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86:我的科幻时代

第53章 你写了几封信?

  川大,颜教授在家里宴请几位老友。

  因为《流浪地球》正式刊登,他得表示感谢一番。

  郭阿姨炒了几个经典的川省小菜,回锅肉、麻辣兔肉、麻婆豆腐,再加上一份炝炒白菜。

  一位老友见状打趣说:

  “老颜,又不是你的小说发表,咋那么高兴,还炒了那么多菜!”

  另一人头发唏嘘的老者附和:“就是,若是感谢我们,不如将你那山茶多拿出来犒劳我们。”

  更有一老者嫌弃说:“酒席酒席,连个酒都没有,这算啥席?”

  原本不想说话的郭阿姨一点都不惯着:“想喝是吧,我去叫你家老关过来陪你喝几杯。”

  老者顿时不语,默默喝茶。

  颜教授指着茶几上的三个小纸包说:“行了,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一人一份。嗯,还有一本杂志。”

  饭后品茶时几人拿着杂志讨论:

  “你可算舍得将小说拿来给我们看了,吊了那么久的胃口。”

  “老颜,杂志封面看着还挺符合小说的氛围,科技感觉也不错。”

  “可惜科幻文学太小众,估计小说不一定能引起多大的反响。”

  几人一边品茶一边点评。

  颜教授看得很开:“杂志经营是他们的事,我只负责帮他完善逻辑漏洞和科学数据,能写出一本出色的科幻小说更好。”

  心想:确实是一本经典。

  四人聊着天,看着小说,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颜教授含笑看着这一切,也拿起一本杂志,翻看其他内容。

  还别说,这期的内容比往期内容丰富,且好看不少。

  不过,怎么还有儿童科幻小说?也算挺有意思的。

  他看到了刘兴诗等人的作品,哑然失笑。

  这顿茶从七点半一直喝到九点半,几位老教授看完后开始活跃,感觉还挺不错。

  “我说老颜,你从哪里找来的作者,故事写得真不赖,未来幻想水平挺高的。”

  “不止是高,而是非常出色。你们看看他对于未来的描述,比很多专家都厉害!”

  “那是因为科幻作家只负责想象,专家还需要逻辑,技术发展路线。”

  “不过,我对小说里描述的地下城生活,觉得不太符合逻辑。若是解决能源问题,地下完全可以产出丰富的农产品和物资,不至于过得如此苦巴巴。”

  “不好说,反正设定在作者手里。”

  三人相互讨论一会,发现颜教授没有参与,将苗头对准他:

  “老颜,你恐怕要在国内外的科幻迷中名声大噪。”

  因为小说的笔者按标注,小说中很多数据请教了川大的颜立轩教授。

  颜立轩淡定的喝着茶:“些许虚名,不足挂耳。”

  心中却非常得意。

  扯过话题,颜教授对其中一人说:“我觉得你可以参考小说的内容,好好写一份未来技术发展的路线。”

  那人点点头:“里面不少内容可以借鉴。我听说之前他们还搞个联谊会,会上讲不少未来的东西。”

  颜教授一拍脑袋,回书房取出几页纸交给老友:“这是我从科幻社团那边拿到的文字记录,你看看。”

  “行,回去研究研究。”

  十点多点,三人带着一包茶叶和杂志离开。

  第二天,颜教授上专业课时,感觉教室里的氛围有点奇怪,有那么几个学生看他的表情不太对劲。

  下课后,他来到那几学生面前,还没来得及开口。

  一学生兴奋的问:“颜教授,你是不是指导《流浪地球》的创作?”

  颜教授认真看了几眼,对学生有点印象,似乎是科幻社团的成员,认真回答:

  “没有,我只是帮作者解决几个数据问题。”

  周围的学生似乎听到,纷纷围了上来。

  那学生似乎得到肯定答案一样:“颜教授,要不你去我们社团给我们讲讲呗。”

  颜教授一听,觉得有点意思:“你们很喜欢看《流浪地球》?”

  几人齐齐点头:“喜欢,太好看了!是国内少有的好作品。”

  颜教授闻言,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我先看看时间。”

  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到川大科幻社团的社长正在等他。

  一开口就是邀请颜教授给科幻成员做分享。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

  颜教授问他:“杂志不是才上市一天?你们都看完了?”

  社长不好意思的说:“还不是为了经营社团的科幻气氛,老早就督促他们去买。这期买对了!很久没看到如此精彩,如此多的小说了。特别是《流浪地球》!”

  颜教授见状,想了想说:“那就周六下午吧,我正好有空。”

  回去的路上碰到昨晚的老友,那老友得意的说:

  “我今上课时推荐他们看《流浪地球》。”

  另一边,科幻社团成员见颜教授离开,跑上来问结果,得知后在空中挥了一下手。

  然后一把搂过社长的肩膀,贼兮兮的说:“老实交代,你到底写了几封交友的信。”

  社长嫌弃的扒开他的手:“我还用得着写信?这期有我的信息,等着收信就行。”

  那成员露出羡慕的眼神,然后问:“我们学校能不能与电大再来一场联谊会?”

  社长回头看了他一眼:“咋了,有看上的同学?”

  “没没没,就是觉得和她们聊天很有意思。”

  “去去去。”

  -----------------

  武大,韩颂正在宿舍里尝试写科幻小说。

  门口突然打开,舍友拿着刚从食堂打回来的饭,一眼就看到伏案的韩颂。

  “咦,韩颂,你不是说不找笔友么?怎么偷偷写信?”

  “给我看看,你这小子写了什么?”

  几人将饭盒放在桌上,凑过去看韩颂正在捂着的稿纸。

  “兄弟们,上家伙。”

  韩颂受不了痒,只得松开捂住的手。

  一舍友眼疾手快,拿起一看,大失所望,随后又惊呼:

  “韩颂,你开始写小说了?”

  韩颂腼腆的说:“试试。说不定很有天赋呢。”

  -----------

  燕师大。

  李鑫将《流浪地球》的读后感投给校报之后,开始着手写信。

  他已经选好三个笔友信息,有男有女,每个学校一人。

  在他的带动下,社团成员和舍友不少人投入热情,给《科学文艺》写信,又给笔友写信。

  前者想刊登交笔友信息,后者直接与笔友通信,看是否通电。

  只不过,大家都偷偷摸摸的写,谁也不告诉谁自己到底写了几封。

  一见面,彼此就互相试探:

  你写了几封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