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下山
夜深人静时,魔龙山中便升腾起浓雾,此乃山下毒龙潭中飘来,是为毒气煞气,寻常人呼吸一口便要当场毙命,这也害得山中野兽几无,所以山上静悄悄,仿佛一片鬼蜮。
应星修行魔龙诀,运转此诀时,这点毒气并不能害他性命,说来他如今的血肉可都是毒物,与这毒雾一合计,保不齐还能有些新变化。
出洞府时是亥时一刻左右,掐着时间点,差不多会在亥时三刻的时候抵达溪陂小道附近。
只是要想在溪陂小道上劫道,恐怕有些难。
那条路可“热闹”了,动静一大,恐怕就是狼奔豕突,群小魔四处遁逃,然后引来刑堂的执事。
到那时,这五千两灵石就不好拿了,不过应星怀疑一事,或许可以借来挡箭。
那就是吕金冬这厮是不是不止与他说了这事,不止想要引诱他一人去劫道。
若真是如此,到时说不定可以来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应星在出洞府前就先把这些事掂量了一遍,然后做好诸般准备,检查手上法器,符箓的完好,再备齐丹丸,储物袋腰间一个,胸襟中一个,袖口中一个,俗话说狡兔三窟,斗法的时候,有些人是会直奔着储物袋先攻一轮。
应星可不想被人这么折腾,为使有备无患,就这么先藏着。
他的重要法器和符箓都藏在袖口中的储物袋中,丹药则在胸襟的储物袋,余下物资则放在腰间储物袋。
像一些施法用的辅助材料,它们可以助涨法术的威力,就多放在腰间,到时现场斗法时,必要将它们全数撒出去。
如此也能挣个先机,另外周身经脉也要检验一遍,不然斗法的时候走岔了气,使真气没有运行完整,也会大大折损自家的法术威力。
这些准备都做好之后,应星才悄默默出门的,而后一路摸黑,小心着下了魔龙山。
出了魔龙山后,山间的浓雾便淡薄下来,虫鸣雀啼也随之萦绕耳旁,一时间应星的耳朵还有些不适应。
到了山下后,应星依旧走小道,不敢去大道上赶路,否则刑堂执法的“锐利”目光可不会放过他。
小道一路走,有时断断续续,只能踏空在杂草从之上,仿佛幽灵一般飘荡过去。
这也是担心自己夜间行走的痕迹被发现,不然也不必刑堂执法来抓人,其他同样下山的弟子也能瞧见,到时可就不是他在暗了,而是后头还追了个毒蛇,那场面实在不美。
虽然如今还没有提升到炼气九层的境地,但九层的魔龙诀和一气诀也足够他提气纵身而不坠地,再借些夜风,更能一次滑翔一里地。
这瞧着也跟冯虚御风也差不多。
应星手上倒是有一门轻身赶路的法术,便是甲马印,如今也已经被他推演到三阶的境界,施展起来真气消耗少不少,腾空高度也能到三十多丈,奔驰速度可比北方的快马快五倍有余。
但目前不急,他还要留着真气跟同门斗法呢。
一刻钟便是六十多里地,在澜宗群山中绕了几座大山,而后又是百里地,最终才抵达溪陂小道。
澜宗群山占地自然不小,且其中还有法阵与迷阵,会将距离缩短,这就让一些地方虽然看着短,真实长度得翻倍。
这条溪陂小道足有三十里,其中也是一片漆黑。
一片林地毗邻一片悬崖及一条溪水,小道就在此间,半被密林遮掩,半被月光笼罩。
有些路段会从溪水挂在悬崖的瀑布路过,这时就需要施展一些手段遮掩身形,免得被一些有心人抓见。
这样一条小道说实话也只是大家伙这么说,其真正的范围应该覆及那一片林地,因为大家多数时候还是在林子中行走,可不会傻乎乎地在那条明晃晃一条线的路上走着。
魔崽子都很狡猾的。
不过这么给应星带来了一些麻烦,那就是确定不了吕金冬回来的路线。
但这事也不要紧,其实他在跟吕金冬交流的时候,悄悄在他身上留了一点佐料,若是他想将应星引来劫道,那么想必是不会把这些“佐料”抹去的吧。
应星捏了个诀窍,将心浊气这门法术施展。
此法并不是追踪之法,也属一种攻伐法术,有污浊他人身心之效果,肉身有染,便会侵入其精神,使之头脑混乱,所以叫心浊气。
而应星苦心钻研,研究出这么一种方法,浊染他人身,使之被应星在十里范围内感应到他。
吕金冬便中了此法,
“没有。”
应星随后便看了看这片林,如今又是一片寂静。
似乎虫豸飞禽又都躲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