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书塾谈学
听到顾廷焕的吩咐,掌柜的也极其有眼色的回道:
“有的,东家楼上请,请注意脚下。”
顾廷焕这边一行一二十人,在一楼的确也站不下,有掌柜指引,他先是转头和盛长柏他们招呼了一声,就一马当先往楼上走去。
“东家,这是小老儿平时核对账目、和人谈事休憩的地方,索性还算宽敞,您请坐,我这就安排人看茶。”
书铺的业务也不仅仅只是卖书,也有帮人印刷之类的活计,就算和后世的出版社不一样,也差不多了。
要是有不错的时文书稿,或者文笔不错话本,都是由书铺来解决的,顾廷焕一开始考虑这点的时候,就是这个打算。
只不过他做的比较全,直接从造纸到出书,全部都考虑进去了,造纸可以帮忙研制纸甲,印书开铺,可以帮他卖书扬名。
当然,这些起码还要几年,至少要等到他金榜题名之后,这才会在他的实行计划当中,目前也只是做个布局,提前把名气打起来。
顺道再结交或者照顾一些寒门士子,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他的同道中人,或者入一个学派呢。
“好,那就辛苦你了,你顺道安排人,上几套不错的文房四宝,还有精装的四书五经,如果有大儒注释的也一并拿上来。
我和几位同窗念书要用,对了,这几位是我未来岳家盛家的公子,这位是我江都县男府未来的掌家大娘子,还有她的几个妹妹。”
此时也没有外人在,顾廷焕也没有藏着掖着,接着掌柜的话,他就安排了一句,顺道把盛长柏他们的身份告知了对方。
“原来是未来主母的娘家,是小老儿眼拙了。小人拜见未来主母,见过几位公子、小姐。”
这时的盛华兰,在帷帽之后的面容,腾的红如苹果一般,但她也知道,此时不说是不是怯场的时候。
也的确没有外人,以后她入门之后,书铺恐怕也是要她管的,盛华兰只得转头秀目微凝,瞪了顾廷焕一眼之后,就接着温婉的回道:
“不必多礼,白掌柜请起。今天过来是为了白哥哥和我二哥他们的事情,你忙自己的事情就好。”
顾廷焕母亲白氏选的掌柜的,很多都是他们白家之前在扬州时,常用的掌事,除了一部分在白家脱离了盐业这块之后,自愿脱离的之外。
很多经年的老仆和掌事,上次白家迁来汴京的时候,就都一起跟过来了,顾廷焕也把他们都安排在了附近他家置办的庄子里。
有一技之长的管事的,就会在汴京帮他做事,大部分还是在城外,或是庄子或是工坊里面做事。
既然是经年的老仆,自然大部分是姓白了,刚才落座前,顾廷焕小声的跟几人说过掌柜的名字。
“谢未来主母,那小老儿这就下去安排了,青石,给主君和几位贵人上茶。”
噔噔蹬蹬几声之后,白掌柜就下了楼梯,顾廷焕听着对方下楼下吩咐的声音传来,就转头先跟盛长柏他们聊起了家常。
“则诚,你这边可准备好什么时候考县试和府试?”
盛长柏比顾廷焕小两岁,现在他还不是秀才功名,按照时间来算的话,他应该是龙虎榜下一届中举及第。
盛长柏恐怕也要马上考中秀才生员了,嘴上是这么问,顾廷焕心里想到盛长柏中举及第的时间。
“差点忘了,我这小舅子厉害呀!十七岁中举,十八岁中进士第十三名,直接就进前二十了,我还比他大两岁。”
这就有些压力大了,四年时间,顾廷焕目的又高,一甲进士及第亚历山大呀!
“我此前和父亲商量过了,等庄夫子开课之后,我就准备科考的学识,如果不出意外,后年当能参加县试,只不过能不能考中就两说了,先下场试试吧!”
“夭寿了呀!你试试都能中,那我怎么办?”
顾廷焕心中是这么想,嘴上又不能说,盛长柏四年之内会先中秀才,四年后还会中举人,再次年春闱直接就考进了前二十名,东华门唱名。
“哦?那也不错了,此前在扬州时,我看你就用功读书,你的学问我是知道的,以我看,你下次科考,定然会中。”
顾廷焕十三岁中秀才,去年的秋闱他又没考,只能等明年了,十六岁也还好,要是能在嘉佑二年中进士,也算是风毛麟角了。
不过他只是想想就觉得一个巨大的山头,压到了自己的脑袋之上,龙虎榜的确不是吹的,不过他博闻强记,有前一世的阅历,就看到时候能不能继续“欺世盗名”了。
“叔恒谬赞了,我的学问我知道,先试试吧,如果不成,也无妨。”
王阳明曾言: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此时的盛长柏就是这样,在这点上,顾廷焕对自己未来小舅子,的确非常敬佩。
“哈哈!则诚你这平常心,寻常人可是不会有的,放心吧,依我看,你定能不失叔父婶娘所望。”
说完盛长柏,顾廷焕就说起了他自己的科考打算,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
“我前些日子刚好拜了余老太师为师,老师让我试试下届的秋闱,正好,到时候咱兄弟两个一起。”
大周的县试也就是秀才试一年一次,秋闱两年一次,省试也是两年,明年是嘉佑元年,算算时间,也就一年半的。
他和盛长柏也的确说不定是同年科考,也就月份不同罢了,听到顾廷焕的话,盛长柏也是一喜,自家未来大姐夫,可是他之前一直仰慕欣赏的对象。
特别是顾廷焕“欺世盗名”了几次,把后世的诗文盗了几首之后,就越发不受控制了。
“余老太师?可是曾为参知政事的余老太师?叔恒你深藏不露啊,什么时候拜了老太师为师也不说?此前也只是听你讲时常到余府请益学问。
这下倒好,拜了名师到现在才说,要不是刚用过午膳,定要罚酒三杯才是,赶快说说,你是如何拜师成功的?”
宰执可是大周所有的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余老太师名满大周,不说治政如何,单是门生故旧,就不少了。
盛长柏对余太师的敬仰之心,是一分不少的,他见到自家未来姐夫能拜余太师为师,心中酸不酸不知道,至少还是很替对方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