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为太上皇的威压实在太大了,让贾琼在里面感觉到浑身紧张,所以一直在流汗。
还有一方面是刚刚太上皇的话每一句都是在点贾琼,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警告。
太上皇是想说,贾琼之前和贾府做的那些交易也好,以前老一辈儿人的事情也好,他都是清楚的。
一旦贾琼想要有什么其他歪心思的话,太上皇想要处理他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贾琼知道,自己这次神京城之行很有可能会陷入太上皇和皇帝争权的巨大漩涡之中。
一个不小心彻底陷进去就会粉身碎骨。到时候可能连带着自己的家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但是他也只能刻意的去避免这些事情。
况且如果真的需要站队的话,贾琼大概率会站在建元帝一边。
毕竟从原著来看,建元帝才是笑到最后的最终赢家。那些提前依附在太上皇身边和建元帝对着干的人。等到太上皇驾崩之后,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
贾琼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些事情。因为他还要出宫回家里。另外建元帝不把命令下达,他也没有办法返回辽东都司。
从宫里面出来之后,贾琼一眼就看到了等待一旁的柱子。
果然还得是自家的人用着顺心。如果是贾林的话,估计回到家里也不会来这边等着,毕竟他的心就没有柱子机灵。
上了家里的马车之后,贾琼询问了一下家中的情况。
得知父母还有祖母的身体都很健康。贾琼顿时放下了心。
但是他也知道这次回去肯定会挨骂。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有提前和祖母商量。就是被打几下也不为过。
路过一家点心铺的时候,贾琼还专门让柱子把马车停下。
随后下去买了些点心。又去一旁的首饰店内给母亲和祖母买了一些东西。
毕竟这么久没回来了,该拿还是要给家里拿一些的。
快要走出这条街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没有给父亲贾致买东西。
贾琼连忙又让柱子调转马车返了回去。
随后找了一家书肆,上好的文房四宝来了一套。这才心满意足的向家里走回去。
——————
文华殿。
建元帝此时正和诸位大臣讨论着对后金出兵的具体计划。
说实在的,这个情报来的有一些不是时候。
如今两广土司那边正在战争。虽然说朝廷的军队刚刚开拔不久,但是那边有的地方的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了。
从附近调动的军队已经和土司的主力军打了好几场仗。
胜负均有。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赢的少,输的多。
毕竟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士兵对当地的地形没有清晰的认知。更何况加之一些水土不服的原因,战斗力远远没有当地土司的士兵强。
“陛下,臣以为这个机会虽然难得,但是我们是否要真的在南北两边同时用兵?”
内阁首辅徐景荣率先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问题是我们急需要考虑清楚的。南北两地同时用兵需要消耗的资源更大。兵部户部那边是否能够合理的安排战争需要的粮草补给以及士兵们的军饷。”
“再加上辽东都司那边的人手肯定不够,还需要从关内进行调兵。兵员从哪里而来也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最后就是还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一旦我们对后金出兵,那么将领由谁来担任?”
内阁首辅徐景荣提出了他的意见之后,就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低着头,等待着建元帝和其他大臣的回答。
其实他心里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但是作为内阁首辅,整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他都十分清楚,甚至说要比做皇帝的建元帝都要了解一些情况。
如今户部那边能够拿出来的银子恐怕已经不能够支持继续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
更何况新年伊始还要在手里留下一批银子,用来预防这一年可能会发生的水灾,旱灾等一系列的问题。
抛开这些银子算的话,户部能留下来的银子真的没有多少了。而且如果和南边的土司打持久战的话,户部的银子恐怕还要倒欠一笔。
这么算的话,一旦对后金用兵,弄不好的话,朝廷将会陷入巨大的危机。
如果在这个时候,某地发生了灾情,不能够及时赈灾的话,那些流民可是会造反的。
如此说来不得不防啊。
建元帝听完内阁首辅徐景荣说的话之后也陷入了沉思。
自从他把这位老师找了回来之后,朝廷上的一些事情,他都尽量的交给自己的老师去办。
他只需要每日批奏折,掌握一下大概就可以了。具体细节上的事情都交给了下面的人。
但是从老师的话语中能够反映出来一件事情。那就是户部那边的银子估计是不太够了。
可能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也可能是说话的含蓄的方式。总之内阁首辅徐景荣话里话外透露出的只有两件事情,一是没钱,二是没人。
而这两件事情也正是如今的建元帝所遭遇的情况。
整个大陈的兵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太上皇手中。
如果真的要对辽东那边动兵的话,搞不好又给了太上皇一个提拔他手下将领的机会。
到时候跟着自己的人眼看着升迁无望,倒戈怎么办?
建元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在此时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就连下面其他人站出来说的话,他也没有心思去听了。整个人坐在轮椅上,看着殿外发呆。
等到最后一个大臣发表完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整个文华殿内陷入了异常的安静之中。
坐在轮椅上的建元帝一言不发。其他大臣的看法也基本上都和内阁首辅徐景荣一致。
只有几个武将表达了想要出征的看法。但是他们的发言并没有被那些文官放在眼里。毕竟一些事情他们还做不了主。
最终整个讨论无疾而终。因为建元帝在最后突然想要看看户部那边究竟还能拿出多少银子。所以就先让这些人回去了,唯独留下了内阁首辅徐景荣。
听到了建元帝的问话之后,内阁首辅徐景荣犹豫了一下,说出了实情。
得知如果真的要对后金那边出兵的话,可能需要把户部所有的银子都掏出来。建元帝当即打消了念头。
他本以为就算出兵也还会有一些盈余。
结果得知了这个情况是又气又无奈。
就像刚刚内阁首辅徐景荣所说的那样。
一旦国库没有银子,出现了灾情,那怎么办?
要知道一旦自己犯了大错,太上皇那边估计不会手软。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太上皇一直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
以至于把他的一些愧疚都化解为了对先太子爷留下的儿子的宠爱。
前太子爷的儿子也是小一辈儿中唯一能够参与朝堂政务的皇室。
而且从得到的消息来看,自己这个大侄子一直对自己屁股底下的龙一有着十分的念想,恨不得立刻取自己而代之。
若不是手中没有确切的证据的话,建元帝早就收拾他了。
——————
贡院街,贾府。
贾琼刚从马车上下来,正准备拿好东西。在门口的老宋就急急忙忙的迎了过来。
随后帮着贾琼把东西拎进了院子里。
走进院子的时候还不忘记在自家院子里大声的喊着自己回来了。
搞得贾琼还有一些尴尬。
紧接着刘氏,薛氏还有贾致就从屋子里迎了出来。
看到贾琼之后,刘氏和薛氏一人在左,一人在右。拉住了贾琼的胳膊,从上到下仔细的观察,生怕贾琼身上有一点伤。
父亲贾致虽然在一旁端着,但是也能够看出他的脸上不经意间露出的欣慰的笑容。
众人在院子里寒暄了一会儿。紧接着就走进了大堂。
贾琼把刚刚在外面给大家买的礼物拿了出来。
辽东那个地方穷乡僻壤的也没什么好东西。
本来想搞一些上好的人参拿回来。但是时间上实在是来不及,只能赶下次了。
让屋子内的丫鬟都走了出去,贾琼把手伸进了怀中,装作拿银票的样子。
随后从系统空间内取出了一打儿银票。
每一张都是500两的,整整100张。
这是他这么久以来签到弄出来的银票。再加上在黑风寨那边搜刮出来的银票都放在了一起。
至于那些不方便携带的金条,银锭一类的。贾琼还是留在了自己的手中。
看着这么多银子,就算是贾致都感觉到十分的震惊。
不过听说这些银子都是从土匪那边抢回来的时候。贾致倒是放心了不少。
贾琼拿出这些银子的想法除了想改变自己家的生活条件,还有就是想让家中在城外买几个庄园。顺便在城内换一个大宅子。
这个地方虽然好,但是一家人住着难免有些拥挤。
以后接待客人也不是特别方便。
正好趁着自己在家里可以物色一下。最好能够确定下来,也省得自己下次回来的时候找不到家。
——————
自从上次挨打之后,薛蟠老实了一段时间。虽然偶尔也出去转转,但是嚣张的性格老实了不少。
毕竟上一次可真的是遇到了铁板了,从他母亲薛姨妈口中得知,如果不是三皇子殿下,礼贤下士的话,恐怕自己这颗项上人头都要不保了。
虽然有所收敛,但是平日里经常去的一些地方他还是照去不误。
这天在路上闲逛的时候,看着一个人的长相,他总感觉在哪里见过。
直到两个人错过的时候,薛蟠才想起来那个人是谁。
“贾兄弟,兄弟,是我啊,薛蟠当初在金陵的时候……”
一边说着,薛蟠的手从后面拍了拍贾琼。
贾琼下意识的就准备给他来个过肩摔。刚准备伸手就听到他说话的声音,随即放弃了念头,转过身对着薛蟠拱了拱手。
“原来是薛兄弟,没想到你二人这么有缘分。自从金陵一别到现在这么久了,竟然能够在神京城遇见。”
贾琼今日出来除了闲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去银行看看有没有人家要卖宅子。
按照他们家的这个品级,那种特别大的官员留下的宅子他并不敢买。
但是一些富商留在神京城这边的宅子倒也不错。
商人们更趋于享受,所以他们的宅子大部分都带有水榭花园。
哪怕不大,但是在一些物品利用上也可以说是物尽其用了。
谁知道还没有走到牙行,竟然先遇到了薛蟠。
贾琼并不知道,按照红楼原本的走向,此时的剧情究竟开展到哪里了?
但是他十分清楚的是,最好在近两年内和宁荣二府那边撇清关系,分宗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等过些年自己的权势升上去了。再想和他们撇清关系,估计那些人就会像是狗皮膏药一样攀附上来。
“哈哈哈哈,贾兄弟,何止是有缘分呐。你我二人可是血亲呀。”
薛蟠笑着说道,一边说着一边还拉起了贾琼的手。
贾琼嫌弃的把手拽了回来。听他的意思应该是知道了自家和他们家之间的亲戚关系。
但是这么多年都没有走动了,她今天提这事儿干嘛?
“走走走,上次的时候我就说有机会一定要请你喝酒。你看今天这不就巧了吗?择日不如撞日,走走走。”
说着就拉着贾琼往一边的酒楼进。
贾琼无奈的跟着薛蟠走了进去,薛蟠的小厮和柱子则是在后面跟着。
走进酒楼之后,薛蟠直接带着贾琼轻车熟路的上了二楼的一间包房。随后点了一些酒菜。
看样子这个地方薛蟠是没少来,不过想想也是,毕竟是皇商家族,银子这个东西对他来说估计就没缺过。
“来来来,贾兄弟,他家的菜我在神京城这边吃着还算顺口,今天不用客气,兄弟我请了。”
“另外你们也该吃吃,不用管我们。”
薛蟠估计是给贾琼面子,还给柱子和他的几个小厮点了一桌,不过他们就得去大堂吃了。
“既然我们是亲戚,不介意的话,你就叫我琼哥儿吧。”
贾琼想了想说道。
既然今天薛蟠把这件事情挑明了,于情于理两家的关系都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了。
估计贾琼还得抽个时间去荣国府那边拜见一下薛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