上轻咬一口。
“行了,别着急,回家再咬~”
“呸!”
回到一号牛马集中营,磨了会儿洋工,两人回家,爽吃一顿,又翻来覆去、掰弯掰直,练了俩点的瑜伽,才伴着月色,相依入眠。
之后的一段时间,洛川悠闲不再。
一边流窜于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跟校领导,以及相关实验室、项目组谈合作,一边还要跟着未来老丈人,参加会议和酒局,聊拿地及相关政策补贴的事宜。
同时还得处理公司的事儿。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三五不时还得哭个穷,卖个乖,喝顿大酒。
真是吐了。。
好在各方面推进的都还算顺利,倒也不算瞎忙活。
高校资源整合方面。
随着校内网的势头越来越盛,再加上洛川这人,好钻研个人际关系,时不时就跑到母校校领导、院系领导跟前讨巧卖乖,比如搞个奖学金、助学金、实习基地合作什么的,深得领导宠爱~
私下的那些就不说了。
俗气~
总之,洛川很轻易就促成了几项,跟母校的合作项目。
例如,低价利用学校机房夜间闲置电力,进一步降低视频转码成本;
在计算机学院招募图形学优化团队,共同研发弹幕引擎,优化弹幕渲染效率;
跟复旦并行计算实验室合作,基于H.264标准,研发分布式转码集群,并进行算法优化;
跟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合作,研发敏感帧AI检测;
通过教授双聘机制,邀请母校相关院系教授,每周一天在极光科技授课。
等等等等。
在云计算方面,洛川也和复旦、交大的计算机学院达成合作,共建“分布式计算实验室”,挂牌“极光云计算研究中心”。
虽说数据中心还未建成,但可以利用现有机房的小规模服务器,模拟分布式环境,优先开发云计算核心软件层,提前验证算法和架构设计。
比如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框架、自动化运维工具等。
洛川前世在某短时视频公司,跟随某熟女上司的时候,曾参与过云计算的研发建设,脑海中早就已经规划好了准确的技术路线,可以直接跳过技术摸索阶段,复用未来的架构经验。
略微超前于时代,但以现今的理论发展水平,却也足以实现。
得知洛川的完整云计算方案,母校开会讨论过后,还打算帮他运营一个863计划资助。
洛川整个一爆哭!
还得是母校啊~
除此之外,洛川还买断了陈海博博士团队“轻量化容器技术”专利包的五年独占许可。
并聘请陈博士为“极光云”首席顾问,资助其团队赴MIT交流。
这位陈博士可有点说道。
复旦本硕博连读,目前留校担任讲师,后进入交大,成为软件学院的学术带头人。
洛川之所以会了解的这么清楚,一方面是因为,对方曾教过他选修课。
他跟这位只年长他几岁的陈学长关系很好,时常会上门请教,交流心得。
另一方面,后世,陈学长还有一个称号,“鸿蒙之父”。
华威的那个“鸿蒙”。
陈学长提出的低延时操作系统的关键方法,突破工业界通用操作系统的形式化验证方法,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与安全性。
后又破解了微内核操作系统高性能、富生态与高安全难以兼容的技术难题,推动了国产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大规模产业应用。
毫无疑问,这是洛川重生以来,遇到的最顶级的技术大拿。
虽然有点势利,但有这么便利的条件,不认个好大哥,请来公司当首席科学家,那还是个人?
不过这事儿暂且也不着急。
陈学长还在发育期,极光科技同样如此。
至少也要等到对方完成学术交流回国。
此外,在母校的帮助下,洛川也成功跟交大、魔都外国语等高校,达成部分合作。
其中最为顺畅的是交大。
跟洛川三五不时上杆子硬舔,没有丝毫关系。
可能是因为人格魅力吧~
除了以上的“极光云研究中心”外,重点合作项目包括:联合交大图像所,开发低码率高画质算法;
统建“流媒体联合实验室”,预研H.265;
短期租用交大的“π2.0”超算,加速训练推荐算法模型;
将交大网格计算研究成果,“ChinaGrid”项目,改造纳入极光云计算调度算法。
至于跟外国语学院的合作,主要是建立官方字幕组,以便把控内容质量。
总之,收获满满。
不过,这每一项合作背后,都代表着一笔或多或少的花销。
还有数据中心这么一个吞金兽。
看来,等校内网下个版本更新之后,就该启动下一轮融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