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华娱从童星开始爆红

第31章 文唱两开花

  《国潮》专辑销量突破60万时,《潜伏》悄然发表。

  在孙老力排众议下,整整十一万字,一期发出。

  它也成为《人民闻学》创刊以来第一部整本刊发的长篇小说。

  孙老背负很大压力。

  背地里很多人都在说,孙老为了给孙女做嫁衣,脸都不要了。

  还有人说这种文字不符合刊物调性,很难出成绩。

  觊觎孙老位子的副主编还放出风凉话来,“孙老人老眼昏,这一刊销量必然扑街,劝人要服老,不行就早点退位。”

  孙晨晨对这种言论分外恼火,但却无计可施。

  她心里明白爷爷是有私心,但若是《潜伏》质量不过关,爷爷根本不会徇私,更别说整刊刊印。

  可一周过去,连个读者的反馈信都没有,让她有些慌神。

  她知道很多作品叫好不叫座。

  像是刘振云的《一地鸡毛》,最初发表时名声不显,但随着时间发酵,名气越来越大。

  在2000年甚至被《中华读书报》评为“二十世纪世界百部文学经典”之一。

  虽说现在读者不爱写信,更喜欢在网上发帖,来获得认同感,但也不至于一封信都没有吧。

  想到这,她不禁叹了口气,在心里悄悄祈祷《潜伏》有个好销量。

  “咳咳!”

  孙晨晨被声音吓了一跳,正以为是领导抓到她发呆,可环顾一周,并无其他人。

  瞥到显示屏,才发现原来是有人加他的扣扣号。

  点开消息栏,备注是成果编辑-李伟。

  她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位同行,加她做什么。

  随手点了同意后,对面立马发来消息。

  “您好您好,听说您是《潜伏》的责编,能向您打听下作者么?我们能为您提供不少于两千元的咨询费。”

  孙晨晨更疑惑了,李伟他是知道的,在隔壁编辑部,算是比他们稍低一等的刊物。

  她的脑海中闪烁着,是不是来挖人的?

  同行挖作者的事在业内屡见不鲜,但《潜伏》发表才一周,水花还没溅起来,就有人来打听了?

  出于女人的第六感,她并未实话实说,编了两句话,搪塞过去。

  可接下来两天,总有不同报刊的编辑或者是中介加她的扣扣,甚至打她的电话,旁敲侧击《潜伏》作者的信息和创作内幕。

  孙晨晨隐约感觉不对,却想不明白。

  这天一上班,负责收发的李姐收到发行部打来电话。

  办公室里,众人伸长脖子,支起耳朵来听到第一手消息。

  一般发行部打来电话,准没好事。

  不是退订量太高,责怪编辑部选题差,就是印刷厂讨薪。

  这年头,传统刊物举步维艰不是句空话。

  副主编刘磊闻声,出来看热闹。他是乐得编辑部被骂,毕竟这次刊登《潜伏》他是明确反对的。

  还特意叮嘱记录员,将这条好好誊抄到《会议纪要》里。

  到时候,《潜伏》销量惨淡,岂不是更能显示出他的高瞻远瞩。

  “你好,这里是《人民闻学》办公室。”

  “李姐,我,发行部小张。”

  听到不是领导,办公室里的人松了口气。

  “是小张啊,印刷厂又喊着退货了?这不是销量少,回款没那么快么。”

  小张语气急促:“不是退货!是要加印!”

  “加印?”被称作李姐的中年妇女再次反问道:“这才不到十天,确定要加印?”

  李姐语气带着讶异,这两年《人民文学》什么时候需要加印过?

  “确定是第三期么?《潜伏》那期。”

  “没错!李姐,你赶紧走手续吧,领导这边决定先加印一万册。”小张说完便挂断电话。

  办公室众人面面相觑,不少人虽然并未觉得《潜伏》会销量惨淡,但也不至于如此火爆。

  首批在孙老的要求下,已经发行八千册,这次又是一万。

  要知道,05年《人民闻学》全年也不过刊发五万多册罢了。

  孙晨晨喜形于色,看来她转正有望。

  此刻,绿衣服的邮政快递员,将头探进屋内,敲了敲开着的房门。

  只见他满头大汗,身后拖着大袋子:“读者来信到了。”

  孙晨晨连忙跑过去,问道:“怎么会一下子这么多?”

  快递小哥摆了摆手:“别提了,新来的快递员地址弄错了,邮到隔壁编辑部去了。”

  孙晨晨看着那足以装下一千多封信的袋子,恍然大悟。

  她随手拆开一封信,这封来自沪市的一位中学老师,信封上的字迹苍劲有力,邮票贴着一张军事主题的纪念票。

  信中他这样说道:“拜读您的《潜伏》后,我深感震撼。它不仅仅是部精彩的小说,更是对那个特殊时代情报工作的生动还原。”

  信的末尾:“作为谍战迷,迫切期待您的新作。”

  孙晨晨又打开几封信,内容上大多是表达对《潜伏》的喜爱。

  这时,她知道《潜伏》真的要火了。

  ......

  《潜伏》发表后的短时间内,收获无数读者喜爱,也引起部分业内学者的关注。

  众多资深文学评论家纷纷发表看法,赞美有之,批评亦有之。

  批评大多聚焦于《潜伏》缺乏传统文学一贯强调的严肃性,认为其在情节设置和叙事风格上过于通俗,未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学的深度与厚重感。

  但这种评论却不被大众所接受。

  正如少山所说:“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江伟就很喜欢这部《潜伏》。

  他是业内的知名编剧,02年担任名剧《不用和陌生人说话》的编剧,这剧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04年他自编自导的《沉默的证人》被称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犯罪心理悬疑片。

  此刻,他桌前摆放的最新一期《人民闻学》已经泛旧,风翻开书页,能窥见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

  杂志旁边还有16开的记事本,上面摘抄了不少句子。

  “峨眉峰,还他妈独照,颇具浪漫主义气息啊。”

  “你都长皱纹了,就跟我这前列腺经常造反一样啊。”

  看到这他情不自禁笑了笑,随即拿起桌上的座机拨通助理的电话。

  “喂,小刘,联系下《人民闻学》,我想和第三期的作者沟通一下版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