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是快的,不多一会,厨房就把王元需要准备的食材准备好了,李氏得知这两位是京城来的客商就一直在关注事情的发展,得知儿子留下他们吃饭,特意交代厨房快些。、
这一切王元自然是不知道的,菜品几乎是这个年代很多人过年都吃不到的,别的就不多说,单纯就是那两个小菜的价值就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一个月的伙食,这彭陈二人是识货之人,王元特意交代不需要拿自己新酿造的酒出来,而是拿那些杨平西买的酒,他自己喝的也有些许郁闷,这两位就更加。
二人不由得暗暗想到,在京城哪里能够喝到这样劣质的酒,小地方就是小地方。
殊不知王元就是怕自己现在把酒拿出来,这二位立马又变条件要酒了,他之前让杨平西带回去那么多酒,其实本意就是想和官家合作,说白了就是和当官的或者皇帝直接合作,这样一来什么都有保障,自己就少要点红利就好,后面的事实证明王元想多了。
各自强忍着喝了几口酒,王元招呼他们吃菜,果不其然,彭陈二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冲自己来此的目的青菜伸出了筷子,待得菜吃到嘴里,几番咀嚼之后二人不由得慢慢闭上双眼,等到吞入喉中这二人打开双眼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面容上的惊讶,这口感确实是不错啊,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
不过吃到豆芽的时候明显的也是一愣,这个叫做豆芽的新鲜玩意也不错,于是问道,不知此物是什么菜品,王元哦了一声,这个也是我家里的营生,名为豆芽,这一盘叫做清炒豆芽,怎么莫非它不好吃吗?
二人连忙摇头摆手,说道:非是不好吃,而是太好吃了,这豆芽不知您愿意出售给我们否?
王元说,此次你们二位不是冲着青菜来的吗,怎么有突然想要豆芽了!~这货说这话很明显是故意的。
彭陈二人恨的牙痒痒,对视一眼之后彭伟说道,王少爷,是这样,既然话已经说道这一步了,东西我们也尝过了,我们也不说什么虚头巴脑的话了,您如果愿意把这豆芽技术也出售给我们,我们就答应您之前的条件,并且可以把银钱再多加一部分,加到20000两黄金您看如何,这的很大的一笔钱财了!
而这个结果完全在王元的预料之类,因为新鲜事物的面世一旦能够被广大民众或者说市场所认可,那么前景绝对的光明无限,所以作为在商场摸爬打滚多年的彭陈二人来说,有好的赚钱商品近在眼前怎么也不可以轻易放弃掉。
而之所以把豆芽拿出来,是因为王家经过这几个月的营生,也逐步扩大了豆芽的生产规模,别的不敢说整个南阳周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熟人见面打招呼都是这样,XXX吃了吗吃了豆芽了吗?
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王元知道喷子们的威力,他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戏说书的说的就是豆芽,这说书先生差点没把豆芽说成是仙丹妙药,本身这位说书先生他是不出彩的,都快沦落到混不下去了,是王元一次路过他说书的地方觉得这人口齿不错,暗中让人照顾与他,这人知恩图报,一听说王元需要他帮忙,他连问做什么都没问过一句,最后听到只需要自己干干老本行的事情,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了,也就是因为报恩的心理,宣传起来格外的卖力。
有了他帮忙,王元的这步棋就是成功了,不过他很明白就单靠王家,是不可能再把范围扩多大,有的地方你的豆芽未必就进得去,本地人脾气犟一点的,宁愿吃别的肉也不吃豆芽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既然有人愿意经营这个豆芽和青菜其实,在王元看来他很是愿意放手的,通过前世的一些经验他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钱是赚不完的,单靠自己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覆盖那么远的地方,而他们有人脉,销售门路,几乎是覆盖看燕国绝大部分地方,这样的事情合则两利,分则两亏的事情,我王元怎么就能不答应呢!
有了王元点头,二人明显吃饭的热情上涨,用彭伟的话来说是,多少年了吃饭哪一顿都没吃今天这一顿吃的那么多了。
很快,白纸黑字的契约就写出来了,因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彭伟二人跟王元商议好后,这南阳嘛最大的自然是县令连夜去了南阳。。。。。。。。。。。
第二天一大早,范县令就被请到了下塘镇,听说是为了种植豆芽和大鹏青菜的事,范县令本不欲来此,结果这来请他的人真是有些分量,范县令只能怂,这一怂,就只好来了。、
王元对于他的到来有些讶异,不过随后也释然了,因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商人从京城来的,这点能力都没有的话,这么多年的生意也没法做的起来。
范县令不好找王元说什么话,因为有人在哪里看着,所以呢,于是有了开场的介绍之后,几人就把那份契约拿了出来,准备签订。
因为县令的再次到来,使得很多人来围观,也知道了王元要把大棚青菜和豆芽的技术高价卖出去,众人羡慕的同时也觉得多少年了,夏塘镇终于又是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也只有王家能够让县令一次又一次的来到夏塘镇。
在范县令的注视下,三人按照王元提出的要求分别签署了一张叫做合同的纸,分别签下自己的名字还按上了自己的手印,这可不是按指印,而是整张手都得按上去,不过对于这三人来说,显然都不算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