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黄巢挽天倾

第28章 谈笔生意

黄巢挽天倾 平生假寐 5593 2025-02-14 13:17

  晨曦初破,县衙脚步声四起。

  黄举天早早起身,换上一袭崭新的绿色圆领官袍。

  这袍子在形制上本应稍显宽松,可穿在黄举天身上,反倒衬得他肩宽腰窄,笔挺利落。

  他昂首阔步走进堂内,视线扫过堂下神情各异的衙役;

  留意到县尉陈延风并未到场,陈家仅来了司仓佐陈延雷。

  黄举天并未多言,双手按在公案上,开始今日议事:

  “……即刻号召百姓填平洼地、疏通沟渠,最大限度减少积水;

  “定期对村落周边的树林、灌木进行清理,减少蚊虫栖息地。”

  “鼓励百姓将房屋地基加高,用石灰或是草木灰洒扫庭院,保持环境干燥。”

  “大力推广燃烧艾草、菖蒲等驱蚊植物,倡导百姓在黄昏时分于屋内熏烟。”

  “提倡使用麻布蚊帐,可用油脂或草药浸泡布料,以增强防护效果……”

  司法佐郑翊与他家的几个庶族子弟,听得格外认真。

  郑翊手持毛笔,快速记录要点;

  而那几个不识字的庶族子弟,耳朵都竖得老高,似乎还真听出了门道。

  “黄县丞!”

  一名郑姓衙役举手发问:

  “岛上的老百姓用不起麻布蚊帐,更没钱购置油脂。”

  黄举天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赞许地朝这衙役点了点头:

  “问得好——诸位可有解决之法?”

  黄举天正打算将目光缓缓扫向全场,鼓舞众人积极发言;

  方才的郑姓衙役就急不可耐地开了口:

  “可以用竹篾和芭蕉叶!把竹篾编织成框架,再铺上晒干的芭蕉叶,做成叶子席蚊罩。”

  郑翊手中的毛笔瞬间停住,不满地斜睨了这族弟一眼,暗自抱怨:

  “都教你多少回了,等县丞再次开口后,再装作冥思苦想的样子想出办法,怎如此没眼力!”

  原来,这场治瘴动员会,郑翊早在前天就参与过了。

  郑家族议刚结束,郑勤与郑汪轮父子俩,便催促郑翊连夜返回县衙,向黄县丞表明忠心。

  郑勤一心想着借黄举天的背景,打压陈氏家族;

  哪怕自己去世之后,家族也能在黄举天的庇护下继续昌盛。

  郑汪轮则另有所谋。

  他把金榜题名寄托在李景让身上,盼着李景让将来重返朝堂中枢后,能成为自己科举之路上的助力,帮忙写张条子。

  所以,郑汪轮满心想与儿子一道前往县衙。

  可忆起在长安的过往,他心里就没来由地泛起自卑,担心这位状元郎会对自己的才学瞧不上眼。

  所以,他打算这几日专心整理自己的诗文,等准备得妥妥当当,再正式拜访。

  郑翊则以为,祖父和父亲所谋求的东西都太过长远,难以触及。

  哪像自己,只盼黄县丞离任之时,能在节度使面前美言几句,将自己举荐到广州府。

  犹记得那夜,黄县丞听闻他的想法后,惋惜地摇起了头:

  “我见郑君关爱百姓,不惜以身入局庇护赌民,便知你绝非池中之物。

  “等此次治瘴大功告成,何不同我一道北上长安,在更广大的天地里施展拳脚?”

  刹那间,郑翊的内心被渴望填满。

  不仅斩钉截铁地承诺,自家会倾尽所能,全力配合黄县丞的各项事务;

  甚至还隐晦暗示,自家有一对貌美的双胞胎妹妹,愿意送来伺候黄县丞,权当侍女。

  黄举天听闻,脸上满是感动,却还是婉言拒绝了他的好意。

  不过,这份拒绝并未让郑翊感到失落;

  因为紧接着,黄县丞便对他委以重任:

  “还请郑君多安排些帮手,衙役和百姓都要用上。这对治瘴一事至关重要。”

  郑翊听完黄举天的详细计划,面上大为震撼,不住地夸赞治瘴必定能成功。

  至于这些治瘴方法有没有用,他不知道。

  之后,郑翊便反复叮嘱族中几个兄弟,今日在大堂上务必机灵些,该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

  谁知还是出了差错。

  早知这般,还不如自己亲自上场,替黄县丞打配合。

  好在黄县丞面色如常,非但没有不悦,反而继续对族弟赞不绝口。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黄举天和颜悦色地问道。

  “小的叫郑大力。”

  “你的主意甚好,赏!”

  黄举天顺手掏出腰间的荷包,取出五枚开元通宝,扔到郑大力帽子上。

  数额不算多,但价值的衡量标准向来因时而异。

  至少对当下的琼州百姓来说,日常交易以实物为主,铜钱仅在官府和少量商贾中流通,且质量混杂。

  黄举天给出的这五文足值足量的铜钱,对于收入来源有限的当地人来说,无疑是种既实惠又极具鼓动性的激励。

  果不其然。

  众人见这位新到任的县丞,是真心诚意地褒奖下属,提出好主意还能实实在在地拿到赏钱;

  一时间,在场的几十个衙役全都热情高涨起来。

  黄举天几乎没做过多的引导,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地给出了两套可行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制作蕉麻蚊帐。

  蕉麻与芭蕉同属芭蕉科,却是不同的种;

  其树皮纤维柔韧,县衙可以组织百姓动手剥取蕉麻皮,把皮浸泡之后反复捶打,再编织成蚊帐。

  虽说在细密程度上比不上麻布蚊帐,可对百姓来说,有总比没有强。

  第二个方案是制作椰子纤维帘幕。

  这想法颇为新奇,连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黄举天,都未曾想到。

  “用椰棕搓绳编织成网状帘幕,悬挂于门窗或床铺周围,夜间配合艾草熏烟,烟雾透过帘幕缝隙驱蚊……”

  黄举天认真听完,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随后高声说道:

  “办法太妙了,赏十文!”

  紧接着,黄举天沉稳有序地,将在场五十多名衙役分成二十五个小组。

  他不厌其烦地叮嘱众人,一定要结合之前教的口诀,深入县城的大街小巷,细致地宣传、指导。

  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四散而去。

  只有郑翊和陈延雷留了下来。

  陈延雷正要开口话,郑翊却抢先一步,大步跨过陈延雷,面带笑意地凑到黄举天跟前:

  “县丞统御有方,手段高明,属下佩服。

  “只是属下心中有个疑惑……

  “布帐之物古已有之,并不罕见,当真能防瘴么?”

  郑翊可以小觑蚊帐,但黄举天作为后世来客,却不能不重视。

  以非洲为例,全球疟疾死亡病例中,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非洲。

  而使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则可令当地儿童的疟疾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二十。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易又经济的“蚊帐”,最能被大量制作和使用,是性价比极高的治瘴措施。

  “此事毋庸置疑。”

  黄举天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加重语气道:

  “蚊帐看似平常无奇,然若运用得宜,便能使瘴气难以近身。”

  “郑君可知,在西域大非国,曾有疫病大肆蔓延?

  “当地民众巧用布帐等遮挡之物,隔绝飞蚊,患病之人便大幅减少。

  “虽地域有别,疫病之名各异,其中道理却是相通的。”

  尽管郑翊从未听闻西域有这样一个国家,却不妨碍他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县丞博学强知,属下佩服!属下这就去监督他们。”

  郑翊嘴上这么说,离开前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脚步停顿:

  “陈兄,你不一起吗?”

  陈延雷低着头,漫不经心地抠掉指甲下方的倒刺:

  “县尉身体抱恙,无法前来,特意托我向黄县丞告假。”

  而后慢悠悠地抬起头,露出副憨厚可掬的笑脸:

  “我得向黄县丞好好赔个不是,哪能走得开哟!”

  郑翊又将目光投向黄举天。

  黄举天微微抬手,示意他尽管前去。

  待郑翊的身影消失在门外,陈延雷微微欠身,语调透着几分讨好:

  “实不相瞒,我原本还琢磨着,县丞治瘴所需的钱粮该如何筹措……

  “如今见您自带财货,我这颗悬着的心呐,可算是落了地。”

  黄举天神色一凛,直直地望向陈延雷,质问道:

  “县衙库房,就没有半点余钱?”

  陈延雷脸上的褶子一抽,立马换上一副苦瓜脸,哭诉道:

  “县丞有所不知啊,库房如今当真空空如也。

  “前些日子刚刮了飓风,多地受灾严重,库房里的钱都拿去赈灾了,一文都没剩下。

  “我这些日子为了这事,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茬,县丞您可得体谅体谅我啊。”

  “赈灾是要紧,可库房怎会连一点储蓄也不留?”

  陈延雷脸上依旧赔着笑,辩解道:

  “我哪敢欺瞒您呐!”

  说着,还从腰带上取下一串锈迹斑斑的钥匙,递到黄举天眼前:

  “县丞,库房的钥匙在这,您随时能去查验。

  “那场飓风实在百年一遇,许多百姓们失了住处。

  “县尉与我不得不拿钱去买木料、砖石,组织工匠搭建临时住所。

  “还有粮食。您想想,庄稼全被飓风毁了,百姓没了收成,肚子可不能饿着。”

  “每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用在刀刃上……”

  黄举天冷笑道:

  “知道了,本官治瘴,决不找司仓佐要钱。”

  闻言,陈延雷暗自思忖:

  ‘北方佬如此轻易就被我糊弄过去,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开始怀疑自家陈公,之前是否过于高看此人。

  陈延雷用衣袖揩去并不存在的眼泪,另一只手作势要把钥匙系回腰上:

  “县丞深明大义,实乃澄迈百姓之福啊!此次天灾,县库实……嗯?”

  话还在嘴边打转,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突兀伸到他眼前,直接取走了那串钥匙。

  “县丞?”

  “库房本官就不看了,但这钥匙,先放本官这里。”

  “?”

  陈延雷下意识地伸出手,像是想要夺回钥匙。

  可动作到了一半,又猛地缩了回去,再次堆起看似温和的笑脸:

  “并无不可。往后需要用时,我再来向县丞请示便是。”

  实际上,澄迈县库房被陈家牢牢把持了几十年,私配的钥匙在家中怕是都数不过来。

  他才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就与黄举天起正面冲突。

  “黄县丞,若无其他吩咐,我便下衙了。”

  “等等。”

  黄举天不紧不慢地开口,左腿抬放至右膝,双臂展开,懒散地搭在椅背上。

  陈延雷停下脚步,不知这北方佬又要搞什么名堂。

  “本官要与你陈家谈笔买卖。”

  “哦?”

  陈延雷挑了挑眉,只觉得对方许是见强硬手段行不通,决意放下身段主动讨好示好了。

  可瞧黄举天那肆意张扬的坐姿,怎么看,都更像是明晃晃地挑衅。

  “黄县丞要谈什么买卖?”

  “买官。”

  “什么?”

  陈延雷忍不住惊呼出声,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买,我卖。”

  黄举天字字清晰地说道:

  “陈延雷,你被革职了。”

  这回陈延雷笑不出来了。

  他细细看了看黄举天的脸色,见此人真不是在打趣,立即正色道:

  “黄县丞,按我大唐律令,任免皆有定规,需经吏部铨选、朝廷敕授。

  “哪怕是六品以下官员的黜陟,也得按章程行事,哪能由你一个县丞随意定夺?”

  “司仓佐是流外官,与吏无异。”

  黄举天缓缓降下左腿,一步便跨到了陈延雷跟前,轻笑道:

  “即便本官强行革你的职,又当如何?”

  那当然是上报州府,向刺史告发你黄巢滥用职权——

  可就在念头闪过的瞬间,他猛地想起:

  ‘等等,大父说,崖州刺史今早已去广州述职,或将一去不回……’

  至于琼州刺史,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自上任以来,在岛上统共就没住过几天!

  如此一来,他陈延雷一旦被革职,若想伸冤,再往上就只能去节度使府告状。

  可如今整个崖州,有谁不知道黄巢是奉卢钧亲命,前来岛上治理瘴气?

  ‘这是看兄长这县尉不好动,特意针对我来了。’

  陈延雷心中暗自叫苦。

  可既然在谈钱,就证明双方远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别无他法,眼下他只能咬咬牙道:

  “好说,好说。黄县丞想要多少?”

  “二十贯。”

  黄举天淡淡地吐出这几个字。

  陈延雷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此人还是忌惮他们陈家的,不敢狮子大开口。

  连忙应道:

  “行,属下回去就……”

  “别急。三十贯只是司仓佐的价。”

  哪怕成竹在胸,黄举天仍煞有其事地取出一把算盘,飞速拨弄算珠:

  “本官查阅旧档,发现陈家在县里有九个衙役……”

  黄举天抬眸,似笑非笑地看向陈延雷道:

  “你是按一口价支付,还是分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