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时穿从给朱标系统开始

第26章 孔夫子要是在天有灵……

  被老朱这杀神用那种炙热的目光看着,时明能怎么办?人家连女儿都送给自己了哎!算了算了,便宜这老登了。

  时明心里骂骂咧咧,面上却是非常大度地对老朱竖起一个大拇指,夸道:“还是陛……还是朱老伯会取名字!”

  朱老四略微有些失望地看向时明,仿佛在说:明哥,你的骨气呢?你那连我老爹都敢硬怼的胆量呢?

  此时,二楼的窗户打开,一个红色的身影拎着个铜锣。

  当当当……

  一时间,二楼跟三楼便陆续传来一阵阵哄闹声。

  一楼的老师秦锦绣也放下教鞭,“这节课便先到这,下课!”

  听到‘下课’,整个课堂突然就像活过来一样,原本一个个正经危坐的小娃娃们,顿时像脱疆的野马似的,冲出课堂。

  “东家好!”

  “东家好!”

  一个个原本张牙舞爪,欢呼雀跃,兴冲冲冲出院外的瓜娃子们,在看到时明时,顿时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乖巧了下来。

  时明绷着脸,朝那些跟他问好的瓜娃子们点了点头,然后带着老朱跟朱雄英他们走进课堂,正好看到秦锦绣朝他们走来。

  看到老朱他们进来,秦锦绣吓了一跳,虽然昨晚时明已经跟她们说过,皇长孙朱雄英要拜她们的义兄时明为师,但她也没有想到,连老朱这样的人都会跟过来,于是她急忙行礼。

  “民女秦锦绣……”

  还没等秦锦绣对他们行礼,时明便道:“绣儿不用客气,他们是朱老伯跟两位朱兄弟,这位是大朱兄弟的儿子朱雄英,也是我新收的弟子,以后就由你来教它断字识数吧!”

  时明边说边朝她眨了眨眼,虽然时明阻止了秦锦绣继续向他们行礼,但老朱他们几个却不会介意。这里毕竟还有不少孩子关注着,一旦叫破他们的身份,那朱雄英的身份也就藏不住了。

  而秦锦绣也很听话地重新跟他们见礼问候,然后好奇地看着朱雄英这个小萝卜头,心中暗忖:果然不愧为帝国皇储,这份镇定气度,看起来就不像是个寻常五六岁小娃娃。

  “你也跟大家一样,叫我秦老师吧!”秦锦绣对朱雄英说。

  “雄英见过秦老师!”小正太乖巧地朝秦锦绣行礼,然后好奇地歪着脑袋,看向时明,“老师,为何秦老师是个女子?”

  这种问题,对秦锦绣来说,其实挺不礼貌的,因为这等于是小觑于她。不过身为女子,秦锦绣很清楚女子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只是她的知识,是得到时明认可的,对秦锦绣来说,有时明认可就够了。所以小萝卜头虽有些失礼,但秦锦绣却很坦然。

  时明伸手揉了下小萝卜头的小脑袋,笑道:“孔夫子教我们‘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还教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欧阳公也教我们‘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你为何要因为你的老师是个女子而觉得奇怪呢?曾经有位非常有智慧的老人,跟我们说过,人人生而平等,不分男女,女子也能顶起半边天!我深以为然。就像洪武爷打下这万里江山,也有马皇后一半功劳一样。”

  原本对‘女子能顶半边天’还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老朱,在听到时明最后那句夸他妹子马皇后的话时,也顿时深以为然起来。

  朱老四看了眼时明,心说:哥,你是懂拍马屁的!

  而听到时明拿自己奶奶来举例,朱雄英也不得不为之信服。

  “走,咱们去楼上说话。”时明说道。

  此时,李红叶从二楼走了下来,看到他们,便想行礼。

  时明提前阻止了她的施礼,“你去组织大家做操吧!我们去楼上说话,回头再跟你细说。”

  李红叶点了点头,悄摸摸看了眼老朱,快步离去。

  几人来到三楼的一间办公室,谢青竹跟陈灵都在这里。

  看到时明他们出现,两人又是一番行礼。不过这里面已经没有其他外人,大家说话也不需要似之前那般顾忌。

  此时,楼下已经传来李红叶的声音,那些孩子们的玩闹声已经消失。朱老四好奇地推开窗,朝楼下看去。

  只见几十个孩子,在院中组成一个整整齐齐的方阵,在李红叶那短促有力的喝声中,打起了一套拳术。

  “明哥,这拳法是你教他们?看起来有点像军中拳法。”

  朱老四的问题,让老朱跟太子标也提起了好奇心,纷纷站到窗边往下看。只见那些小家伙在李红叶的喝声中,一边叫喝,一边展示起了简单直接的拳脚功夫。

  三个大人挤在窗前观看,好奇心大起的小萝卜头朱雄英,唯有可怜兮兮地拉了拉时明的裤脚,“老师,我也想看!”

  时明直接抱起小萝卜头,放到朱老四的脖颈上,让他骑着。

  朱老四对这个大侄子还是挺宠爱的,并不以为意,任朱雄英骑着自己的脖子,还伸手抓住朱雄英的小腿,重新问道:“回头雄英大侄子来你这里,是否也得学这个拳法?”

  时明‘嗯’了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武之道。如今那些儒者,哪还有曾经那些儒者的样子?孔夫子的六艺都快忘掉一半了吧!”

  孔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如今大部分士子已经不会‘射’,不会‘御’了,因为这里的‘御’是指驾驶战车。而小部分士子也不会‘乐’和‘数’了,甚至有些士子把‘数’都排除出儒学范畴。

  孔夫子要是在天有灵,估计得从棺材里爬出来骂他们不肖。

  身为一个被儒家教导出来的太子,太子标很清楚时明并非危言耸听,现在的儒家学者,确实许多都将六艺近半丢弃。

  甚至在许多士人看来,读书能做诗,能做文章就够了,其他的不会,又有什么打紧?十年寒窗,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科举又不考礼乐射御那些,把精力放到那上面干嘛?

  他也没有想到,在时明这里,居然还把军队拳法引进来。

  老朱看了会,笑道:“这是何拳法?看起来倒是颇有点那么回事的感觉。”他是从战场厮杀中走出来的,自然能看出门道。

  时明解释道:“这叫军体拳,共十六式,是结合拳打脚踢,夺刀夺枪等格斗技巧的一种拳术,它简单直接,易学易懂。”

  当然,时明所谓的‘夺枪’,指的是手枪,而非长枪,只不过老朱他们不知道罢了。

  朱雄英来了兴趣,道:“老师,我想学这个!”

  时明笑道:“你就是不想学也得学,明天你过来,下面那位穿红衣的李红叶李老师,会教你这套动作,一次学不会没事,多学几次就可以了。你这小身板太弱了,得打小练起来才行。”

  时明的话,提醒了太子标,让太子标想起自家这位好大儿八岁早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剧,于是问道:“他这身子骨自小便有些弱,学这等刚猛拳法,会否有些不妥?我曾从武当张真人那里,得到一种养生拳法,教他没事吧?”

  听到太子标这话,时明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他没想到这浓眉大眼,一向以仁厚著称的太子标,居然也能张口谎话就来。

  而且,看他那神色,还真看不出有半点心虚的感觉。若非知道那养生太极拳就是自己给的,时明还真有可能相信这谎言。

  轻咳了下,时明便道:“当然可以,甚至可以说,相比我的这套军体拳,张真人的太极拳更加适合锻炼身体。”

  毕竟朱雄英只需要强身健体,不需要上阵杀敌,练杀敌用的拳法,肯定是不如练那些养生类拳法的。

  要不是怕被太子标发现异常,时明都觉得,可以给自家这位小弟子弄颗易筋洗髓丹用用,好增强一下他的体质,虽然那玩意贵是贵了点,但效果是真的不错啊!

  兴许朱雄英的体质得到改善,小病小灾就能远离他,就算有人想要暗害他,都没那么容易。

  时明默默看向一旁的太子标,琢磨着,回头要是再刷到易筋洗髓丹,可以先备着,到时完全可以让这位丧彪同志买单嘛!

  嗯,不亏不亏!

  等一套军体拳打完,李红叶又让大家来回打了三遍,这才让大家自由活动,然后回去上课。

  时明带着朱雄英下楼,将他介绍给底下的小萝卜头们,然后老朱跟朱老大他们又留下听了一节秦锦绣的课。

  这是一堂数学课,是十位数的乘除法。至于九九乘法表什么的,这些小萝卜头们早就背过了。

  看到那十个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老朱跟太子标他们又开始惊叹,觉得时明这个家伙,确实很懂得利用海外文化。

  他们不是愚蠢之人,不会不明白这些数字符号的简便之处。

  以前只是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世间还可以有如此简单的学习数术方式,可以有如此简便的符号来代表数字。

  阿拉伯数字具体是何时才传入中国,有多种说法,有的说唐朝时期就已经传入,有的说是元末明初才传入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洪武时期,除了胡商,很少有人用这种符号。

  老朱跟太子标他们不知道,太正常不过了。

  只是这个时候在上课,老朱跟太子标就是有疑问,也只能默默藏在心里,不好跟给他们上课的秦老师询问。

  至于时明,则是有些懒于跟这几位大号好奇宝宝们,一起上这种小学一二年级程度的数学课。

  中午,老朱他们留在时明这里吃了顿丰盛的午餐,菜肴的美味程度,远远超过老朱平时的宫廷菜肴,让朱雄英这小萝卜头有点乐不思蜀,也让老朱对时明的奢侈和享乐,多有微辞。

  然而时明对此却是振振有词,“朱老伯此言差矣!陛下提倡节俭是没错!但我这种铺张,也不能说就是浪费。像我这种花钱消费,让钱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才是真正盘活经济的办法。”

  老朱很想给时明来句‘胡说八道’的评价,但太子标却是清楚时明对商业,对钱币流通的理解之深,于是赶忙抢先问:“先生,此言何意?可否讲得更简单直白明了一些?”

  时明夹了一筷子卤大肠,笑道:“很简单啊!你看,若是我们个个都像陛下所说的那样节俭,那这些菜蔬,这些肉类食物又如何才能流通起来?你不消费,我不消费,种植菜蔬的菜农卖不出手中的菜蔬,肉贩也卖不出手中的肉,他们该怎么办?”

  顿了下,时明便忍不住吐槽起来,“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批评一下陛下对商人的偏见了……”

  听到时明这话,老朱那张老脸顿时拉了下来,胡子抖动,一副即将发飙的模样,太子标跟朱老四也替时明捏了把汗。

  至于朱雄英,此时则是跟谢青竹他们坐在另一桌。

  时明没有给老朱发飙的机会,快速接着说道:“陛下觉得商人从一个地方,将商品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然后高价卖出,是不事生产,是投机取巧。其实这完全就是不了解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试想,农民种出粮食蔬菜,养出鸡鸭牛羊这样的肉食原材料,若是没有商人运送售买,单靠农人自己,他们又如何能将手中的过剩农产品卖出去?卖不出去,大家还会继续种植粮食蔬菜吗?只要将手中的过剩产品卖掉,他们才有动力。”

  老朱闻言,不由沉凝。

  时明又道:“菜农拿到钱,就会想着,快过年了,是不是给家中子女买件冬衣过年?或买些其他发年货,肉贩也是如此。如此一来,那些卖年货的商铺,以及商铺中的伙计,才能有更好的收入……所以说,适当提高消费,对市场经济而言,其实是个正向循环。所以,铺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场如死水一潭。”

  这时候的老朱,其实是有些不爽的,因为他有些不赞同时明的想法,但又觉得时明说的有点道理。

  其实主要还是老朱对商人的偏见,以及自古以来商人逐利忘义,施政者重农抑商的思想,让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偏见。

  最后还是太子标问道:“可如果我们都不提倡节俭,那些官宦之家也开始铺张,不怕被人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时明狡黠地朝太子标笑了下,“所以我才说,陛下提倡节俭并没有错!身为帝王,以身作则,确实是明君表率。但强制令官员宴请都只能四菜一汤什么的,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限制官员公款吃喝就行。有些官员本身家庭就很有钱,你干嘛要限制他们的消费,让他们的钱堆在地库里吃灰,最终带入坟墓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