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首都后,秦扬又开始忙碌起来。
第一天刚到学校就被老师们拉去展览馆围观了一下午,等到第二天,杨浩的妈妈那边又打电话来催他去出版社走一趟。
本来这件事之前就应该过去,但奈何前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关注电影上映的事,所以才一直推到了现在。
因为电影节的巨大收获,加上近段时间电影的热映,秦扬这个青年导演当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连带着他出版的《最好的我们》销量也大涨。
这本书自从上个月中旬开始发售以来,便以极快的速度冲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虽然刚一开始排名还比较低,但一个月发酵下来,加上这次电影的助力,排名的上升势头却很猛。
不过这也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并没有啥竞争对手的缘故,这点秦扬还是心知肚明的。
一开始出版社出版的一万册很快便被一扫而空,后续加印的十万册同样也是如此,现在卖的已经是第三次加印的三十万册了。
不过看现在的势头,这三十万册同样也撑不了多久,这也是为什么出版社会这么急着找他的原因。
不急不行啊,按照现在的趋势下去,这本小说的销量最终冲过百万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现在这个时代,销量过百万册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甚至可以跻身进入一线作家的行列。
不过这和现在正值巅峰的郭小四还是比不了,人家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十天内销量就破了百万册,去年的《悲伤逆流成河》更是只花了一个星期。
但那也是他多年口碑积累的情况,现在的秦扬比不了,但在出版社看来,只要打造好秦扬的个人品牌,未来未必比不上。
这才是为什么出版社这么急着找他的原因。
现在的青春文学市场,出版模式也已渐渐成熟,因为有韩晗和郭小四两人的成功,导致出版社相当注重对作者的包装策划。
通过让小说作者走娱乐式路线,来直接提升其作品的销量,间接打响出版社的名气。
毫无疑问,现在的首都长江出版社就是打上了秦扬的主意。
秦扬对此也并不在意,他本来就是娱乐圈中人,提升知名度对他来说当然也有好处。
有一个作家身份,更容易让他打入作家群体,以后收购影视版权什么的也很方便。
来到出版社后,他先后见到了各个董事,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杨浩的母亲也是董事的一员,只不过持股比例不高就是了。
和他们进行一番交谈后,才开始今天的主要任务。
其实也就是配合出版社的宣传,给他拍一些写真什么的,这些写真有的会成为下一批加印书中的附赠品,有的会成为宣传海报。
另外,出版社这边还为这本书设计了一款别具一格的书签,上面还让秦扬亲笔写了一段寄语,这同样也是附赠品。
好在秦扬写的字并不难看,还能拿得出手,他一连写了好几份,最后全都交给了出版社,至于要用哪一版,就不用秦扬自己操心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版权比例分成的问题。
按理来说,合同一旦签订,这本书的版权分成也就固定了,后续不管是卖一万册还是一百万册,这个分成比例是不会变的。
但出版社这边考虑到秦扬并不只是单纯的作家,还是一位青年导演,社会影响力不小。
在得知秦扬后续还有出版图书的计划后,出版社这边主动提出了这一点,要把原本8%的分成比例提高到10%。
如果后续销量能突破一百万册,那么一百万册之后的销量会按照12%分成来算,相当于有了一个阶梯式的提升。
另外一点,秦扬的下一册图书,出版社这边依旧会按照最低12%的版权分成来算。
当然,这同样也只是一个意向约,并没有任何的约束条件。
如果之后秦扬的名气越来越大,相信出版社这边也会提出更优厚的条件,哪怕达到韩晗那种20%的版权分成也不是不可能。
这件事说完,出版社这边也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给秦扬举办一场签售会。
出版社这边确实很鸡贼,这会儿秦扬的电影还在上映,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秦扬和他电影的报道。
这时候举办签售会,可想而知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出版社也是想借着这股东风,好好让自己出一次脸,人家毕竟是企业,追求利润,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很合理。
秦扬这边沉吟了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不过他对于签售日期也提出了意见,放在了电影下映之后。
出版社这边商量了一会儿,的确也能接受,这件事便就这么定了下来。
中午秦扬和出版社的领导们吃了个便饭,因为还要工作,所以并没有喝酒。
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钟,秦扬才办好出版社这边的事,离开了这里。
随后秦扬又打车去了一家汽车4S店,把自己之前订的车提了出来。
没错,之前秦扬回到首都的时候,还给自己订了一辆车。
在这个圈子里,没车实在是有点不太方便。
之前每次秦扬要么就是打车,要么就是蹭车,有时候还得麻烦人家专门接送。
不过那也没办法,谁叫那时候秦扬没钱呢,仅有的一些钱还被他投资拍了电影。
这会儿焦点那边的钱已经到账,秦扬便用工作室的名义给自己买了一辆车。
不贵,也就只有三十多万而已。
景恬倒是给他出主意,让他买一辆跑车什么的,不过却被秦扬拒绝了。
要是他的心理年龄真的只有二十岁,说不定还真会入手一辆跑车玩玩。
但秦扬没有思考多久,便觉得没有那个必要。
他买车主要还是为了代步,现在他还并没有享受的时间。
虽然他这次一共入账了两千多万,后续票房下来之后应该还能有一些分账,但他之后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啊。
之前的《彗星来的那一夜》只是小试牛刀,2008年他可是有更多计划的。
而要实现这些计划,资金肯定是必须的。
所以除了那些必要支出以外,车子这种东西只要有且不那么跌份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