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西游:观音菩萨有点烦

第86章 五百年前往事,气的牙痒痒

  “可……”

  “即使取经人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

  “只是他一个人踏上西行路,求取真经的话……”

  王母娘娘虽然也爱喝茶,但对茶水的喜爱也就一般的程度。

  研究茶叶,百分之一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男人玉皇大帝。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原因,只是她自己单纯的无聊。

  所以……

  观音送来的,极其稀有的,任何神仙都拒绝不了的,茶圣陆羽看到都会流口水的紫竹茶。

  王母娘娘并不是很感冒。

  自然也不会像得到了紫竹茶的玉皇大帝那样。

  认为如来佛那宛若智障和尚的做法很高明。

  高明个屁!

  那敷衍的态度,简直就是把其他人当傻子。

  你那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的地方恰好是南澹部洲的大唐国。

  那可真是恰好呢……

  王母娘娘内心有些鄙视的想道。

  她举起面前的茶杯,尝了口自己亲手栽种、亲手泡制的热茶。

  缓缓的对观音说道:

  “只是金蝉子,恐难以安抚人心。”

  观音很有眼色的,给王母娘娘喝空的茶杯倒满茶水。

  犹豫了一下,也给玉皇大帝倒满。

  最后给自己倒满。

  才接住王母娘娘的话,说道:

  “娘娘说的是。”

  “‘西行’一事,自然不可让金蝉子一人完成。”

  “不然……”

  “未免太落人口舌。”

  “我观那凡间画本,掐指推算,画本里的主人公,最好是多人,并且经历一番磨合,最后取得正果,方会受欢迎。”

  想了想自己天庭拥有的两个名额。

  玉皇大帝喝口观音适才给他倒满的茶,说道:

  “那依菩萨的意思……?”

  观音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会儿,内心打好腹稿,方才开口:

  “取经人暂定为金蝉子转世的凡人。”

  “嗯……”

  “暂且给他定性为主角吧,至于主角这个位置他适不适合,还要看他自己的表现。”

  “如果表现不好,我们也可以及时调整。”

  “至于他要展示的形象……”

  观音沉默了会儿,想了想西游记里唐僧的形象,开口说道:

  “相比于我们要求他做出一个虚假的样子,用来糊弄观众。”

  “贫僧认为,不如让他自由发挥。”

  观音这话可以说很不给如来佛面子了。

  这倒是让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有些惊疑。

  玉皇大帝琢磨了会儿,开口说道:

  “菩萨……”

  “如果……”

  “那金蝉子转世之人,是个心性……我们又当如何?”

  玉皇大帝没把话说全,显然是给如来佛、金蝉子留了面子。

  可观音又哪里不懂。

  玉皇大帝的意思,分明是说,如果金蝉子转世之后,表现的很垃圾,是个没修养的天生坏种。

  会不会影响不好。

  不适合加入西行之中。

  对此,观音看的很开:

  “大天尊不必担心,此事贫僧也有考虑。”

  看着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好奇的小眼神,观音没急着解释,反而开口问道:

  “不知大天尊与娘娘,可还记得五百年前之事?”

  这是一句废话。

  但凡是有眼睛、不是植物人的神仙,提到五百年前,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必然是那只毛脸雷公嘴的猴子。

  “你是说……”

  玉皇大帝转了转手中的杯子,“那还在五行山下修行的猴子?”

  观音点了点头。

  “那猴子乃天生地养,天赋奇佳,根骨、悟性、福缘都是上上之资。”

  “更为难得的是,这猴子颇有灵性。”

  “只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猴子自出生起,便徘徊于山水之间,没有师尊教导。”

  “后见生死,生学艺之心,在凡间历经八九年,懂得人间交往之事。”

  “终拜入仙门,学得一身本领,反而忘记曾经那些珍贵的品质。”

  “卖弄手段,惹师尊不快,被逐出师门。”

  “此后更加放肆,渐渐生歹心,日日贪图享乐,不尊法纪,贪慕虚名!”

  “不识得大天尊教化之心,罢官回山。”

  “后又生出‘大闹天宫’这样的笑话事。”

  说到这,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面面相觑。

  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

  要说这大闹天宫的事,全怪那猴子,未免有些愿望。

  可以说,自那猴子出生起。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这夫妻俩,便一直都在偷偷关注。

  时间甚至还可以追究到那猴子没从石头里蹦出来。

  ——别小瞧闲的没事干,同时法力无边的俩夫妻。

  他俩真干出这事了。

  凌霄宝殿里,玉皇大帝装模做样,命令千里眼、顺风耳,看看出什么事了。

  不过是做做样子。

  后面顺风耳与千里眼,回来汇报,说:

  “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州海东傲来国小国之界……有神猴出世…………”

  玉皇大帝还面色平静的回复道:

  “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端是正正常常,没有任何毛病。

  但其实……

  全是装的!

  玉皇大帝当时如此回答,只不过是不想让其他神仙关注而已。

  这是他与王母娘娘夫妻俩之间的趣事。

  可以说,那孙猴子不似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孩子,胜似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的孩子。

  是他们夫妻俩一手看大的。

  因此。

  孙猴子的性格,做事习惯。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也是心里清楚的不行。

  那偷蟠桃、盗御酒、窃仙丹的行为,完全就是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这两个不着调的老人家。

  在钓鱼执法!

  大闹天宫的时候,其余神仙不出力,是他们看出了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并未真动怒。

  且他们本身,也想与那有趣的猴子耍耍。

  并且佩服那猴子的天赋与本领。

  二郎神之所以出力,也是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吩咐。

  他们也是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再闹就要穿帮了,才找自己的好外甥出手。

  唯一的意外,便是如来那个秃顶大耳的老和尚。

  看出了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隐藏的小心思。

  当然,其余神仙也不傻,也有才出其中内情的。

  比如一个叫‘李长庚’的老头,就看出来了。

  可看出来又用什么用呢?

  谁敢说出真相?

  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

  可……

  如来那个秃顶大耳的老和尚敢,不仅敢,还把那孙猴子给拐跑了。

  想到这。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都觉得自己有些牙痒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