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凡人修仙,从混沌之力开始崛起

第18章 神秘画像与讲道

  易辰悠悠转醒,眼神迷茫且空洞,大脑仿佛被一团厚重的迷雾所笼罩,昏昏沉沉,思绪如乱麻般交织。

  一时间,竟全然想不起究竟发生了何事?

  他费力地转动着沉重的眼珠,开始打量起四周。

  这是一个陈设极为简约的房间,易辰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略显陈旧的床上,床榻散发着淡淡的古朴气息。

  再环顾一圈,房间内仅有一张朴实无华的桌子,以及一把普普通通的椅子。

  而就在这时候,墙壁上的几副刻画,瞬间吸引了易辰的全部注意力。

  尽管这些刻画因岁月的侵蚀而显得模糊不清,但其所描绘的几位仙风道骨的道士画像,依旧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道不清说不明的韵味。

  易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这些画像深深吸引,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陷入了一个奇妙而虚幻的境界。

  起初,只是一道若有若无的微光在他眼前闪烁,如同暗夜中的星辰,微弱却引人注目。

  随着光芒的逐渐增强,易辰仿佛穿越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瞬间置身于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之地。

  这里,景色幽静而恬美,微风如同温柔的精灵,轻轻拂过翠绿欲滴的树叶,树叶随之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乐章。

  在这片宁静祥和的山谷间,一座凉亭里几位古稀道士正围坐于一起,开始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讲道。

  其中一位古稀道士,面容清癯,目光深邃如渊,轻捋如雪的胡须,声音舒缓而悠扬地缓缓开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长河,携带着岁月的沧桑与沉淀下来的无尽智慧。

  每一个音节都如同古老的钟声,在易辰的识海深处回荡,激起层层涟漪。

  另一位青袍老道,神态庄重肃穆,手持一柄抚尘,轻轻一挥,接着说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他的话语犹如沉重的金石之音,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重重地撞击着易辰的灵魂,令他的内心为之震颤。

  这时,最后一位灰袍道士,慈眉善目,则目光炯炯,声如洪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字句仿佛是宇宙诞生之初的神秘咒语,蕴含着万物运行的奥秘与规律。

  易辰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他感觉自己似乎在那一瞬间,捕捉到了这些话语中某些精髓。

  却又好像只是触摸到了真理的边缘,始终无法真正窥探其中奥秘。

  那些字句在他的脑海中如流星般划过,时而璀璨夺目,清晰无比,时而又转瞬即逝,模糊难辨。

  他试图去理解“道”的真谛,去窥探万物的起源和变化的深层逻辑。

  但每当他觉得自己即将冲破那层认知的迷雾,快要抓住那一丝隐藏在深处的玄机时,却又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更为厚重的迷雾所遮蔽,让他难以触及那核心的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一位背剑道士的声音再次悠然响起,如同一记惊天的雷霆,震彻易辰的心灵深处,令他的每一根神经都为之战栗。

  易辰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了一道道深刻的纹路,他的双眼紧闭,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些话语的思考之中,努力地想要理清其中的脉络和深意。

  他的眼神时而明亮如星,仿佛在瞬间领悟到了某些关键的要点。

  时而又迷茫如雾,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不解之中,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不断地在真理的海洋中探索、寻觅。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这些话语如同无数闪耀着神秘光芒的丝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易辰的脑海之中。

  令他感到既兴奋又困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和谜题的迷宫之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不知不觉间,易辰完全沉浸这种奇妙的幻境中,额头渐渐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如同拉响的风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急切与渴望。

  他拼尽全力想要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想要破解这玄之又玄、深奥莫测的谜题。

  可惜,当讲道之声渐渐消逝,那如梦如幻的仙境景象如同脆弱的琉璃,在瞬间破碎成无数的光影碎片。

  易辰猛地被拉回到了现实中那简单朴素的房间里。他痴痴地望着墙上已然模糊的画像,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以及深深的迷茫。

  他深知,自己刚刚应该是经历了一场超凡脱俗、震撼灵魂的启示。

  但却又无法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在那短暂时刻所领悟到的深邃内涵。

  那种似懂非懂、若即若离,雾里看花的感觉让他既兴奋又失落。

  易辰知道这次奇遇,可能触及到“道”的真谛边缘,又焦虑于无法真正将其清晰解读。

  他的内心燃烧着一股强烈的渴望,渴望能够再次进入那个神秘而充满智慧的境界。

  可但他再次沉静心神,去看那几幅画像时,却没有那种玄而又玄的感觉。

  而经过这场心灵上的震撼,易辰也彻底恢复了清明,种种之前的画面再次占据了他的心神。

  “爹爹,娘亲,大姐二姐,爷爷,大长老……”

  随着易辰的记忆复苏,嘴里不由自主喃喃自语唸叼着,眼泪就如泉涌一般哗哗夺眶而出。

  不知什么时候,易辰才停止这种悲伤情绪,他起下床,轻轻打开房门走了出去,他必须要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方。

  来到外面,他环顾四周一圈才发现自己,原来正身处一座道观之中。

  道观坐落在群山环绕之间,仿佛是这片天地中一处遗世独立的净土。

  四周青山连绵,层峦叠嶂,山上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道观前方有一片开阔的草地,嫩绿的草尖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

  草地前方,一条清澈的小河潺潺流淌,河水撞击着石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一首灵动的乐章。

  河边,几株桃花树绽放着娇艳的花朵,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在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道观的建筑古朴而庄重,主体由青石和木材构建而成。

  屋顶的青瓦排列整齐,历经风雨的洗礼,已略显斑驳,却更增添了一份沧桑的韵味。

  屋檐微微翘起,宛如飞鸟展翅欲翔,道观的墙壁厚实而坚固,上面爬满了翠绿的藤蔓,给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门窗皆为木质,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道观的大门。朱红色的大门高大而威严,门楼上镶嵌着一个巨大的“道”字。

  这个“道”字苍劲有力,笔画如龙飞凤舞,透着一股雄浑的气势。

  易辰只看了一眼,便被其深深吸引,仿佛这个字蕴含着无尽的玄机和奥秘,让他的心灵再次为之一震,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体悟。

  大门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字迹古朴,虽已有些模糊,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

  走进大门,院内的石板路干净整洁,缝隙间长出的青苔,为这肃穆的

  整个道观弥漫着古朴厚重的气息,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小娃子!你醒了啊!”

  易辰正沉浸其中,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