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终结者》续集完工
算起来,陆奇写作的速度很快。
可惜没有电脑,不然可以化身触手怪。
一来,他熟悉剧情,只要往大的框架里添加《速度与激情》等电影里的一些剧情即可。
二来,每天拆读者来信,让他的心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前世的他只是一位忠实的读者,没有体会过作者的待遇。
现在每天有那么多来信,有寄给杂志社的,也有寄给他的。
信里变着花样夸他的《流浪地球》和《冰箱世纪》。
时不时还有人扯上《蚁人世界》和《蚁素》。
让陆奇觉得,这里的读者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好好听,可爱至极。
精神亢奋,笔下速度自然快得多。
12月15日,《终结者》续集正式完成。
陆奇将所有的稿件订在一起,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啪”的一声丢在谭凯面前:
“老谭,最后几千字赶完了。您老费点心思,帮忙斧正一二。”
谭凯手速飞快,立即将成稿拿到面前,翻到刚更新的内容,微笑说:“不错不错!让我看看你是怎么解决T1000。”
向纪纯、莫书清,包括李里老爷子都伸着脖子探望。
陆奇刚坐下,向纪纯就递来一张封面设计图。
“陆奇,看看我设计的T800帅不帅气?!”
他根据小说的内容,选了T800坐哈姆雷特摩托车的情形,穿着黑色皮衣,带着墨镜,手里拿着一喷子。
重工业的冷酷感很到位。
陆奇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前世《终结者2》的宣传海报么?
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冷酷的施瓦辛格州长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陆奇看了一会,才提出一个意见:“非常好。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再添加一些其他元素。”
因为整个画面只有T800骑着摩托车,陆奇想让头顶跟一架无人机。
他想了想,干脆提出一个更意外的建议:“要不,你尝试加入无人驾驶概念。摩托车加入自动平衡的技术,让T800解放双手,如何?”
向纪纯看着哈姆雷特那高高的把手,陷入沉思。
自动驾驶概念啊,怎么呈现?
与此同时,陆奇想起了关二爷的皮肤。
现在想想,游戏的设计师应该弄个自动平衡元素进去:
关二爷双手展示的拖刀计,威力才达到最大值。
下午,席问举带着一个小蛇皮袋过来,直接堆在陆奇的脚边:
“没想到《冰箱世纪》挺受欢迎,很多来信都表扬小说写得巧妙、有深度。”
“这里面,都是关于你的信件。”
陆奇愣住:“全都是?”
席问举点点头。
小说在省报发表才过去一周多的时间,就收到如此多读者来信?都快赶得上社里多天的来信。
转念一想,省报的发行量达到百万级别,零头都比自家刊物多。
再加上《冰箱世纪》本身是一篇极为优秀的短篇小说,得到许多读者的喜欢也不足为奇。
陆奇转头问谭凯:“老谭,杂志最近的销量怎么样?”
谭凯头也不抬:“挺好的。”
还是李老爷子回答:“前几天刚加印了一万册,今天才全部发出去,都是省内的邮局、新华书店,还有我们的二渠道。”
陆奇忙着写小说,没有留意社里的变化。
社里几人担心分散他的注意力,没有告诉他。
他现在一盘算,销量居然快达到五万册,简直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难怪前台徐开洪接到的电话也多了不少。
难怪杨霄和谭凯看到省报上的“转载自《科学文艺》”,笑容格外灿烂。
省报的威力,可见一斑。
然后,席问举又带来一个消息:
“市作协的人还到我们报社打听你的消息,说写出如此优秀作品的作家,应该加入市作协。他们有没有来找你?”
陆奇摇摇头,嘿嘿一笑:“我现在已经加入科幻作协,某种程度也属于作协。”
三天前,谭凯带着陆奇拜访童恩征,在他的指导下,很快办完入会手续。
童恩征用后继有人的眼光看着陆奇:“以前我劝杨霄出来担起《科学文艺》重任时,她认为华夏科幻文学只是暂时的波折。无论风浪如何,她都想方设法坚持下去,寻找振兴的方法。”
“这两年我看她憔悴许多,压力也大,特别是今年《科学文艺》成为最后一颗独苗后,我能感受到她肩膀上的重担。”
“现在好了,她努力多年终于看到了希望。《科学文艺》能有如此大的改变,陆小同志,你的功劳很大。杨霄都跟我说了,希望你以后继续保持!”
感情童恩征老爷子啥都知道啊。
童恩征继续说:“可惜你没赶上首届银河奖。不过,下一届一定有你的名字。”
陆奇握着他的手说:“童老师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个华夏科幻作家应做之举。您老放心,华夏科幻未来肯定辉煌!”
童恩征欣慰的拍着陆奇的手:“好好好。你是杂志的福将,或许也是华夏科幻的福将!我看好你!”
又问谭凯:“小谭,杂志改名的事情进展到哪里了?”
陆奇竖起耳朵,刊物改名??我咋不知道?
莫非?
他想起前些天在主编办公室门前听到的只言片语。
谭凯看了陆奇一眼,老老实实回答:“我和杨霄主编决定将刊名改为《科幻世界》,现在正等省局审批,估计很快就提交到新闻出版署那边。应该没啥大问题。”
就是改个名字而已,不涉及其他!
童恩征点点头:“刊名比原来更精准,更有特点。希望你们明年将它办理得更好。我听说年底这期销量破三万了?”
谭凯介绍了发行量的数据,让老爷子高兴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他清楚三万册的意义。意味着依靠杂志的发行就勉强活下去。
童恩征转了两圈后说:“看明后年你们的努力,若是销量能回到原来的水准,效益书一事可以放到一边。”
谭凯重重点头。
因为杂志销量不行,不得不采用效益书补贴杂志社。
这一举措,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
向纪纯就不太认可,认为可以渡过艰难时期,但不可作为依赖。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科幻文学的主业,需要聚焦精力和力量!
此前为了杂志能活下去,大家不得不如此选择。
离开的路上,陆奇可怜兮兮的说:“改名这事,为何没人告诉我?”
谭凯只说一句:“《科幻世界》是谁提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