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86:我的科幻时代

第71章 如何杀死T1000

  一堆人吵吵闹闹了大半个小时,才抄完笔友信息。

  舍友伸个懒腰,开始看杂志,翻看扉页看到杨霄写的《致敬爱的读者》。

  “陈涛,你要加入科幻俱乐部么?”

  陈涛还沉浸在小说之中:“什么俱乐部?”

  舍友脸色诧异:“你没看扉页的内容么?《科学文艺》打算成立一个科幻迷俱乐部,欢迎全国各地的科幻爱好者加入。”

  “你们说,要是加入俱乐部,笔友信息是否有优先级?”

  床上的陈涛忍不住出声打击:“又不只有你一个人加入。你想想全国的科幻迷有多少!”

  舍友根本没听,将杂志丢给其他人,抽出信纸写信,申请加入俱乐部的同时,再次附上交友信息。

  随着第一批购买一月刊的学生,特别是科幻社团的成员,他们发现本期内容刊登上次联谊会所讲的故事,大喜过望,纷纷向其他成员通报这一喜讯。

  不少人在联谊会之后,对《终结者》续集的内容念念不忘,现在终于看到小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电大,15号晚上正好没课。

  胡继英老早就开始忙乎,只为今晚的杂志分享会。

  作为《科学文艺》的编辑,她最早得知本期要连载《终结者》,顺便在自家科幻社团里广为宣传。

  老成员大都参加联谊会,当场听过陆奇讲述的续集故事。即使没看过电影,也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

  新成员被老成员炫耀,听过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

  大家的胃口被吊得老高。

  等人齐后,胡继英举着一本杂志说:“有没有哪位同学分享对封面的看法?”

  一位女生举手,大大咧咧的说:“T800很帅,很冷酷!”

  现场一片哄笑。

  一名男生则说:“我刚拿到手时,一位T800的车技很好,是位老司机。等看了小说才知道,原来是自动驾驶加自动平衡。感觉未来的技术非常实用,就是武器没更新。”

  又一男同学表示赞同:“续集中提到未来十年的技术高速发展,但武器依旧停留在老款,似乎没有革新。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战争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快有人反驳:“你们没看到封面上的无人机么,小说里也描述了不少无人机战斗的场面。与传统的热武器相比,有点无法无天。灵活、快速、准确,简直就是挂在目标身上的死神!”

  胡继英不得不出来主持讨论方向:“各位,我们讨论剧情,不讨论战争。下面有没有人分享各自的读后感?”

  说完,小声嘀咕一句:

  幸好陆奇没有将T1000设置为女性机器人,不然……

  话刚落下,就有人站起来表示不解:

  “作为一个看过电影的读者,我认为续集比电影精彩。但有一点让我很不理解,为何小说中T1000无数次打败T800,但却一直没有痛下杀手?”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没有留意这种情节,只是简单的认为T800的运气很好,每次都能逃脱。

  有人注意到了,认为是作者给T800开挂,保佑T800不死。

  过了一分钟,才有一人发表看法:“我认为或许因为两人同是机器人的缘故。而且T1000设定的目标是杀死约翰。你们看续集中,T1000对人类赶尽杀绝,没有高抬一手。”

  由他开头,众人的议论纷纷转到机器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到底能不能突破原先设定的命令?

  有人说,机器人没有真正的意识,不会违反既定命令。

  也有人说,T1000只是天网的一具分身,不具备自主意识。

  然后话题又变成,如果T1000和T800产生意识的话,其行为准则能否演变成为互为对立的两派?

  唯我机器人主张,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主张+保人派。

  讨论了十来分钟,不得结果。

  胡继英插手,直接宣布下一个议题:

  如何看待小说中的天网。

  社团成员顿时分成几派。

  一派认为,未来技术发展到极致,人工智能必然产生机器意识,通过自我学习成为天网,威胁人类安全。属于悲观派。

  一派认为,产生自主意识的天网只存在于小说之中。现实中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冷冰冰的机器和数据永远都不可能产生意识。不必杞人忧天!乐观派!

  还有一派认为,未来将产生可控的天网。但要看天网的控制权掌控在谁的手里。如果为人民政府所有,则造福全人类。如为资本家把持,整个世界或将重现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惨案!理中客!

  等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结束,胡大社长才继续下一个分享。

  如何杀死T1000!

  若是陆奇在现场,他一定会惊呼,难怪胡继英可以担任科幻社团的社长。

  这一问题彻底让现场进入高-潮。

  小说下部写了一种杀死液态机器人的方法,现在上部没有!

  如果能想出可行的方法,那就是他们想象力和实力的象征!

  能多讲几个方法,不就在女生、或者男生面前大大露脸!

  多么好的出风头机会!

  所以,很快就有男生分享:

  可以尝试先将T1000冷冻,然后将其丢进王水或其他强酸液体之中,通过强酸持续腐蚀分解。

  现场立即响起掌声。

  立即有人跟风:如此说来,可以将T1000引诱到火山岩、炼钢炉之中,通过高温将其彻底融化。

  也是一条可惜的办法。

  又有人分享:可以用超强干扰器对其进行干扰,使其内部电路、数据和信号混乱,再用冲击波武器破坏其体内的芯片、控制枢纽。

  这一条立即有人反驳。芯片是液态芯片,能立即复原!

  又有人分享:不知道液体金属处于什么层次的构造。如果有一种武器,能够直接破坏原子、微子,甚至更小的层次,能否直接将其破坏掉?

  或许有吧。

  等分享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名社员提出一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不在小说中增加一些东方角色?”

  胡继英:……

  因为它是续写国外的电影!

  快结束时,她提了一嘴:“大家如是喜欢看科幻小说,不妨加入杂志社组建的科幻俱乐部。”

  很快获得一小部分人的支持。

  分享会一结束,众人开始讨论,上次谁谁谁收到了多少封笔友来信,又回了几封。

  本期仅有某某某被选中刊登。

  谁打算写信给杂志上的笔友等等。

  胡继英觉得,要不是她作为主持人,今晚的分享会或许就成为如何找笔友的交流会。

  她看到成员几乎两三人一本杂志,认为自己对杂志销量的提升,同样起了很大的作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