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圣座命

第39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上)

大圣座命 竹上猪猪 2527 2025-02-14 13:26

  被张贵一句话就气的牙根痒痒。

  张八杉本要发作,但是算算时间,带着一大家子妾室、孩子、丫头外出烧香的正妻,已经快回来了。

  不敢浪费时间,忍着火气,眉头深锁的道:

  “你受逆贼张岩的牵连被族里撤了差事,我也是难受。

  现在恰好有个机会能让你戴罪立功。

  族里跟皇商双湖容家有些买卖,虽然已是临近尾声却还需添些得力人手去了结首尾。

  我就把你的名字添进去了,耗了老大的人情,终于谋到个伙计头的位子。”

  “就你的人情能值个伙计头,还花在了我的身上!

  是你说胡话还是我疯了?”

  张贵一愣,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脱口而出道。

  “我的人情怎么就不能值个伙计头了!”张八杉闻言终于勃然大怒。

  被区区一个外室子轻视,尤其这种轻视还是事实,实在太令人破防。

  “我告诉你,我已经投书衙门,即将要接过平阳镇周边诸乡悯农使的差事了。

  区区一个族中管农事的伙计头,可一言定之。”

  悯农使,名头听起来既慈悲又唬人,其实就是个收农税的九品小官。

  但现管强过县官。

  既管着家乡诸多农庄田亩的皇粮科税,那把自己无所事事的儿子塞进族中农庄里做个头目,岂不天经地义。

  考中举人的主脉子弟做不成的事情,‘现管’做起来却可能简简单单顺风顺水。

  唯一古怪的是,张八杉为什么会把这个机会,主动塞给张贵这个外室子。

  需知有些事情就算天经地义,也是可一可二不可三,甚至二都不一定可以。

  以张贵的头脑自然能明白这个道理,可从听到‘双湖容家’这四个字时,他就已经不可能推掉这差事。

  本来就想着偷羊吃的老虎,有了进去羊圈采风的机会,那还不欣喜若狂。

  “原来秀才公要当官了,那面子自然见涨。

  是我无知说错了话,见谅、见谅。”

  “天底下哪有外室子这么跟老爷讲话的,你滚吧,滚。”

  张贵闻言淡淡一笑,转身扬长而去。

  他走的时候,管家张喜恰好一瘸一拐的走进堂屋。

  两人擦肩而过,张喜忙假模假洋的给张贵拱手行了个礼。

  “张喜,你堂堂管家给他一个外室子拱什么手。”张八杉见状借题发挥的吼道。

  张喜先拜过老爷,之后轻声道:“老爷,贵少爷毕竟是您的骨血。

  只要您还认他,我们这些下人总要尊重的。”

  “你是忠厚人啊。”张八杉闻言久久无语,最后长叹了口气道:“我本来还不忍让这个小畜生罪上加罪。

  现在看来这样的逆子没了前程,一辈子卖臭虾酱反倒是好事。

  真真命该如此!”

  平阳张家内乱之下撑不住劲了,需得卖田地解困。

  可将家族从隆晋行省平阳府迁到粤海行省四阳郡的祖先,却曾留下过:

  “宁舍千金财,不舍半亩田。

  凡卖一分田亩者,不可再称张家子孙。”的祖训。

  那时候逃难的张家带着尽是金银财宝等浮财,却没有一寸土地。

  而南人欺生又故意不卖地给他们。

  没地就没根,就不能继续自称,‘世代耕读,贤良传家’。

  那时的每一分土地对于张家都不可轻忽。

  祖先留下‘重田’的家训,也是理所应当。

  但却让现在张家人的卖田行为变成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田得卖,祖宗的体面也得维护,便需要一群‘背锅侠’了。

  而张贵这种出身外室,连个‘辈分字’都没有。

  还曾经跟家中逆贼有过牵连的罪人,就很适合罪上加罪的背上口黑锅。

  出了张八杉家的老宅。

  张贵没有回家而是闲逛般出了平阳镇,在乡间游荡起来。

  世家农庄都是先在田亩中间建个,宛如小城池的庄子。

  耕种的仆役圈在其中,为防他们逃走庄子里还会住些家丁。

  管庄子的管事如果是主家子孙,那大多住在城里。

  早晨去农庄巡视一番,吃个饭,休息休息,傍晚不耽误回城过夜生活。

  下人出身的管事就得跟奴仆一样,整天困在庄子里了。

  如果农庄不是单纯种粮食还种些经济作物,那除了磨坊、仓库外还会建造工坊、酒庄、油坊等等。

  可以说一个大农庄,就是一座小城市。

  张贵在田间地头转了一会,终于看到远处大约两三百名穿着粗布衣服的青壮男女。

  在一队骑着高头大马的护卫督管下,出现在了郡道上。

  随行的还有几辆牛车。

  青壮中的女人要是坚持不住,还可能上牛车暂时歇歇,男人却会迎来一顿鞭子。

  好在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半个时辰后,他们终于来到一座青砖白墙的大庄子门前。

  走入了其中。

  这庄子名叫‘望北’。

  本是平阳张家拓荒出来最古早也最大的庄子之一,现在却明显有了变故。

  以张家现在摇摇欲坠的处境,根本不可能这样连续几十天,不时就运来少则几十,多则数百的青壮奴仆。

  已经悄悄打探消息,监视地面十几天的张贵心里计算着。

  现在望北庄里至少也聚了三千名以上的仆役。

  而这可不是有老有小,五、六口为一户的家生奴隶子。

  而是两丁成一户,最最值钱的青壮。

  也就是说很可能望北庄里的奴仆户数,已经近似平阳张家两百余年生聚积攒。

  “皇商、皇商,一沾个‘皇’字这规模真就让人瞠目结舌。

  先还怕吃不饱,浪费了机遇,现在却怕羊太多撑破了肚子。

  都大年二十了还往庄子里塞人,你们到底要买张家多少田啊。

  要是买空了都不够你们耕的,那不是浪费。”

  心中想着张贵皱皱眉头,之后不再闲逛,漫步回到家里,继续吃起了母亲留下的鱼虾糊菜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