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美生存日记

第50章 流水线

北美生存日记 大镖师 2585 2025-02-14 13:26

  公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会员的会费,标准大概是会员薪水的1%左右。

  有些比较霸道的公会,比如1886年成立的劳工联合会,会费是会员薪水的5%。

  公会收会费的同时,会努力为会员争取更好利益,比如劳工联合会就承诺,会让会员的薪水,每年增加3%-5%。

  汽车行业方兴未艾,还没有形成行业工会,纽约汽车工人协会是去年刚刚成立的,会费是最低的1%,叶铸笃定莱斯利根本不敢跟仙人掌打官司。

  律师信并不是开庭通知,只是对莱斯利的警告。

  如果莱斯利不认错道歉,叶铸就会诉诸于法庭。

  仙人掌的这些墨西哥工人,在进入福特工厂的时候,都和福特工厂签订了不加入公会的协议。

  莱斯利的行为,会导致仙人掌的工人失去工作。

  先不说违法不违法,至少这种行为不道德,对工人极不负责。

  对于工人权利,美国在1935年才有了这方面的详细规定。

  以法律形式赋予美国工人加入公会以及公会代表工人和工厂进行谈判的权利。

  有了相关法律规定,雇主就不能再以工人参加公会为由解雇工人,也不能拒绝与公会谈判。

  在那之后,美国公会才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巅峰时期仅两大公会的成员,超过美国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叶铸双管齐下,给莱斯利发律师信的同时,主动去找克里斯。

  和两个月前相比,纽约福特工厂大变样,正在对工人进行紧锣密鼓的培训。

  墨西哥工人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他们虽然此前没有任何基础,语言也不通,但勤奋努力,不嫌脏怕累,关键是听话,让干什么干什么,既不提条件,也没有怨言,很快就获得了管理层的好感。

  叶铸希望能和福特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所以就为克里斯带来一份大礼。

  虽然有墨西哥工人的加入,但产量始终是困扰福特的最大难题。

  1913年,福特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将T型车的组装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93分钟。

  流水线不仅能大大提高汽车的生产速度,而且还将汽车工人的培训,简化到有手就会的程度。

  流水线出现之前,工人要熟悉整个装配程序的每一个流程,培训工作极其复杂。

  在流水线上,每一个工人只需熟悉一个程序,打螺丝的重复打螺丝,装轮胎的只负责装轮胎,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

  “叶,你简直是个天才——不,你是我的上帝!”

  克里斯欣喜若狂,叶铸的这个建议不仅对福特价值万金,对克里斯本人的职业生涯,作用类似火箭助推剂。

  克里斯只是人力专员,甚至不是人力主管,在福特内部只是最底层的小卡拉米。

  但凭借流水线的贡献,克里斯可以一跃晋升为福特管理层,堪称一步登天。

  叶铸给克里斯准备的礼物还有呢,比如同样处于公示期的安全带。

  T型车之所以畅销20年,并非技术多发达,更多凭借的是低廉的价格。

  如果在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叠加安全属性,T型车或将创造更大的辉煌。

  叶铸也不要多,一辆车只收一美元的专利费,不过分吧。

  即便不叠加安全属性,T型车也生产了1500万辆。

  “我们是朋友,这是我应该做的。”

  叶铸不介意推克里斯上位,他和克里斯之间是合作关系,相互成就。

  福特的工厂规模越大,需要的工人数量就越多。

  克里斯在福特体系内爬得越高,对叶铸的帮助就越大。

  福特虽然即将一飞冲天,潜在隐患也很多,最大的隐患是老福特的顽固。

  T型车的成功将福特推上“汽车大王”宝座,也让老福特对T型车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T型车刚出现的时候,颜色还是挺多的。

  但是在1914年之后,为进一步节约成本,福特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对此,亨利·福特的名言是:任何顾客可以将这辆车漆成任何他所愿意的颜色,只要它保持黑色。

  坚持使用黑色的原因是:黑色油漆干燥快,适合流水线生产。

  至此,顽固的亨利·福特已经成为福特继续进步的最大障碍。

  很难想象,福特在推出T型车的20年间,从未对T型车进行重大技术升级。

  当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采用马力更大的六缸引擎,更先进的封闭式车厢、加热器、电子启动器等技术时,福特依然坚持单调的黑色,简陋的钢板弹簧悬挂,以及二十年如一日的变速系统。

  T型车的变速系统采用行星齿轮变速器,脚踏控制。

  后期雪佛兰等品牌已引入更易操作的同步手动变速器。

  叶铸希望通过福特培养出足够多的熟练工人。

  未来没准某天,叶铸也可以尝试进入汽车行业。

  “是的,我们是朋友!”

  克里斯投桃报李,主动向叶铸透露,福特即将在旧金山和洛杉矶开设新的工厂。

  叶铸回头肯定要问问阿兴,到底有没有做客户维护,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没有掌握。

  叶铸关心仙人掌的同时,也没有忽略便利店。

  便利店的关键同样在于供应链。

  为了及时给华尔街的三家快餐店补充原料,叶铸在宽街百老汇剧院附近成立了一个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既然可以为快餐店补充原料,也可以为便利店进行补充。

  8月29号,在威廉街曼哈顿餐厅旁边,第一家7-24便利店正式开业。

  7-24顾名思义,七天24小时不休,全天营业。

  如果不是此时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叶铸原本是想直接开超市的。

  便利店也不错,赚钱的同时顺便积累经验,员工全部使用墨西哥人。

  叶铸已经给罗伯特发电报,在不影响总量的前提下,要尽量雇佣白人血统比较明显的墨西哥人。

  墨西哥被西班牙殖民三百年,血统早就不知道混成什么样了,即便在很多墨西哥农奴身上,白人特征也非常明显。

  叶铸要利用这部分白人特征在美国拓展便利店业务,未来某天,叶铸也可以把便利店开遍美国。

  到那时候,叶铸才有底气跟安良堂翻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