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永久性空间拓展
护盾发生器嗡嗡作响,散发出淡淡的蓝色光芒,逐渐在运输舰周围形成一层透明的防护屏障。
一名年轻的船员,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不断逼近的海浪,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操控台上。
运输舰一艘接着一艘鱼贯进入虫洞,每一艘运输舰在进入虫洞的瞬间,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拉进了另一个世界,暂时摆脱了海浪的威胁。
然而,随着海浪越来越近,运输舰的撤离速度显得有些紧张。
“还有30艘运输舰!”
通讯频道中传来焦急的汇报声。
护盾防御值剩余77%!“
破晓号的能量屏障在抵挡住数百米海啸第一波后,护盾损失了一些能量。
但是运输舰的护盾实在比不上破晓号,队列在狂浪中犹如风中残烛。
三十艘运输舰在沸腾的海面上剧烈颠簸,护盾发生器迸发的蓝光与滔天巨浪形成惨烈对峙。
最末尾的编号T-17的补给舰首当其冲,数百米高的水墙裹挟着兽群残骸轰然拍下。
护盾数值从82%骤降至11%,合金甲板在重压下扭曲出诡异的弧度,货舱内物资与人员在惯性作用下在舱室内横冲直撞。
“护盾能量即将耗尽!
左侧引擎失效!”
船员绝望地喊道。
T-17舰长嘶吼着拍下紧急分离按钮。
舰体中部轰然断裂,前半截舰身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冲向虫洞,后半截的残骸则被浪峰吞噬。
十艘位于阵列边缘的运输舰接连上演相似惨剧,它们用残躯为内圈同伴构筑起血肉屏障
剩余二十艘运输舰的护盾在同伴牺牲下获得宝贵缓冲。
终于在海浪再次袭来之前,成功进入了虫洞。
“这海域如此混乱,剩下的东西在经过爆炸后也没有多少价值,撤退吧!“
杨烁下达最终指令。
哥斯拉与十头四级开菊兽进入破晓号的临时空间扩展舱室后,随即进入虫洞。
伴随着一阵奇异的能量波动,虫洞缓缓关闭,那闪烁着神秘光芒的通道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舰队如同被命运之手随意抛掷的棋子,随机出现在了 5000公里外的海域。
这片海域的海水呈现出深邃的幽蓝色,在黯淡的光线映照下,泛着诡异的波光。
杨烁伫立在破晓号的指挥台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这片未知的海域。
他当然知道此刻绝不是放松警惕、稍作停留的时候。
先驱文明的威胁,随时可能到来。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再次下达了开启虫洞的命令。
“继续开启虫洞,进行跨越,我们必须离先驱文明更远一些!”
破晓号的能源系统在指令下全力运转,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
巨大的能量在舰体周围汇聚,扭曲着空间,虫洞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成型。
舰队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长龙,在杨烁的指挥下,鱼贯而入,再次踏上了跨越时空的旅程。
五分钟、四分钟、三分钟、……三分钟
一路上的雷达自记录海图,倒是不用担心回去的路线。
此时距离先驱文明主岛直线距离已达30000公里
这个数字仍在量子屏上疯狂攀升,每隔三分钟便刷新一次时空坐标。
“充能过载警告!“
科兰的机械手指在全息界面上划出红色轨迹。
“第七次连续极限充能跃迁导致虫洞发生器温度突破临界值。“
指挥舱内响起科兰的警示,能量管道泛起的灼目蓝光将众人脸庞映得忽明忽暗。
杨烁的作战服已浸透冷汗,他盯着战术钟上跳动的数字——02:47。
这是工程部测算的极限跃迁间隔,意味着每个虫洞仅维持三点五秒稳定期。
当第七枚时空锚定弹刺入沸腾的海面时,主显示屏突然迸发刺眼的白光。
这次跃迁产生的量子湍流将三艘运输舰的装甲撕出蛛网裂痕,船舱里传来船员被时空曲率扭曲的惨叫。
“转为常规跃迁模式!“
时间在紧张的跨越中悄然流逝,一个小时后,当最后一道幽蓝的时空漩涡在海面消散时,雷达显示舰队已跳跃至陌生海域。
舰队此刻的坐标距离先驱文明主岛的距离达到了80000公里。
在跃迁开始之前,杨烁就已经清除了先驱文明留在资源里的标记。
科兰调出跃迁日志的频谱分析:
“累计完成16次跃迁,虫洞发生器损耗率42%。“
他的瞳孔倒映屏幕里的数字。
“建议七十二小时内不要尝试三分钟间隔的虫洞充能。“
“嗯,暂时我们不会连续性的使用虫洞了。
大家都到破晓号的指挥舱来一下!”
杨烁随即下达指令
稍作等待,胥文和、严启星、万炎泽、科兰以及舰娘们,来到了破晓号上。
与以往随意的议事方式不同,这次会议实行了规范化的流程,由杨烁亲自主持。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
“各位,我们先从舰队目前的损失情况开始讨论。”
杨烁目光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
胥文和率先站了起来,手中拿着一份详细的报告。
“舰长,经过统计,我们在这次战斗和撤离过程中,损失了十艘运输舰,这些运输舰上的部分物资也随之丢失。
此外,还有一些战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进行修复。
人员方面,有部分船员在战斗和海浪冲击中受伤,失踪了大约2万人左右,其中包含2000名觉醒者。”
杨烁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损失确实不小,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对受损的战舰和运输舰进行修复,同时补充物资。”
接着,严启星站了出来。
“关于人员的培养,我认为我们需要加强船员们的战斗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的训练。
这次的事件让我们看到,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的船员还需要更加冷静和专业。”
“没错,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舰队的战斗力。”
万炎泽也表示赞同。
“而且我们还需要培养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能源、武器和护盾系统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升级我们的战舰。”
杨烁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默默思考着。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科兰身上。
“科兰,你对空间折叠拓展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接下来我们要着重攻克永久性空间拓展技术。
你有什么想法?”
科兰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舰长,我已经对空间折叠拓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找到了一些关键的突破点。
虽然要实现永久性空间拓展技术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我有信心永久性空间拓展技术将在72小时内完成理论验证。“
屏幕上投射出三维模型,原本需要十艘运输舰承载的物资在空间折叠舱室内仅占据了百分之五的空间。
“一旦这项技术成功,我们就可以剔除那些落后的高速运输舰以及普通的战舰,让破晓号摆脱束缚,拥有极高的机动性”
杨烁满意地点点头。
“好,那就全力投入这项研究。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会议继续进行,众人又对如何与先驱文明作战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金斯伯根默默将茶杯推给杨烁,杯底触碰桌面的刹那,整张会议桌突然变形重组为立体沙盘。
她轻点某处海域,先驱文明主岛的三维模型轰然升起:
“常规虫洞跃迁间隔必须压缩至2分47秒,这是我们进行高机动性的基础。
它们的小型星际战绩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在之前的战斗,它们在搜寻到我们坐标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时间。
实际用来赶路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就跨越了两万多公里的距离,这还不是在太空中。“
朱庇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她站起身来说道:
“金斯伯根说得对,先驱文明的星际战舰速度如此之快,我们的常规行动方式在他们面前很可能处于劣势。
我们必须想办法提升我们的速度,不仅仅是战舰的航行速度,还有虫洞跃迁的效率。
或许我们可以从优化虫洞发生器的能源供应系统入手,寻找更高效的能源来缩短充能时间。”
萨特莱杰双手抱胸,微微点头看向科兰:
“朱庇特说得有道理。
而且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目前先驱文明战舰的动力系统和航行原理,知己知彼,才能找到克制他们的方法。
拆卸的部件,对照之前科兰提供的数据,希望能短时间内能够成功,可以吗?”
科兰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可以尝试,虽然时间紧迫,但我会尽最大努力。
只要给我一些时间进行分析和实验,就能够找到突破点。”
杨烁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思考着,随后说道:
“时间不等人,科兰。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应对先驱文明的方法,你可以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和人员,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进展。”
“是,舰长!”
科兰坚定地回答,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同时他的上肢在全息沙盘上快速划动,先驱文明母舰的解剖图在众人面前层层展开:
“我们这次回收的敌舰残骸显示,它们的曲率引擎采用生物晶体驱动。“
他将某个闪烁红光的部件放大十倍。
“这种晶体与开菊兽的骨翼成分相似度达89%,能量传导效率是普通材料的3.7倍。“
听到科兰的话,众人纷纷围拢过来,目光紧紧盯着全息沙盘上放大的部件,脸上露出惊讶和思索的神情。
严启星皱着眉头,率先开口道:
“这么说来,先驱文明战舰技术和开菊兽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属于是生物战舰的一种?
如果能弄清楚其中的奥秘,说不定我们就能克制它们。”
万炎泽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没错,既然这种生物晶体的能量传导效率如此之高,那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战舰上,或者是虫洞发生器中,以此来提升我们的速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科兰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而坚定: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这其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比如,我们如何获取足够的生物晶体,以及如何让我们的设备与这种晶体兼容。
而且,开菊兽的骨翼成分虽然与生物晶体相似度高,但毕竟不是完全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
杨烁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这个不要当做重点,后续再研究暂时搁置,现在主要是空间拓展技术”
“是,舰长!”
科兰领命,全身心地投入到空间拓展技术的研究中。
他带领着科研团队,日夜不停地进行着各种实验和计算,试图在 72小时内完成永久性空间拓展技术的理论验证。
与此同时,胥文和也没有闲着。他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船员,对受损的战舰和运输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修复。
他们在舰体内部忙碌地穿梭着,焊接断裂的结构,更换损坏的设备,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些战舰恢复战斗力。
严启星开始制定详细的人员培训计划。
他根据船员们的不同岗位和技能水平,设计了针对性的训练课程。
从战斗技巧到应急处理,从设备操作到团队协作,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希望通过这些培训,能够提高船员们的整体素质,增强舰队的战斗力。
时间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悄然流逝。
72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科兰的实验室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舰长,永久性空间拓展技术的理论验证已经完成!”
科兰兴奋地冲进指挥舱,向杨烁报告道。
虽然以他的面目表现不出来什么表情,但也能看出充满了喜悦。
“干得好,科兰!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那么,这项技术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科兰思考了一下,说道:
“理论验证虽然已经完成,但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估计还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进行首次实际应用测试了。”
杨烁点了点头:
“好,那就加快进度。
在测试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项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准备。”
“是,舰长!”
科兰领命后,又匆匆回到了实验室,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