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寻找空间内外的不同
“你们两一个内科一个外科,跟我这骨科完全就是两回事,怎么会想到要拜我为师了?”张大河不解的看向两个年轻大夫。
他倒不在意多几个徒弟,尤其是正规医学院出来的徒弟,可张大河也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学通内外科了。
别说内外科了,就是骨科要是有个手术,现在的张大河都会傻眼。
他从医学院学到一些知识,但更多的却是空间之中实践锻炼出来的复位技术强悍,真正论起医学知识,最多也就是比刚刚毕业的学生能够强一些,毕竟他已经毕业三个多月了。
“张大夫,您也看到了,附属医院现在除了骨科病人之外,有时候几天都不会来一个人,外科还好一点,每天能够处理一些小伤口,也算是为厂里做出了贡献,可我们内科别说是附属医院了,就是市医院,也没有人会找年轻大夫看病啊!”
内科的小王一脸的苦涩,他感觉轧钢厂附属医院建立内科绝对就是浪费,如果可以,他是真的想要从附属医院调出去,到大医院学习,可他家也只是普通人,自然没有这样的关系。
自身的天赋只能说是一般,也没有老师看中。
如果一直留在附属医院之中,这一辈子一眼就能够看到头,等于完全荒废。
眼前的张大河可以说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
骨科虽然与内科不同,但总能够学到一手接骨复位的医术,怎么也比自己在内科闲坐板凳强。
“我们想拜您为师学一些真正可以救人的医术,而不是成天在办公室闲着喝茶看报,这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另一个外科大夫一脸哀求的看向张大河。
“其实我挺羡慕内科大夫的,我们骨科要是治好了,人家认为是应该的,治不好人家会骂你祖宗好几代,可内科治好了病人会到处为医生传名,治不好病人也会自觉的换一个大夫,绝不会找给自己治病大夫的麻烦!”
看向内科小王,张大河轻轻摇头:“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老师说的。”
看两人一脸的不解,张大河解释道:“我给你们说这个,就是想要告诉你们,骨科的责任极大,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固定,要是紧上一点点,都有可能造成病人肢体残疾,你们真的已经做好了换科室的准备了吗?”
“师父,我们愿意!”两人同时跪倒在地,向张大河行了拜师大礼。
“好了,起来吧,记的跟同学换着借一套骨科教材,还有你这些师兄弟手里有我画的各种骨伤示例图和手法,也一起抄一份,晚上下班的时候开两份石膏带上,跟方大新他们学习一下如何打石膏,回去就练!”
“你们拜我为师,想要学骨科而不是成天闲着,这是好事情,我也愿意教,但学习任何知识最为重要的都是要自己用心去学,要不然无论是谁教,学不会还是学不会!”
“师父,我们记下了!”所以徒弟同时点头。
“对了,晚上我请你们师兄弟到东来顺吃羊肉,你们记的一起过来。”
看到门口又有了新的患者过来,张大河这才停了下来,只是扫了一眼,就可以断定眼前这位是手肘脱位,不过却没有开口,而是看向已经上前的方大新和左林中两个徒弟。
“师父,我们诊断为手肘脱位,需要进行手法复位!”方大新和左林中非常肯定的道。
“不错,判断的非常正确!”张大河点了点头,口中已经开始讲解手肘复位的判断和复位时的手法,以及用力的方向,只听一声轻响,患者原本吊着的胳膊已经重新恢复了正常。
“一个星期内这只胳膊不要干重活出重力,同时吃好一点,补充一下营养,一个星期后就没事了!”
给病人叮咛了一句后,张大河又转头看了一眼乔远。
方大新和左林中是正规医学院骨科出来的,也许没有经验,可知识储备却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差的就是实践。
只需要一次实践,常见的手法复位,张大河就可以全部交到这两位的手中,医院骨科也不会只有自己一个人治疗。
乔远尴尬的一笑,低头没有说话。
张大河惋惜的看向旁边几个诊室,其实无论是黄大夫还是王主任,都才四十多岁,可以说是一个大夫的巅峰时期。
这种简单的复位,甚至普通的骨折复位,对于两人来说,都可以轻松治疗。
但因为自己的名气大,所有的病人过来哪怕就是在门口等着,也绝不会挂这两位的号。
张大河自己又不可能将这两位全部叫到自己诊室辅助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复位治疗,这不是帮忙,完全就是对两人的侮辱。
“行了,已经五点半了,你们去查床,记的做好记录,我去给赵院长说一声,将他们两个转到骨科来!”
张大河来到楼上,刚一说完,赵院长就满口答应。
附属医院建立已经几年了,一直是什么情况没有人比他这个院长更清楚。
所有病人生病之后都会前往大医院找有名气的大夫看病,就算是附属医院有能力治疗,也不会过来。
还是张大河这几天名气传了出去,才算是真正住满了病人。
赵院长已经能够看到,将来的附属医院,必然会变成一个骨科医院,其它科室最终都会成为这个骨科医院的附属。
与其让这些年轻大夫成天闲着,还不如跟着张大河学一手骨科技术。
医院内部调动,只需要院长说一声就行了,也不用办什么手续。
张大河转身又进了医院办公室,开了一张办借书证的证明。
然后回到自己诊室开始无聊的翻起书来,一边看一边想着今天两次在外面针灸与空间里的不同。
与空间里自己一次会将一本针谱全部练习一遍不同,外面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就直接扎什么位置的穴位。
“应该是扎针时会调动体内的养分,一本针谱全部扎一遍,体内的养分无论负担这样巨大的消耗,才会如此虚弱。”
想了好一会,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张大河实在想不到第二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