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什么朝廷鹰犬,这是武林至尊

第38章 路上的闲工夫

  路上薛丙开始一本一本的翻阅新到手的那十几本武籍。那些二三流的翻过一遍就行了,全当给武神系统充经验了。

  唯一的一本一流的武籍就是那本《两仪颠倒法》。

  一共十三本二三流的武籍,给薛丙贡献了1400点经验,余下的《两仪颠倒法》值800。

  一共2200点。

  【武神诀二阶段:14300/20000】

  增幅不是区区数据可以直观表现的,更多的来自于薛丙自我感受。特别是展现到实际战力的时候数百的经验增幅都将是战力的变化巨大。

  在马车上研究了三天武籍,第四天开始薛丙就开始倒腾手里的那面阴阳鱼盘。

  《两仪颠倒法》是魔门的路子,但对于力量的暂时提升又极为惊人。实战中的表现毋庸置疑的亮眼。

  薛丙是铁鹰卫,他向来没把自己当成武林中人或者江湖人士,他当的是官,办的是案。

  所以武林中的正也好魔也罢,在薛丙这儿有他自己的评判标准。

  管你什么名门正派还是魔门邪路,名字和武功路数并不是薛丙评判的标准。他从来不信名门正派就全是好人魔门邪路就全是坏人。

  之前在临江县灭掉的三元门和苍月门,那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正派宗门,可结果私底下做的事情用无恶不作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当然三元门要好一点,但也算不上“正派”二字,巧取豪夺看看赵家之前的德行也能窥见一二。

  所以好坏在薛丙看来不是门派的站队,而是做的事情。

  而魔门之所以同样让薛丙警惕,也是因为之前的所作所为。比如梦阁曾造谣制造逆反混乱,这种门派比起苍月门这种为祸一方的宗门更加凶险。

  简单来讲薛丙认为好坏要论迹而不是论名头。

  这个想法落在武功上也是一样的。

  在薛丙看来正派宗门的武功讲究的是平稳中和,或者另辟蹊径求一个奇路难测。而魔门更喜欢急功近利,情愿付出相应的代价承受副作用也要追求力量的快速堆叠和修为的迅猛突进。

  除了那些将代价转嫁给旁人,比如拿活人入药刺激内力积累的这类天杀的门路之外,武功本身在薛丙看来并不存在“正邪”之分。

  《两仪颠倒法》这门手段的确是将阳属内力转成阴属内力。并且在转换的过程中产生暂时的内力虚高状态,一转便是增一成,十转就能翻一倍。

  这听起来就炸裂无比。薛丙也一直对这门武功很好奇。想着自己的《武神诀》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获得临时的增力。

  不过倒腾了两天之后,薛丙失望的放下了手里的阴阳鱼盘。

  “没想到《武神诀》本来就无定数属向,根本就不存在翻转阴阳这一说。可惜了。”

  薛丙习练的《武神诀》本就可以在纯阳、纯阴、阴阳相济这三种内力属性中自由转变,也是他可以随意使用各种武学的原因。

  薛丙本想着自己用纯阳内力运使《两仪颠倒法》转成纯阴,这样就能完成一转,从而获得内力的暂时增力。可结果却与他想的完全不同。

  别说颠倒阴阳获得增力了。薛丙连运转《两仪颠倒法》的基本脉络都办不到。这门武功放在他身上练了也等于没练,不存在任何效果。

  摇了摇头,薛丙感觉自己有《武神诀》在手,其余的武功只能沦为经验养分,而想要独立于《武神诀》甚至凌驾其上都不能被接纳。

  掀开车窗上的帘子,看到外面已经地势平坦少有山势起伏了。

  算时间离开临江县城已经五天半了。

  “要到三杯镇了?”

  “是的大人,前面还有十里就能看到三杯镇的镇集了。今晚我们就在那边过夜,明日一早出发,中午前就能到府城。”

  “行,晚上正好在这边喝两杯。”

  三杯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地方产酒,而且是药酒。有说法是“每天三杯酒,儿孙满地走”。

  最出名的就是“三杯酒”一种壮阳补肾的滋补药酒。其次还有一种叫“活脉通”的全补酒,武人吃了有通筋活血的功效,而且口感醇厚。

  薛丙最喜欢的就是“活脉通”,又叫“九酿春”。每一次来三杯镇都会喝上几杯并且带上几坛回去。

  至于“三杯酒”这种壮阳补肾的玩意儿,名声不小,在外面被炒得价格不菲,但对薛丙这种本就在床上鲜有对手的男人而言自然没什么吸引力。

  一个时辰后薛丙到了镇上并且住进了客栈。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就在客栈旁边的一家酒馆里薛丙和何坤要了几样好菜,坐在一起吃喝畅快。

  “大人,这一次回来卷宗里您看是不是把新河口下村武馆那边的情况给拿出来?您私下给千户大人口述就行了?”何坤不喝酒,一边吃菜一边把自己一路上已经弄了个七七八八的陈述卷宗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呵呵,你这是让我遮丑?”

  “不是大人,魔门的诡计多端,您未能尽到全功罢了。现在千户所里多少眼睛都盯着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都怕是要添油加醋的做文章,我是觉得没必要给他们闹腾的机会而已。

  再说了,不单单是魔门,还有奇门遁甲这等机要之事,述之卷宗本就不太合适,您私下给千户大人禀明就行了。这样任谁也挑不出个错来。”

  薛丙将杯中酒一口闷掉,然后自己再斟满,笑道:“小何,你觉得咱们铁鹰卫是靠什么升官?是人脉?还是资历?又或者是功劳履历?”

  “我觉得三者皆有之。”

  “没错。三者缺一不可。但你可曾听说有谁靠“名声”在铁鹰卫里平步青云的?没有吧?这一点跟官府的路数是不一样的。

  官府为官首重的就是官声,而铁鹰卫里有一个算一个谁他妈是干净的?官声这玩意儿在这里狗屁不如。

  所以呀,咱们办事用不着思前想后的算计太过清楚,那样显得小家子气了。

  魏千户也是孤儿营出身,算是我的前辈。并且魏千户还是我义父的师弟,论亲近的话我该叫师叔。这么算起来你觉得千户所里谁人脉能比得过我?

  再说资历和功劳。我虽不到三十,但在千户所里也干了快十年了,从普通役卒一直到百户,全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这资历够了吧?功劳也不差吧?

  三样我都占全了,有谁还能把该我的晋升机会给夺走?”

  何坤听完也不知如何反驳。好像薛丙说得在理。但多少又有些觉得不够谨慎。

  “行了小何,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不要紧,我心里有数。陈述卷宗你完整写下来,若有增减我过目的时候会自己调整的。”

  “那好吧大人,我还是觉得这件事您应该更小心一点。”

  两人正聊到这里,突然小酒馆外进来一群身材魁梧的黑袍武士,衣袍不似大虞朝的样式,样貌更是外族人。

  “嗯?像是乌兹那边的蛮人,这是要去府城的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