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之旁支庶族

第55章 回神京城(二合一)

红楼之旁支庶族 陈皮不是药 5133 2025-02-14 13:36

  经过徐张二人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后金方面准备对其他地方出兵。

  不管地方是哪里,对于大陈这边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正可以趁着他们空虚,给他们来一场夹击战。

  直接把军队开到他们的老巢。到时候也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确定了这个消息之后,徐良连忙让人准备写奏折,毕竟这个事情还需要向建元帝请示。

  作为发现这个事情的贾琼,徐良直接安排他去京城那边送奏折,相信以他的口才能够说服建元帝。

  而且让他去京城还有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贾琼家里毕竟是京城的,一方面可以回到家中看看家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和宁荣二府那边商量一下,有能动用的资源可以动用一下。

  至于真的有大笔的资源来给他用,徐梁并不相信。但是凡事都有万一。说不定他还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贾琼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也有些不可置信。作为驻扎在边疆的百户官,轻易是不能够离开这里的。

  没想到指挥使大人竟然给了自己一个机会。那么看来应该回去好好收拾收拾东西,顺便给家里带回一些银子。

  不知道在京城那边签到能得到什么好东西?

  贾琼领命之后直接带着兵回到了杨家台子屯堡。

  毕竟还需要再召集一些人手。

  自己的亲兵数量还是太少。回趟京城怎么也应该带十几个人回去。

  等到了第二天中午,贾琼带着柱子,还有十个亲兵急匆匆的又返回了宁远卫城,杨家台子屯堡那边的所有事情就交给了贾林。

  从指挥使手中接过了他写好的奏折之后,贾琼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带着人向着山海关的方向赶去。

  到了山海关城外之后,贾琼直接亮出了手中的令牌以及一些已经签发好的文书,守城的士兵确定了没有问题之后,这才把他们放行。

  贾琼带着人在城中没有丝毫停留。直接穿过小巷,从大陈方向的城门走了出去。

  又经历了半天多的跋涉,直到天色渐晚的时候才在城外的一处树林旁边驻扎。

  让随行的亲兵把带着的帐篷拿出来,吩咐手下找一片空地支了起来。

  随后众人就在此地短暂的休息一晚,等明天天亮继续赶路。

  不然晚上赶路很容易走错方向。

  半夜三更的时候,贾琼听到附近有一些细小,但是他仍然能够听到的声音。

  贾琼直接从帐篷里面坐了起来。随后用随身携带的配刀把帐篷入口处打开了一个缝隙。

  在外面守夜的两个士兵此时已经在火堆旁边睡着了。

  贾琼透过缝隙向左右两边观察,发现一旁的树林中闪烁着一阵一阵的寒光。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是遇到劫匪了。

  贾琼轻轻的把缝隙又给关上了。随后把身边的人都给叫醒。

  因为自己算上亲兵才十二个人,如今还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贸然行动的话很可能逃不出去。

  等到众人醒了之后,贾琼让大家都拿好兵器。一旦有异常的情况直接冲出去。

  过了一会儿之后,围在帐篷外面的人迟迟没有动作。估计是不确定帐篷里面有多少人而不敢轻举妄动。

  贾琼同样也有这个顾虑。万一对方手中有弓箭的话,自己这些人还不够对方一轮齐射的。

  为了确定对方手中究竟有没有弓箭,贾琼决定以身犯险。

  装作刚醒来的样子。拿着佩刀晃晃悠悠的走了出去。

  路过两个守夜的亲兵身边的时候,还装作没有站住,倒在了其中一个人的身上。

  那个人一下子被贾琼给砸醒了。

  “大人,哎呦,你小心着点呀,大人。”

  声音把另一个人也给吵醒了。

  看着出来的是贾琼,二人连忙站了起来。

  贾琼走到一旁,趁着小解的功夫向四周扫了一眼。

  应该只有树林那边埋伏着一些人。其他几边并没有看到有兵器反光。

  要是这样的话,待会儿打不过逃跑就会方便许多。

  回来的时候路过两个守夜的士兵,贾琼给二人使了个眼色。

  两个人当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过了一会儿一左一右的走进了帐篷内,进去的时候还大声的呼喊着里面的人装作要换岗的样子。

  这一行为并没有被埋伏的人发现异常。不过趁着他们换岗的功夫,有两个人慢慢的在向这边靠近。

  贾琼把所有人都叫进来之后,开始部署着接下来的情况。让已经脱掉铠甲的人赶忙穿上铠甲。

  拿起兵器,将背对着树林方向的帐篷划一个口子。

  这样待会儿他们从这个口子出来就不会被埋伏的人发现。

  而且他们也没有敢在里面打开火把。

  为了不引起怀疑,又换了两个人去帐篷外的火堆,装作守夜的样子。

  等这一切都完成之后,贾琼带着人从刚刚打开的口子偷偷的走了出来。让其他人在这里等着他。单枪匹马用刚学会的轻功向远处绕了过去。

  因为夜色的原因,再加上他的武艺比较高强。那伙贼人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贾琼向远方兜了一个大圈子,渐渐的绕到了贼人的后方。

  发现他们应该只是一伙普通的山贼,人数大概有二十几个,也并没有弓箭一类的武器,甚至有的人手上拿着的还是菜刀。

  从这些东西上就能够看出来,这些人应该是头一次出来干这种事情。

  不然也不能够在他们的帐篷周围待这么久。要是那些老手的话早都带着人冲上来了。

  贾琼随即在后方大声的吹了一声口哨。

  紧接着驻扎在营地的亲兵们拿着手中的武器向这边跑来。

  劫匪们眼看着自己暴露了一个个的向着反方向跑去。

  贾琼正好迎面和他们来了个对头撞。

  既然这些人想要害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们的性命也不用留下来了。正好也可以抓一两个问问,看看他们究竟是哪里的劫匪。

  贾琼手起刀落,直接把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劫匪给解决了。随后又冲进了人群中,几个回合他的身边就倒下了一片。

  其他人见状,这还哪里敢跑?连忙跪在地上求饶。

  “大人饶命啊,大人,我们是第一次的大人。”

  “是啊,是啊,大人要不是吃不起饭,我们也不会这样啊。”

  “求大人开恩呐,大人我们再也不敢了。”

  “饶命啊,饶命啊,我上有老下有小啊。”

  “是他是他都是他,要不是他,我们也不会出来干这个事情啊。”

  …………

  这些土匪们开始干起了互相攀咬的事情。

  贾琼直接敏锐的从里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

  顺着几个土匪的视线看过去。贾琼看着已经被自己砍倒在地,奄奄一息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应该就是这些人的头儿。

  在仔细的询问之后,贾琼知道了这些人的来历。没想到他们竟然是从宣大山西那边走过来的。

  都是些活不起的百姓,听说官府那边对他们增加了赋税。趁着春耕之前,新增加的赋税让他们苦不堪言。

  家中的粮食种子都被人给抢了去,一家老小的生活都没有了来源。

  被逼无奈的他们只能背井离乡,向着神京城的方向走去。

  可惜到了神京城的时候,这边的人非但没有接受他们反倒是有官兵把他们向辽东的方向驱赶。

  一路上一些亲人都因寒冷饥饿倒在了来的路上。

  他们这些人被逼无奈,组成了土匪,想要打劫一下。

  可惜遇见的第一伙人就是贾琼他们。

  刚刚包围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些人是官兵。

  因为不确定大帐篷中有多少个人,再加上天然存在的对官兵的畏惧。让他们并没有提前下手,反倒是在树林中犹豫了好久。

  直到看到官兵冲向他们的时候,这才彻底放弃了念头。

  可惜被贾琼一个人给堵在了后面。

  贾琼听到他们的遭遇只觉得可怜。一些没有任何过错的百姓,就因为官府的逼迫而走上了绝路。

  虽然不知道事情究竟是真是假,但是贾琼收缴了他们的兵器。随后给了每个人一点银子,就放他们离开了。

  顺便让他们把那些已经死去的劫匪的尸体给收拾了。

  回到帐篷之后,贾琼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大陈才刚刚建国这么久,下面有些人竟然已经阳奉阴违,增加赋税了。

  可惜贾琼的能量太小了,这些事情不是他能够管的。

  在帐篷内缓了好久之后才渐渐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起来之后,简单的吃了一点随身携带的吃的。贾琼又带着人踏上了返回神京城的路。

  两天之后,神京城高耸的城墙矗立在前方不远处。

  这一路走来贾琼确实遇到了不少流民。

  而且路边也能够看到不少尸骨,这一刻,路有冻死骨在贾琼眼里具象化了,但是这种具象化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回来这一路光是银子他就撒出去几十两。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给的还是一两二两的。

  后来的时候就只能给一些碎银子了。

  除了那些老幼妇孺确实可怜之外,其他人他给都不给。

  毕竟他手中的银子是有限的,再加上身边还带着人。要是拿出太多也容易引起怀疑。

  到了城外之后,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检查才带着人走了进去。

  只不过他作为一个小小的百户官,在神京城内大部分地方并没有骑马的资格。

  只能牵着马,领着人在城内的街道上走。

  考虑到身上还有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徐梁的奏折,贾琼并没有提前回到家中看望父母。

  直接向紫禁城的方向走去,另外吩咐亲兵回自己家那边去和父母汇报一声。

  贾柱是知道自己家里在哪儿的,所以由他带着人回去正合适。

  贾琼则一个人走向紫禁城。

  到了紫禁城外之后,贾琼被守门的士兵给拦了下来。

  一个小小的从五品官按理来说是没有资格直接请求面见皇帝的,况且还是驻扎在边关的一个武将,这就更没有机会了。

  只不过贾琼说他手中有辽东都司指挥使徐梁的奏折,事态紧急,必须禀明圣上。侍卫这才让他等着,然后进宫去询问建元帝。

  正在批阅奏折的建元帝听到贾琼这个名字硬是反应了半天才想起来是谁。

  听到他手中哪有辽东都司指挥使徐梁的奏折,连忙让下手中去午门外把他给迎进来。

  贾琼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紫禁城外站着。说起来这还是他穿越过来这么久,第一次面见皇帝。

  ——————

  贡院街,贾府。

  守门的老宋看着巷子外有一队官兵向这边走来。还以为是主家犯了什么事情,正准备走进去汇报。

  就听带头的人对着他大声的喊道。

  “老宋,老宋,快开门呐!是我回来了。”

  老宋听着这个声音有些熟悉,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是谁。

  又过了一会儿之后,等到那个人走进,才发现正是少爷身边跟着的随从柱子。

  “柱子,你怎么一个人带着兵回来了?少爷呢?难不成是?”

  还不等柱子说话,老宋就以为是他想的最坏的事情发生了。

  哭啼啼的向院子内跑去。一边跑一边还大声的喊道。

  “夫人,老爷,大事不好了。”

  …………

  在大堂内坐着的薛氏听到这个消息直接站了起来。

  在她心里能够提到不好的事情,只有关于自己儿子的。

  看着老宋急匆匆的进来,脸上还带满了伤感。薛氏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贾致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看到了晕倒的薛氏,直接把人给救了起来。

  府内正乱做一团糟的时候,贾柱带着人走了进来。

  大家一对账,这才发现老宋理解错了。

  不过好在贾琼平安无事的赶了回来。

  刘氏听到消息之后,直接让厨房那边今天多做一些菜。要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的孙子,毕竟说不定在家里能待多久呢。

  就在这边还等待着贾琼回来的时候,贾琼已经远远的看到紫禁城内有一个衣着像是个太监的人从里面缓缓的走了出来。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人就应该是接自己进去的。

  果然等到人靠近了午门的时候,贾琼还没有看清这个人的长相,就已经先听到了声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