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条鞭法,打补丁
这就出现了很尴尬的现象,原本实施新政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结果负担却更重了百姓。
“如果铸造银元并流通,岂不是就杜绝了火耗这个苛政?”
朱翊钧老早就想过此事,一直在调查研究,琢磨其可行性。
因为在清朝雍正年间,推出了“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雍正想得挺好,那就是让官员们将火耗银子也一同上缴国库。
作为补偿,清廷会给那些清廉的官员们一笔养廉银子。
也就是说,只要官员们不去贪污火耗,他们就能够获得养廉银。
养廉银的标准挺高,是官员俸禄的十几倍。
最高的是总督,有一万三千到两万两,连知县也有四百到两千两。
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效果不错,百姓们缴纳的税的确是少了。
但时间一长,官员们灵活的头脑又开始琢磨道道儿了。
哎,你说能不能既拿火耗,又拿朝廷的养廉银呢?
于是,这帮人不仅继续压榨百姓,而且还去骗一笔养廉银。
从小规模到群相效仿,蔓延速度非常快。
到了雍正朝后期,老百姓的负担恢复原样儿,并且还加重了。
而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反倒是滋生了地方官员们更加贪婪的行为。
正是有鉴于此,朱翊钧觉得还是要铸造银元。
如此才能一劳永逸,不给贪官们什么念歪经、起坏心的机会。
“按银九铜一铸造主币,一两银币的铸费差不多要一钱,越造越亏。”
“银七铜三的话,只是小赚。”
虽然降低成色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但主币的定位是本位币,无限法偿。
所以,又不能大幅降低主币成色,那就只能从辅币中想办法。
但铸造辅币的溢价太高,民间私铸将会泛滥,难以控制。
拿着笔算了一会儿,朱翊钧叹了口气,有了初步的决定。
“什么事情都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啊!“
主币银九铜一,辅币银七铜三,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降低一些。
这样虽有所盈余,远不像朱翊钧原来想的那般利润丰厚。
可惜,好好的宝钞,被玩废了。
否则,以国家信用发行并流通的货币,才是发展的潮流。
“好在张居正贡献了十几万两银子,能继续加快进行什刹海和朝外关厢的建设开发。”
“工程干得越快,资金回笼越多,朕的手头也能松快点。”
朱翊钧起身活动着胳膊腿儿,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大量铸造银币并发行流通,今年恐怕是不行了。
但可以逐批铸造,先从京师开始流通,随收随铸,越来越多。
主要是现在手上的存银太少,就算抄了冯保的家,也是远远不够。
而且,大明缺银缺铜。
光是依靠外来流入的白银,实行银本位制,也让朱翊钧有些隐忧。
“或许,朕有些多虑了。何况,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既然银子已经成了货币,且得到了朝廷和民间的认可,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看来,抗倭援朝只是将倭人击败,还不是最终目的。”
“趁其病,要其命。倭国可是有着银山,花费再大的代价打下来,对大明的发展都是有利无害。”
朱翊钧走到殿门前,望着外面的景物,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穿越者根深蒂固的执念,不把小本子给灭了,好象白穿越一回似的。
何况,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把侵朝的倭人主力尽歼于朝鲜,丰臣秀吉再一咽气,倭国就是内战混乱。
明国趁胜而进,就是不能一口把倭国四岛都吞了,也能把银山啥的给抢过来。
当时世界上两大产银地,一个美洲,一个就是倭国。
就在大明眼皮子底下的巨额财富,不抢过来就太说不过去了。
朱翊钧走出殿门,蹓跶到花圃,看着清出的一小块地方,那里有盛开的小白花。
“人这一生啊,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都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直到咽气闭眼。”
但大明的问题太多,朱翊钧现在都有些精神疲惫,主要是心太累了。
“处处积弊,不知道那些大臣们怎么就视而不见,混吃等死的。”
朱翊钧叹了口气,还是得解决问题啊!
现在,还是得想怎么给“一条鞭法”打补丁,别再残民害民了。
朱翊钧沿着甬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思考着。
几名宫人随侍在后,脚步放松,不敢打扰皇帝的沉思。
一条鞭法在南方试行,效果不错,这才在全国推广实施。
但南北的经济差异,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使其在北方遭遇到了水土不服。
南方经济较发达,工商业发展得好。
所以,南方百姓耕种的少,打工经商的多。
如果是按实物缴税,不种地的百姓还要花钱去买粮运去官府,麻烦。
就是种地的百姓,出卖农产品,兑换银子,也容易。
而且,南方的银子在市面上流通得也广,数量不太缺,也就少有银贵钱贱的现象。
但在北方,百姓们还是以传统农耕为主,工商业和经济的发展远不如南方。
所以,老百姓面对一条鞭法,就存在着两大困难。
一是市场小,不够活跃,导致粮食不好卖;
特别是秋收后,急着卖粮换银子交赋税,就只能接受粮商压价的盘剥;
其次是银子少,老百姓日常花用都是铜钱。
缴纳赋税时,老百姓就要把铜钱兑换成银子。
这个时候,除了粮商压低粮价,还出现了银贵钱贱,老百姓又要被压榨一回。
“应该还有官商勾结,才能完成这两个环环相扣的压榨程序。”
“至少也是官府不作为,没有对粮商的监督,也没有对银钱兑换比例的监管。”
朱翊钧发现了,但凡是积弊,肯定跟官员扯上关系。
由此可见,刷新吏治、整顿官场有多么的重要。
没有好官,啥好政策到了下面,也会被故意曲解,实惠落不到百姓头上。
所以,解决的办法虽然有好几个。
可朱翊钧还要权衡分析,找到贪官奸商操作空间最小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