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娱乐1998,作家到娱乐大佬

第12章 四个条件

  《那山男人那狗》原著小说本身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改编剧本为了保留原著的精髓同样如此,故事温馨,可是情节简单,节奏缓慢又老套,讲得还是乡下的故事。

  内地观众早就看腻这样的电影了,不喜欢就意味着不可能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看,不会走进电影院就没有票房,没有票房意味着投资就是大概率亏损,明知亏本的事情意味着没人愿意当冤大头投资。

  这种文艺电影没几个投资人会喜欢,不过倒是很受内地电影人的青睐。

  只可惜电影改革之后,根本就无法提供以前文艺片那么大的保障力度。

  各大电影厂都要自负盈亏,经营最好的北影厂都赔得要卖指标才能完成拍摄任务,更别提其他电影厂了。

  潇湘制片厂的康厂长到处筹钱,可是只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投资人抹不开面子,不过只是杯水车薪。

  霍建起毕业于北影就想来找北影厂拉投资,不过只是得到了韩三瓶需要考虑考虑的话语。

  他郁闷之下跟朋友喝酒,得知中戏有个叫李逸的学生最近赚了不少钱,于是就想来试一试。

  《那人那山那狗》,电影肯定是好电影。

  明年会力压《一个都不能少》和《春天的狂想》获得金鸡最佳故事片,还让滕汝俊拿下了金鸡影帝和大学生电影节影帝。

  票房方面,内地没有一家院线愿意采购,只有被誉为“六公主”的电影频道进行购买,所以票房为0,不过在日本上映后,可谓是大爆特爆。

  2001年4月至10月,票房超过3.5亿日元,取代《我的父亲母亲》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

  2003年11月,《那人那山那狗》的观影热潮才渐渐消退,累计票房已经超过8亿日元。

  奖项和票房都是应有尽有,可谓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一部电影。

  李逸本来是对投资电影没什么兴趣,可是对于投资《那人那山那狗》倒是来了兴趣。

  他正好是一家日本电影公司的股东,可以直接发行《那人那山那狗》收割日本票房。

  只要能帮公司带来利润,话语权就会变重,能够更方便地吃樱花妹……

  咳咳……话题扯远了……

  李逸放下剧本开口问道:“这部电影需要多少投资?”

  霍建起闻言面色一喜,明白李逸是有兴趣了,“我们的计划是250万,最少要200万。”

  “你们已经拉到多少投资了?”

  李逸不在乎能占多少份额,等到拍摄完卖不出去直接买版权就好,所以能少出就少出。

  霍健起有些尴尬的伸出了一根手指,实在是难以启齿,只能用手语来表达。

  “100万啊,还需要最少100万呗。”

  李逸都想着要不然反悔算了,记得日本的放映权好像都没卖到10万美元,不需要提前投资一样可以拿到放映权。

  “不是100万。”

  霍建起只好放下脸面纠正道:“我们只拉到10万投资。”

  李逸直接就是无语了,还真是真没人看好愿意投资啊。

  霍建起看见李逸沉默不语,似乎不愿意投资,于是连忙说道:“您不用投资全部,只投资一部分就可以。”

  “我可以投资200万。”

  李逸不等霍建起要表达感谢就又说道:“我有几个条件。”

  “您请说。”

  霍建起可是导演,还是拥有不少权力。

  “第一,你们要用我写得剧本来拍摄。”

  李逸看见霍建起皱眉,于是就补充道:“你们要是对剧本不满意可以不用,不过不能鸡蛋挑骨头。”

  “可以。”

  霍建起点了点头,只要剧本过关就可以。

  “第二,我要电影的海外版权。”

  李逸要是单独只要日本放映权就太明显了,不如直接要海外版权。

  “海外版权需要问康厂长,不过应该没有问题。”

  霍建起感觉康厂长会答应,要不然电影都拍不出来,还谈什么海外版权啊。

  “第三,我要儿子、桐族姑娘、年青父亲、年青母亲的选角权。”

  李逸其实只想要年轻女角色的选角权,可是做事不能太明显啊,而且还想斩断刘火华一份机缘。

  “可以。”

  霍建起觉得只有男主角滕汝骏不可替代,其余人都无所谓,于是毫不犹豫就打应下来。

  “第四,我想送一个同学去剧组学习导演。”

  李逸准备以后把张静培养成美女导演,《那人那山那狗》就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

  “没问题。”

  霍建起立即答应下来,“我正好缺一个导演助理。”

  “我就四个条件,不过现在只能拿出100万,剩下100万要半个月后才能准备好。”

  李逸现在还没有200万人民币,不过等成为OZ电影制作公司股东后,可以让公司帮忙解决剩余部分。

  美国账户里其实还有钱,可是不急用的话,还是不要换成人民币比较好。

  毕竟现在还是外汇管制的状态,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容易,可是人民币要想换成美元,可就是千难万难了,还是留着继续薅老外的羊毛吧。

  “不着急,不着急……”

  霍建起都做好被李逸为难的准备了,可是没想到都是不算条件的条件,于是连忙端起酒杯感谢道:

  “李作家,谢谢您,我敬您一杯。”

  “客气了。”

  李逸跟霍建起碰了一杯,“霍导,海外版权尽快给我个准信啊。”

  “我现在就给康厂长打电话。”

  霍建起不明白李逸为什么如此重视海外版权,可是为了保证投资落袋,还是连忙掏出手机给康厂长打了过去。

  康厂长是潇湘电影制片厂,正在四处拉投资,可是自从遇到一个心善的投资人投了10万之后,再就没有任何收获了。

  他在如此情况下得知有人愿意投资200万,而且还只是提出四个无关紧要的条件,又怎么会不答应,还表示要当面感谢。

  李逸对于中年大叔的感谢没啥兴趣,确认海外版权到手,再吃饱喝足就离开了。

  他把张静叫回了家,深入交流过后把导演助理的事说了一下,果然得到了口舌奖励。

  李逸等张静吃饱喝足离开后,开始琢磨四个角色的人选。

  他对于程好还挺有好感,于是就不准备剥夺对方的机缘了。

  不过必须要付出一些鲍酬才行,要不然还是换一个人吧。

  年轻母亲就让左小清来吧,现在还没从北电毕业,联系起来比较容易。

  儿子就让潘月明来吧,不比刘火华演技好多了啊。

  年轻父亲就让辛柏青来吧,好歹是同校师兄,而且还有一个不错的女朋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