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49秒的《不醉》很快放完。
现场所有人长舒一口气。
然后哗哗鼓掌。
接着是评价环节,司徒兆敦直接点名老谋子。
老谋子接过话筒,先是惊讶:“如果你不告诉我这是路江的作品,主角也换成别人,我是绝对不会往路江身上联想,甚至都不会往学生方向联想,我只会觉得这是哪个导演的实验作品。”
众人哈哈笑。
确实,《不醉》和路江过往的MV相差太大。
若不是司徒兆敦以及一众演员在场都能证明。
大家绝对会怀疑这是路江找人代拍的。
接着老谋子一脸严肃道:“一镜到底最难的就是镜头呼吸感,设计不好,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在这一点上路江你处理地很好...”
老谋子从专业角度说了一堆,问了许多细节,路江一一回答,最后他给出评价:“我听过很多人说想要拍一镜到底,包括国外的一些优秀电影人,但他们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路江你能坚持,并能做出这样圆满的作品,你很有才华,也真的很大胆,我觉得大家要为这份大胆鼓掌,中国新一代的电影人,就需要这样的大胆创新精神!”
哗啦啦,全场掌声雷动。
路江鞠躬致谢,心里只觉得以后他应该不会说“大不大胆”了吧。
接着其余人继续评价。
总结下来一句话,路江用作品,狠狠刷新了大家的刻板印象,同时觉得这片子冲奖希望很大。
路江在大家眼里,彻底从“歌手”转变成“导演种子”。
张元比较赶时髦,他直接问:“这短片会放在新专里吗?”
“有这个计划。”路江没隐瞒。
“好家伙,你让别的歌手以后还怎么拍MV?”
还有人调侃:“你这短片要是拿了威尼斯小金狮,你那新专怕是没人敢和你碰了。”
一脸严肃的田壮壮却道:“很有可能拿奖。”
老谋子也是点点头。
但路江没太当真。
司徒兆敦说了,欧洲三大评奖很写意的,不是七八十个或者七八百个人投票,而是七八个人,其中评委有很多都不是专业学者,而是演员或者明星。
随机性很大,很多得看运气。
当然司徒兆敦也说了,得奖概率极大。
但现在路江只是笑着回应:“真要拿奖,到时候你们可得多买几份。”
“那必须的~”
众人哈哈笑,然后纷纷伸手要签名版的专辑。
最终作品打分也没有意外。
导演能力:满分!
表演:满分!
路江的大专生涯,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结束后,原以为导演系刘主任会拉他谈话,聊留在中戏上本科一事。
不过看刘主任那幽怨的眼神,以及旁边司徒兆敦那得意的样子。
路江也就不好奇了。
有个大腿,真好。
随后路江参加了97大专导演系大专班的毕业聚会。
席间热闹已不必多言。
期间也有狗仔来拍照。
路江大大方方招呼对方进来拍,并要求把所有人都拍进去。
次日,关于路江大专满分毕业的消息也在市面上传开。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不少歌迷和群众才想起来,路江还在上学。
而此时谢听风在内地的声量也比前些天增长了许多。
市面上关于两者的比较,几乎就要被摆到台面上。
但路江知道,在谢听风的专辑没有取得实际战绩前,此事就不会被摆在台面上公开讨论。
同样的道理,路江作为高咖位者,也不能直接掀桌明刀明枪地打压低咖位者。
这是乐坛默守的规矩。
之前路江之所以可以放开炒作双王争霸,那也是有战绩傍身,并且新王呼声呼了半年之久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
再早之前叶赫那拉围剿路江也同样如此,明面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小动作都只在水面下进行。
所以当下,路江和谢听风的较劲,也同样只会在水面下进行。
如今谢听风已经先手打了一个月的宣传战,现在路江毕业了,也该轮到他出手了。
很快,路江第一手就是参加6月底举办的第1届CCTV-MTV音乐盛典。
这是是央视和MTV全球音乐电视台在中国主办的音乐类奖项。
甭管未来这奖项是如何沦为野鸡奖的。
现在人家毕竟是第一次,而且是国字头单位主办,那重要性自不必说。
本次颁奖分为内地、香江、湾湾、亚洲以及国际四个区域分别颁奖。
内地最佳男歌手给了刘焕,女歌手给了叶赫那拉。
香江最佳男歌手给了张学友,女歌手给了王飞。
湾湾最佳男歌手给了周华健,女歌手给了李文。
路江作为当下内地最红的歌手,斩获亚洲最佳新进歌手奖。
可以说,在论资排辈的年代,这算是最恰当的奖项,既不损害两岸三地老牌歌手们的面子,奖项“含金量”也说得过去。
而路江拿了奖,新天王任闲齐却只拿到了一个湾湾最受欢迎流行歌曲奖,歌曲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而且领奖的还是阿牛,不是任闲齐。
这么一来,路江便在新生代中拔得了头筹。
奖项傍身,这差距自然也就开始拉开。
不过谢听风方面也不示弱,很快就通过粉丝,在宣传时翻出97年在香江拿过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新人奖等各种奖项,力求抹平劣势。
同时谢听风开启7月专辑的预热模式。
这也意味着,两者的竞争开始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一直没定下发专确切日期的叶赫那拉也终于官宣。
新专《干脆》将于8月20号发行。
这一下,对吃瓜群众们来说,8月9月就是一场饕餮盛宴。
任闲齐、路江、叶赫那拉,还有最近风头很劲的香江歌手谢听风以及别的歌手都有发歌。
但对业内人士来说,一眼就能看出,叶赫那拉是在搞事情。
大家都知道去年叶赫那拉暗地里围剿《童话》一事,现在又来了,而且是在谢听风狂追猛咬的节骨眼。
这动机就有些微妙了。
但不管怎么样。
叶赫那拉既然已经敲定发专日期,接下来路江的新专宣发局面也将变得更加恶劣。
内地宣传平台就这么多,一个是天后,一个是准天王,还有一个不差钱的港星。
除此之外还有任闲齐也在耕耘内地市场,他是天王,也需要宣传平台的资源。
还有其余一众两岸三地歌手。
这就是一场舆论阵地的乱战。
早先业内判断的路江在宣发上的劣势,也开始显现。
好在,6月底时候,《中国娱乐报道第一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其中第一期节目中,当头的就是当下话题最火热《还珠》续集。
节目开头整整用了五分之二的时间聚焦还珠续集。
其中又分为五个话题:电视台购片出天价、播映大战尘埃落定、播映时间苦了学生随片广告卖得红火,以及是否好看尚难确定。
这让第一期节目直接有了收视基础。
没办法,这是和湖南经视签的合同。
同时民众对《还珠》的关注度也确实无人能及。
接着是串场节目,蒋雯丽、陈大诗人等明星送贺词。
音乐剧《西施》的一些报道。
陈大诗人的《荆轲刺秦王》在戛纳电影节的情况等。
然后便是下一个收视重头戏:一起聚焦路江新专MV拍摄现场。
相比于《还珠》的资讯报道。
拍摄现场就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记者是真的在现场报道。
观众们也能亲眼看到路江拍摄花絮,以及新MV女演员是谁,漂不漂亮,片场长什么样,新歌会有哪些周边消息等等。
这对广大歌迷来说就是琼浆玉液,对普通电视观众来说,也是路江的一次扩大知名度的机会。
其中路江和范彬彬一起在宣纸上写下“牛叉”,更是引爆了第一期的节目效果。
路江也在镜头里说:“这次是中国风,对,会比《江南》更加成熟...为什么写牛叉?用我贫瘠的文化实在难以总结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所以只能用牛叉替代了,俗?在李白苏东坡王羲之面前,我就是一俗人...”
观众歌迷们算是重新认识了路江。
同时有《江南》朱玉在前,新专的期待值直接拉爆。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路江很快收到了收视成绩。
很不错,平均5.4%,远超预期。
这也意味着《中国娱乐报道》已经成功。
也意味着老路家的资产即将迎来暴涨。
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个路数走下去即可。
然后接下来几期,路江、还珠几乎常驻。
但叶赫那拉和谢听风从未出现。
而《中国娱乐报道》是在湖南台生活频道、京城卫视、安徽卫视等33多家电视台播放,一周三期。
且随着节目越成功,签约的电视频道也越多。
这曝光量看似没多大,但仔细一算就会吓一跳。
这几乎就等于是一家在黄金时间段收视率稳定在6%以上的电视台!
这概念有多恐怖?
国内只有央视以及个别卫视能做到。
但人家不会天天让你上去露面。
于是路江直接成了当下的热度第二,仅次于即将播出的《还珠》续集,两者断档前二,以至于其余新闻的热点都得靠边站,至于谢听风,在高热度的前两位面前,你就算能排名第三又如何,不是照样查无此人,何况现在也没人给你排位,自己郁闷去吧。
业内其余人也察觉到了这一新的舆论平台的作用,纷纷开始接触寻求合作。
谢听风团队反应过来时已经有些晚了。
当他们主动联系光线想上节目,为7月的新专打歌时,《还珠》续集已经在BJ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