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加急信件!李宪华赶路救人!
1970年的秋天,卫校的校园里弥漫着新学期的气息。
清晨,天刚蒙蒙亮,李宪华便从宿舍的硬板床上爬起来,穿上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准备开始一天的晨跑。
操场上,学生们三三两两地集合,伴随着广播里播放的《东方红》,大家开始绕着操场跑步。
晨跑结束后,李宪华匆匆赶到食堂。
食堂里人声鼎沸,学生们排着长队,手里拿着铝制饭盒,等着打早饭。
李宪华端着碗,四处寻找座位。
突然,他看到了陈雪和她的朋友边红恩,便热情地招呼道:“哎,陈雪,这儿有空位,过来坐吧!”
陈雪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地笑了笑,端着碗从他眼前走过,轻声说道:“不用了,我和红恩坐那边。”
边红恩则冲李宪华挤了挤眼睛,笑嘻嘻地跟着陈雪走开了。
这一幕被食堂里的其他同学看在眼里,尤其是苏婉。
她低着头,默默地吃着面,脸憋得通红。
她的闺蜜王佳佳看了看苏婉,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李宪华,小声嘀咕道:“苏婉,你咋了?脸这么红,是不是还对李宪华有意思啊?”
苏婉瞪了她一眼,低声说道:“别瞎说,赶紧吃你的饭!”
但她的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既嫉妒又无奈。
她还是一直暗恋着李宪华,可李宪华似乎对她毫无察觉,反而对陈雪格外热情。
这不公平啊!
原本李宪华就是她的囊中之物了,现在剧情竟然发展到这个地步了?简直就是可恶。
她就不明白这个陈雪有什么好的?土老帽一个。
她苏婉家庭条件又好又美貌,哪里比不过这个陈雪了?
这个李宪华莫不是眼瞎了吧?
向来都是她苏婉甩了别人,什么时候成了她被甩?
苏婉气的捏紧了拳头,心底的愤怒之火在燃烧。
早饭后,随着上课铃声响起,19第一堂课正式开始了。
李宪华在班级里一直以勤奋好学著称。
班主任欧阳海是一位严肃但非常关心学生的老师,他对李宪华的刻苦努力印象深刻,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
这就让不少人羡慕嫉妒恨了……
新学期的主课只剩下四门:《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
这些课程是为了配合半年后的实习需要,临床课全部安排在了最后。
李宪华拿到新课本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仔细翻阅起来。
他心里有些紧张和忐忑,毕竟上辈子学的医学知识,与七十年代的医学知识相差甚远。
在《内科学》课本中,李宪华发现关于心脏病的治疗方法非常简略,缺乏详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推荐。
他回想起后世医生常用的心脏支架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但这些内容在当前的教科书中完全没有提及。
特别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书中只提到了硝酸甘油的使用,却没有提到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李宪华知道,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是后世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核心手段,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同样,他在《外科学》课本中发现,关于创伤处理的内容也存在问题。
书中提到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止血、包扎和固定,却完全没有提到抗生素的使用和感染预防的重要性。
李宪华知道,感染是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但这些知识在当前的教学中并未涉及。
特别是关于创伤后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书中几乎没有提及。
这些发现让李宪华既兴奋又焦虑。
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差距,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做出贡献。
但同时,他也感到压力巨大,因为这些知识的超前性可能会引起质疑和争议。
这天下午,李宪华正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老家隔壁村子村长的信。
门卫大爷急匆匆的送了过来,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
“这是一份加急的信,肯定很重要了,同学,你快看看。”
遇到这种情况,门卫大爷都会亲自送过来。
因为有好几次都是学生家里有亲人去世啥的,才会寄来这种加急信。
李宪华收到信件的时候心里有一丝忐忑,但是看到寄件人的时候,又觉得有点一头雾水。
他打开信件仔细浏览了一下。
信中写道,村里有一位老人重病缠身,情况不好,希望李宪华能回去救治。
李宪华最怕遇到这种情况了。
一旦事态紧急,赶路也是问题,希望那个老人能撑得住。
他毫不犹豫地向班主任欧阳海请了假,匆匆赶回老家那片。
李宪华直接来到了隔壁村子。
村长亲自过来迎接了他。
“李中专,就等着你来了,这是我二叔家的老婶婶,72岁了,这几天身体状态一直不太好,心脏疼的不行。”
“我都听你们村子的人说过了,你是神医在世,医术高明着呢。”
“请你务必帮帮忙啊!”
在村长的带领下,李宪华来到了病人家。
李宪华这才刚进门呢,里边的人就大喊大叫起来。
“不好了!咱老妈怕是不行了,怎么嘴都发白了呀?”
“快!医生到底来了没呀?”
在一阵阵慌乱之中,李宪华进了里屋。
一眼看过去,发现躺在床上的病人是一位年迈的老太太,症状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情况进展的越来越危急。
“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必须得尽快救治。”
“大家给我让个空间,不相关的人都出去吧,安静一点!”
李中专都这么说了,大家丝毫不敢怠慢。
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但是看样子危急的很啊,一个个自觉退了出去,只留下两个家属陪同。
李宪华立即采取了后世常用的急救措施,给老太太服用了硝酸甘油,并进行了简单的溶栓治疗。
村子里的一个赤脚医生扒在窗子上往里面看。
伸长了脑袋,眼珠子瞪得溜圆。
当他看到溶栓一系列操作的时候,他虽然不懂,但是十分惊讶,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渍渍,还能这么干?”
“大城市来的中专生还真有一套,就是比咱们赤脚医生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