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黄巢挽天倾

第18章 不测风云(求月票 求推荐票)

黄巢挽天倾 平生假寐 2798 2025-02-14 13:17

  历史上,海南岛曾多次发生叛乱。

  但军事平叛的代价极高,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如,西汉就曾因海南岛的叛乱多次出兵,但最终因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直接统治。

  唐朝也面临类似困境,于是对海南岛部分地区,采取了羁縻州政策。

  即设立羁縻州县,任用当地首领为刺史,允许世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旨在通过“恩威并施”维持地方稳定,避免频繁的军事冲突。

  “不过,据老夫所知,澄迈县的局势较为稳定。”

  李景让缓缓说道,神色间满是沉稳与笃定:

  “到任之后,你我只要不贸然采取过激行动,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

  黄举天听完这些情报,暗自消化着,不由自主地思索起来:

  ‘应从何处切入,才能将地区权力,逐步转移到我的手中?’

  让黄举天有些恼火的是,李景让对他的诗才深信不疑。

  每次用膳,只要望见岸上的山川、飞鸟、云霞、清风,便要求黄举天几步之内赋诗一首。

  起初,黄举天还能凭借记忆中的千古名句,与恶补的格律知识勉强应对一二。

  可次数多了,难免捉襟见肘。

  后来,不堪其扰的黄举天一到饭点,要么躲开众人,独自寻个安静的角落用餐;

  要么干脆拿起鱼竿,佯装钓鱼,以此打发时间,避开李景让的“诗兴大发”。

  ‘文抄公还真是不好当!’

  黄举天满脸无奈。

  依靠挪用他人诗作来装点门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等到了海南,他得找个借口封笔,从此退出大唐诗坛才是。

  -

  再漫长的旅途也会有终点。

  自离开长安,历经整整三个月的奔波。

  黄举天一行人,时而骑马行过尘土飞扬的官道,时而乘船漂泊于波涛起伏的江河。

  如今,饱受舟车劳顿的他们,终于抵达了岭南道的道治、广州都督府的府治——

  广州城外。

  黄举天看上去倒没什么明显变化,英俊的眉宇间依旧透着坚毅。

  可李景让与那老仆,却几乎去了半条命,身形瘦了一大圈。

  他们并非染了病,也未曾遭受什么外伤;

  纯粹是漫长旅途的劳累,将他们折磨成这模样。

  “没事,接着赶路吧。”

  李景让拒绝了黄举天的搀扶,强撑着身躯道:

  “老夫尚能支撑,待到目的地,休养几日便可恢复……”

  遗憾的是,数千里长途跋涉,已将他们“一路平安”的运气消磨殆尽。

  当他们距离广州城,只剩下不到十里路时。

  一场台风裹挟着暴雨,汹涌袭来。

  黄举天站在岸边平原的田埂上,只见天际被一片墨色的乌云所笼罩,将整片大地压得喘不过气。

  呼啸的海风,如同愤怒的猛兽,吹得岸边的树木东倒西歪,枝叶漫天飞舞。

  海浪也被狂风掀起,层层叠叠地朝着岸边扑来;

  浪尖上泛着白沫,犹如一群张牙舞爪的白色食人鱼。

  路自然是赶不成了。

  他们不得不躲进不远处一间废弃的驿站,暂避风头。

  只见头顶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雨水顺着缝隙滴落,在地上汇成一片片水洼。

  墙壁斑驳,角落堆着些腐烂的木板和杂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李景让扶着墙,脸色苍白,喘息着说道:

  “这风……得赶紧想办法,不然屋子怕是撑不住。”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体力已接近极限。

  老仆默默从行囊中翻出几块油布,试图堵住漏雨的地方,但风太大,油布刚挂上就被吹飞。

  就在这时,驿站的门被猛地推开。

  五个粗麻衣衫、黧黑精瘦的男子冲了进来。

  他们浑身湿透,头发紧贴在额头上。

  进来的目的虽是遮风挡雨,但眼神锐利,动作敏捷,显然并非普通百姓。

  为首的男子,鼻翼上斜着道蜈蚣似的伤疤,警惕地扫视了一圈,目光在黄举天手中长枪上停留片刻:

  “你们是什么人?”

  黄举天上前一步,将李景让挡在身后:

  “在下黄巢,与家师南下访友,因台风受困城外,暂避于此。

  “几位兄台若不介意,可共渡难关。”

  他的语气诚恳,右手却悄然倾倒了枪杆的角度,以防不测。

  那男子眯了眯眼,似乎在权衡利弊。

  外面的风声愈发凄厉,屋顶的木板被吹得嘎吱作响,仿佛随时会坍塌。

  “好,咱们先一起。”

  他点了点头:

  “我叫梁家明,几个兄弟都是跟我从……城外面来的渔民。”

  双方达成共识后,立刻行动起来。

  梁家明搬来几块厚重的木板,黄举天则从行囊中取出绳索和铁钉。

  几人合力将木板钉在窗户和门上,试图阻挡狂风的侵袭。

  李景让虽然体力不支,但也强撑着帮忙扶住木板,老仆则在一旁用油布堵住缝隙。

  风雨声中,梁家明一边钉木板,一边越过黄举天,低声问道:

  “你们从哪儿来?这台风天还赶路,不要命了?”

  李景让只像个普通老翁般,苦笑着回应:

  “从潭州来,有要事在身,耽搁不得。没想到会遇上这么大的台风。”

  梁家明点点头,没再多问。

  同样,黄举天的警惕心也未完全消散。

  南下这一路,他没少费心思与钱财,雇佣那些退伍的府兵或是行走江湖的游侠,让他们充当本地向导与护卫。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帮助,他们才能一路避开山贼土匪,安然无恙地来到岭南。

  直到距离广州不远,觉得危险渐少,黄举天才精简行装,只买了两匹马和一辆车,继续赶路。

  可没想到,在这里还是碰上了些身份不明、疑似凶徒的人。

  虽说黄举天对自己的身手极有自信,使的又是一寸长一寸强的兵刃;

  但若真的发生冲突,李景让和老仆手无缚鸡之力,性命怕是当场不保。

  好在这场台风的威力超乎想象。

  双方不得不全力以赴,把每一丝力气都用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根本无暇顾及彼此间的猜忌与防备。

  “扶稳横梁!”

  狂风中,驿站木门发出濒死的呻吟。

  黄举天用肩膀死死抵住门板,额角血管在皮肤下突突跳动。

  透过裂开的窗棂,他望见远处的榕树,被风撕成扭曲的残影。

  几片碎瓦像纸鸢般掠过屋檐,砸在泥地上,溅起浑浊的水花,盛开在雨过天晴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