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

第83章 航天领域的计划

  于洋了却一桩心头事,又要继续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工作中去了,时间也不等人,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科研是需要一直向前行进的,原地踏步只会被别人淘汰。

  量子计算机、超算和人工智能是破解外星文明的重要工具,运载火箭和太空打靶技术是得到外星文明的前提,将来“捕鱼计划”成功了还要找一个“安静”的基地来研究。

  上一世,漂亮国选的是月球作为安置外星飞船的基地,但那是基于漂亮国作为蓝星小霸王的肆无忌惮,于洋现在可没有成为全世界公敌的底气。

  所以,对于洋来说,火星是眼下建立研究外星文明飞船基地的最优选择,要不是时间不允许,于洋甚至想选择在土卫六上建立基地。

  但是要在火星建立秘密基地,以现在整个一元科技集团的能力还说还有点够呛,还是要抓紧发展深空航天技术。

  目前在混沌研究院,内部代号“玄鸟”I型的第一代近地轨道穿梭机,已经设计研发出来,现在进行各种包括风洞试验的模拟试验,10:1比例的验证机预计年底可以试飞。

  于洋的计划在穿梭机成功之后就是开始研发制造真正的宇宙飞船,自主动力,在太空里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不用依赖星球的引力和惯性飞行。

  混沌研究院航天部的宇宙飞船还停留在设计阶段,航天飞机、穿梭机还有迹可查,真正的宇宙飞船,蓝星上以前是没有这个玩意的。

  现在各国发射的所谓飞船顶多算一个能在太空变轨的太空舱,根本不能自由飞行,算不上宇宙飞船。

  于洋告诉航天研发部的研究员们,可以大胆设想,只要小心求证就行,没有灵感可以多看看科幻片、动漫也行,有很多科技借鉴的地方,毕竟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的多了总会有一种能在现实中实现。

  反正太空里面没有空气,宇宙飞船设计成什么样式都可以,只要符合人类的审美,又兼具实用功能,按上发动机砖头都可以自由飞翔。

  关键还是太空发动机、动力能源、船体材料、太空维生系统、人造重力系统这些技术,这些技术不解决,深空航行那是奢望。

  现在蓝星向火星发射的探测器,需要经过长达6-9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一年多,人类不足百年的寿命,太阳系还没转一圈就得嗝屁,还谈什么星辰大海。

  要么增加宇宙飞船的速度,要么增加人类的寿命,这两个问题,都是于洋需要去攻坚克难的。

  上一世漂亮国的科学家们,在外星文明飞船的数据库中找到了一些宇宙飞船发动机和外星生命增加延长方面的蛛丝马迹,只是还没有完全破解基地就飞灰湮灭。

  这一世,不论是为了自己也好,为了蓝星也罢,能得到外星文明的技术,那就相当于得到了金手指、外挂,蓝星文明的进程可以大大缩短,还可以少走弯路。

  于洋还有一个隐隐的担忧,从重生那一刻他就一直存在一种疑问,自己的重生到底是回到过去的时间线还是平行时空。

  从重生之后,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和上一世不一样,彻底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的轨迹,蝴蝶效应也真的发生了。

  就是不知道蓝星上的蝴蝶效应会不会影响到宇宙之中,外星文明的飞船还会不会像上一世那样“如约”来到太阳系,这些都不得而知。

  于洋现在要做的依然是做好万全准备,耐心等待,听天由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时间悄然来到4月,蓝星北半球已是春暖花开,按照于洋的太空计划,这个月就要进行第二次太空打靶。

  这次太空打靶的目标是距离蓝星800万公里左右的一颗金属小行星,直径只有600米左右,比第一次的目标又小了一些。

  难度增加,这也是为了提高最终打靶时候的精准度,试验的目标体积是一次比一次小。

  实际上的外星飞船也只有400米的长度,高和宽只有几十米,距离蓝星的超过3000万公里。

  第二次太空打靶采用的“扶摇-2013-丁”火箭的改进型“扶摇-2014-丁”,稍微加长了一截,不算三级火箭,顶多算是二级半。

  多出来的半级助推器是和撞击器安装一起的,是为了给撞击器进行轨道调整和末端加速使用的,一二级助推器负责把撞击器送出蓝星,送到太空中的预定轨道,然后利用蓝星引力和自身的动力,加速后飞向虚空。

  由于多出来半级助推器,太空打靶2号比1号的飞行速度也提高了15%左右,800万公里的距离,1号撞击器需要航行180多个小时,2号撞击器只要150多个小时时间就可以击中目标。

  在第一次太空打靶任务时发射的4颗中继通信卫星(内部代号:信使1-4号),和2颗太空观测卫星“斥候-左眼1号-右眼1号”,在任务完成后就开始进行了变轨,靠着引力和动力飞向2号太空打靶目标。

  6颗卫星变轨只是使用少量的自身动力,主要还是利用引力弹弓效应飞行,4颗中继卫星中的3颗已经到达和目标之间的预定轨道。

  剩下1颗通信卫星和2颗太空观测卫星,因为离目标最近,距离蓝星最远,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目标5000-10000公里距离的坐标。

  由于第二次太空打靶的距离增加,琼州航天基地又连续发射了3颗中继通信卫星(信使5-7号),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升级,增加了功率,但是通信的延迟还是没法解决。

  等到第三次太空打靶的时候,还得再增加3-5颗中继通信卫星,今年下半年就得发射。

  ……

  今年银河集团依然保持着每月5-8次火箭发射,大部分发射任务在琼州航天基地,少部分在航天试验场。

  银河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射火箭最频繁的民营航天企业,备受海外诸国的关注。

  随着可重复利用火箭“扶摇-2010-丙”型的试验成功,现在集团的火箭发射已经大量投入使用。

  第一代“小周天星斗”卫星计划中的小卫星,后期的发射任务都是通过重复使用火箭“扶摇-2010-丙”完成,发射场地都是在西北地区的2号航天基地附属发射场。

  使用可重复火箭发射“小周天星斗”计划中的卫星,可以节约45%的发射成本,但是少部分大型的卫星和高轨道卫星就需要重型运载火箭发射。

  “小周天星斗”计划中除了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对地观测(侦测)卫星之外,还有28颗伪装成通信卫星的武装卫星(代号:七杀)。

  所谓的武装卫星,其一就是安装了大功率的激光发射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激光给其他组网中的卫星加热充能,非正常情况下,只要调整发射功率大小,充能就能变成灼烧。

  其二是卫星的太阳能帆板的背面是反光板,能组合成一个半圆,反射太阳光,聚合在一点来给目标充能或者灼烧目标,这个功能的缺点是攻击距离太短,基本上只能做近距离充能使用。

  其三是微波收发装置,无线充电(放电)模块,可以给配备微波接收装置的卫星充电,也可以发射电磁波破坏目标电器元件。

  武装卫星的攻击模式主要还是靠大功率的激光发生器,不仅能攻击太空中的目标,还能攻击地面目标。

  超出正常卫星10倍的太阳能帆板(柔性太阳翼),能提供更多的能量,配合最新研发的超级固态电池,存储更多能量。

  在卫星能量充满的状态下,按照激光发射器的最大功率,可以连续发射10次,最远攻击距离800公里,每次攻击冷却时间30秒左右。

  配合着光学设备和电子雷达,可以轻松捕捉并击毁高速飞行的导弹和太空中的卫星等飞行器。

  这种武装卫星作为一元科技集团的杀手锏,属于绝密中的绝密存在,除了混沌研究院参与研发的高级技术员,整个集团知道的人不足十个,因为这种技术一旦泄露,一元科技集团和于洋可能会成为世界公敌,毕竟谁也不想头上时刻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小周天星斗”卫星计划里,今年就开始陆续发射这28颗武装卫星,每年发射7颗,前两个月的时候已经发射了1颗,现在的轨道在南太平洋上空,主要用来测试,测试完成之后才会变轨到夏国附近。

  这28颗武装卫星一半部署在夏国周围的太空轨道,一半部署在漂亮国上空的轨道,于洋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等第二代“小周天星斗”卫星计划实施的时候,将再增加28颗武装卫星,按照第二代技术设想,技术将有很大的升级,激光发射器最少能连续发射30次,攻击距离超过1000公里。

  ……

  再过三个月,也就是下半年的时候,那艘4.5万吨级的海上火箭发射平台船——“金鳌岛号”,就会从岛市的天龙造船厂出坞。

  到时候,银河航天将拥有4座火箭发射场,1号发射场——长安城南郊1号火箭发射试验场;2号发射场——琼州航天基地;3号发射场——西北航天火箭发射试验场;4号发射场——金鳌岛海上火箭发射平台。

  现在银河集团的火箭发射任务95%以上都是内部订单,于洋安排的发射任务实在太多了,暂时是没办法承接太多的商业发射订单。

  等今年琼州航天基地扩建的2座发射工位完工,金鳌岛海上火箭发射平台运行,就可以大量对外承接商业火箭发射,让银河集团回回本。

  银河集团(泛指一元科技集团的航天领域)的可重复利用火箭大规模应用,把商业火箭发射的价格直接拦腰砍了一半,市场潜力非常大,海外一些小国家的意向客户都排队等到明年了。

  其实于洋还是倾向于其他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比如处于研发阶段的“玄鸟”太空穿梭机,还有设想阶段的“鲸”级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只是人类征服星辰大海的一个过渡性交通工具,不远的将来注定会被淘汰。(胡编乱造的,火箭派请勿喷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