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是不是觉得我特别市侩?
飞机商务舱。
徐铮眼神环顾四周,挡回去了不少隐晦的视线。
随后锃光瓦亮的脑壳转回来看着姜黎,发出了第不知道多少次叹息。
欲言……又止。
但看到姜黎一脸无辜的表情,就气不打一处来,还是止不住。
“小姜你是真能给我撑面子啊。”徐铮低声吐槽。
姜黎反问:“那铮哥你觉得你这《泰囧》能拿多少票房?”
“两……三四亿吧。”
徐铮本来想谦虚一下,隐藏一下自己的野心,但想到这孙子一张口就是十亿,还隐藏个毛啊?
之前光线王总跟他说他这剧本拍好了能过亿,他还心里不太服气的想你太小瞧我了。
跟这家伙一比,他的那点野心都是笑话了。
徐铮没好气:“别打岔,你是不是觉得票房那么好拿啊?电影院就是捡钱的地方啊?
“你啊,你——”
徐铮点了点姜黎,他是真气着了,不想给这家伙留面子了:
“还跟我说你没飘,你都飘到太空了!
“你是不是觉得第一部电影就能拿1.9亿,就觉得哇!原来电影这么赚钱?原来票房这么好挣?
“但你想想,要不是《心迷宫》入围了戛纳。
“要不是齐裕坤写的剧本牛逼。
“要不是《全球热恋》口碑暴死,让你白捡了一周暑期档黄金周的票仓。
“《心迷宫》能有这个票房?
“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缺一不可!”
徐铮只觉浑身无力,这一趟真不该把这小子拉上。
锦鲤的好运没蹭上,破财倒是一把好手。
还白出一张商务机票……
想想就肉疼,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就说博哥答没答应吧。”姜黎理直气壮。
徐铮噎住了,随后咬牙切齿低声控诉:“是答应了,代价是什么?”
代价是保底6亿的3/5分成条件!
换句话说就是300万片酬,加上保底6亿票房的5%票房利润分成。
说是保底,就是哪怕票房没到6亿,照样要按照6亿票房的票房利润5%分成。
一想到这小子三言两语把自己架在那,稀里糊涂就同意了这个分成方案。
黄博再三的确认,宁皓震惊的吃瓜看热闹的脸依稀浮现。
好家伙,当事人有了,见证人也有了。
徐铮就算想反悔也拉不下这个脸。
姜黎完全没有坑人的自觉:“我先叫到10亿,引起博哥的兴趣,然后再落回到6亿,我都觉得自己像谈判专家了。”
徐铮无语。
姜黎笑了起来:“气消了点吧?说回正经的。
“我看博哥呢,不像是开玩笑,是真这两年演戏、商务接的太多了,想休息一下。
“所以哪怕跟你关系很好,他也要坚定拒绝。
“连你这好哥们都拒绝了,其他人情和说项自然也都容易拒绝了。
“但其实,想解决也很简单,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徐铮恢复了些冷静,看了姜黎一眼,无奈道:“问题是这不是没钱吗?制片预算一共才三千多万,保强那边我都只能给两百万片酬。”
姜黎耸了耸肩:“所以我才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啊。”
如果按照6亿的保底票房来算,片方分账票房大概是2.2亿。
制片发行总成本按4000万来算,票房利润就是1.8亿。
5%的分成就是900万。
900万票房利润分成再加上300万片酬,黄博保底能拿到1200万。
这才是姜黎三言两语间就能打动之前一直十动然拒的黄博的根本原因。
人家不愿意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不还是你钱没砸够?
姜黎轻声问:“你觉得博哥不值这个价?”
徐铮无言。
黄博09年靠《疯狂的赛车》拿到了1.1亿票房。
这个成绩含金量绝不亚于,甚至还要超过两年后《心迷宫》的1.9亿。
毕竟黄博在《疯狂的赛车》里是绝对主角,比姜黎在《心迷宫》里的表现出彩多了。
而后去年又靠《斗牛》拿下了金马影帝。
有票房,有奖项,还有经典角色。
国民度、路人缘又极好。
简直炙手可热。
再加上喜剧演员个人特色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是接商业大片,黄博要价千万片酬真是一点不过分。
“这合同要真这么签,保强那边能没意见?”徐铮有些头疼。
姜黎耸了耸肩:“那就给宝强哥同样的合同,原来谈好的200万片酬再加保底6亿票房的5%票房利润分成。”
徐铮苦笑:“你就没想光线能同意?”
“光线是第一出品方,但也就占50%份额,咱俩加起来也是50%。”
姜黎认真道:“光线实在不同意,那就咱俩出钱给宝强哥和博哥兑现票房利润分成。
“你不是说你的角色是为了保强哥和博哥量身定制的吗?
“没了他俩《泰囧》就囧不起来?
“既然人家这么不可或缺,那就拿出诚意嘛。”
反正按照6亿票房,也就每个人一人一千万票房利润分成。
如果是12亿,那就是一人两千万。
实际上在前世,徐铮分出去的又何止这点?
保强是一点意见没提,拿着200万友情片酬乖乖参演。
黄博一直不同意参演《泰囧》。
最终还是耐不住徐铮几个月的死磨硬缠,但提出了条件,要把300万片酬当制片成本,直接转化为出品份额。
徐铮不得不答应下来。
结果光票房收益,黄博就拿到手5000万!
保强也收了个大红包,但跟5000万怎么比?
这就是标准的早不如晚,晚不如反。
但凡保强拿个乔,不那么老实的拿着友情片酬参演,都不至于如此。
虽然是按合同办事,但人家心里能没意见?
你不能只在用人家的时候谈人情,压低片酬,分利益的时候又开始讲合同。
徐铮沉默了一下,突然开口:“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人特别市侩,特别……”
“精明!”姜黎挽尊,“但精明不是坏事。”
“有一种精明是短期的精明,有一种则是……看的更加长远的精明。”
姜黎笑了起来:“我愿意投铮哥的剧本,是因为我看好这个故事,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就当我说的十亿、六亿是放卫星好了。
“铮哥你不也觉得能有三四亿?
“三四亿也是巨大的成功啊,成本才多少?3600万!
“难道咱俩拿不出2000万给‘不可或缺’的两个主演?
“难道铮哥想干的只是一锤子买卖?”
徐铮猛然转头看着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