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去影梅小阁找浮香
苍穹宛若一幅浩瀚锦缎,自幽邃墨蓝渐变至浅蓝,恍若天地间最灵巧的画师,正以纤柔之笔,缓缓铺陈其无尽的诗意。
于天地交融之处,一抹淡红细线悄然而现,犹如锋锐之刃,轻巧地剖分了夜幕与晨曦的边际。
此红线渐渐铺展,光芒愈盛,自初时之鲜妍,转为温婉橙黄,终至璀璨金黄,美不胜收。
自府邸辞别洛玉衡之后,沈清风步至京城之巅,高楼之上,独立而望。
他凝视着那即将破晓的天际,双手负于背后,身姿挺拔,静默不语,宛如一尊孤高清冷的雕像。
微风拂过,沈清风一头乌黑长发与衣袂翩翩,随风轻舞,更添几分超凡脱俗之姿。
“大帅……”
正当沈清风静立如松,思绪飘远之际,天罪星镜心魔仿佛自虚无中踏步而出,悄无声息地行至其背后。
他面上挂着和煦笑意,步至沈清风身后,恭敬行礼,言道:
“大帅,您所嘱托探查的大黄山事宜,现已全然落入我不良人之手。”
“大帅真乃神机妙算,那山中果藏有浩瀚硝石矿藏。”
“那么……大帅接下来有何妙策?”
这一切,皆是沈清风未雨绸缪,早早布局的结果。
“大黄山中盘踞的妖族,可已肃清?”
沈清风背对着镜心魔,声音透过面具,仿佛自远古传来的低吟。
天罪星镜心魔继续禀报道:
“业已肃清,大黄山内的硝石矿,那些妖族丝毫未动,皆已被我等不良人悉数扣留。”
“至于那些灰户,亦已被妥善安置于别处,一切安排好了。”
此番部署,委实周详。
对于麾下这群不良人及天罡三十六校尉的执行力,沈清风心中颇为满意。他们行事,少有差池。
“甚好,往后一切照旧,待我示下。”
言罢,沈清风轻轻抬手,示意镜心魔退下。
镜心魔见状,微微点头,旋即便转身离去。
待镜心魔身影消失后不久,一阵和煦晨风拂过,沈清风亦如晨雾般,悄然消失在原地。
……
另一边。
许七安自梦乡中悠然转醒,手中把玩着那枚温润的玉石小镜。
昨日自那神秘老道手中接过此物,他便细细端详,却只觉这不过是一面寻常铜镜罢了。
“那道貌岸然的老道,这镜面分明平平无奇,怎值一钱银子!”
许七安心中暗自腹诽,原想舍弃那大奖的诱惑,另择他物,怎料那老道固执异常,坚持赠他此镜,还言之凿凿,称此镜非凡品。
许七安左瞧右看,反复琢磨,却始终未能发现这镜中有何玄机,心中愈发笃定,这不过是那老道哄骗世人的把戏罢了。
嗡……
正当许七安沉浸于对那玉石小镜的细细探究之时,镜面忽地闪过一抹微光,紧接着,一行娟秀小字缓缓浮现其上,犹如水墨轻染:
【玖:你在何方?】
玖?
望着镜面上这突如其来的信息,许七安心头猛地一颤,眸中闪过一丝惊愕。
这小小镜面,竟能显化文字?
莫非,此乃异界的奇珍异宝,是那传说中的通灵之物?又或是前世那红巾翠袖间流传的神奇企鹅之变种?
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借此镜传递音讯?
回想起老道所言此镜非凡,莫非,其真正奥妙便在于这千里传书之能?
许七安手持玉石小镜,沉吟良久,心中暗自盘算。
为求稳妥,在未寻得应对之策前,他决定暂且将此事搁置一旁,权当未曾目睹镜中异象。
唉,视而不见,一切便如常无恙。
念及此,许七安整了整捕快的衣裳,迈步出门,开始了新一日的公差。
自税银案水落石出后,他与二叔的官职得以复职,而今,他依旧是京兆府长乐县衙一名勤勉的小捕快。
……
大奉京城。
有一处名声在外的教坊司。
时至黄昏,天边晚霞似锦,沈清风轻轻摘下覆面的面具,换上了一袭温文尔雅的书生装扮,悄无声息地踏入了这片烟花之地。
华灯渐次点亮夜空,各式马车如彩蝶般栖息于胡同之外,院内丝竹之声悠扬,伴随着女子清丽脱俗的吟唱,预告着京城夜生活的绚烂开启。
行走于胡同那错综复杂的石板路上,沈清风手持一柄精致的折扇,轻轻把玩,目光流转于四周景致。
寻常青楼,或二层,或三层,辅以一二别院,已算得上是规模不俗。
而教坊司,却无需此等高楼映衬,整个胡同,皆为其领地,院落相连,蔚为壮观。
这便是皇家气派,国企之雄浑,财大气粗,尽显无遗。
教坊司本就不是寻常百姓能轻易涉足之地,非是有什么铁律严规,实则因其入场之资,便已令寻常人家望而却步——打底消费,足足五两银子。
此非为红绡帐内温柔乡之价,乃是雅座开席之费。
五两银子,于普通人家而言,近乎数月之开销,即便是家境殷实者,亦需斟酌再三。
故而,能踏入教坊司门槛者,大抵分为三类:
其一,乃富甲一方之豪绅巨贾,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且因出身卑微,对那犯官女眷之枕边风情,尤为痴迷。
其二,则为朝中官员,此辈将教坊司视为休憩小聚之所,每至公务之余,便喜于此品茗谈天,应酬交际,乐此不疲。
其三,则是那些满腹经纶之读书人,虽囊中羞涩,却以才情换得入场券,于丝竹管弦中寻觅心灵慰藉。
如此,教坊司便成了这三类人交织的繁华之地,各自怀揣心思,共赴这夜色中的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礼部官员于此地享有特权,无需破费分文,便能尽享欢愉。
毕竟,教坊司归礼部统辖,此等便利,自是理所应当。
至于那第三类人,较之豪绅巨贾更显文雅,他们钟爱吟诗作对,性情温和,不似官员那般难以伺候,故而深得教坊司中姑娘们的青睐。
若是有幸得他们赠一二佳作,流传于世,那些姑娘们的身价,亦会随之倍增。
“此地真是热闹非凡。”沈清风嘴角微扬,驻足于一座院落之前,其上匾额题着“影梅小阁”四字,字迹娟秀,颇有几分风雅。
没错,沈清风此行,正是为浮香而来。
他欲借此女子之手,与另一女子取得联系。
念及此,他再不犹豫,迈步踏入那影梅小阁之中,一步一景,皆是风情。
……
影梅小阁,其门大开,两盏红灯笼高悬,如同夜色中绽放的火花,映照着院内那一株株梅树,枝头点点花蕾,含苞待放,似羞涩佳人,静待赏识。
一位约莫十六七岁的门房小哥,身着青衫,立于门前,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细细打量着步入的沈清风。
沈清风仅是淡淡一瞥,随即从袖中取出一锭早已备好的银两,轻轻抛向空中,那银光闪烁,正是足足十两之数,而后他身形未停,径直向内行去。
影梅小阁,乃花魁浮香之香闺。
此处开席之资,需十两纹银,较之于其他院落,整整贵出一倍,足见其地位之显赫。
教坊司中,花魁共有十二人,依据品德、气质、才情、容貌,分为四品。
而浮香,便是那居于首品之人,以诗才琴艺双绝,名动京城。
那守门的小厮,平日里见的皆是权贵豪绅,因此对于沈清风的到来,并未有过多惊讶。
收了沈清风递来的银两后,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便继续坚守岗位,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