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77.九阳残篇
暮色漫入古墓,石壁间萤火明灭。
杨过正凝望着先前裘千仞送来的木匣,怔怔出神,喃喃道:“我要有弟弟妹妹了……”心情颇为复杂。
便在这时,如若玉碎般清灵嗓音响起:
“过儿,我有件事忘跟你说了。”
小龙女迈出走进石室里,从袖口取出一个紫檀木匣,将其放在桌上,灯火下,泛着幽光。
“这是武当的俞二跟殷六送来的,你瞧一下是什么。”
“武当?”
杨过剑眉微蹙,青衫微振间已至案前,“龙儿,你认得武当派的人吗?”
“不认得,听那俞二的意思,该是他们武当跟先前的鹤笔翁有恩怨,然后你……”
说到此处,
小龙女顿了一下,眸光如水,映着壁上孤灯,瞧着杨过。
杨过有点不自在,柔声道,“往后,不瞒你了。”
“…你说的,我可记住了。”
“嗯,自今往后,天上地下再无半分隐瞒。”
杨过哈哈一笑,调转话头,“对啦,咱们瞧瞧这里边是什么吧。”说罢猿臂轻舒,木匣应声而启。
但见黄绢封面上“纯阳“二字虬劲如龙,墨迹直欲破帛而出。
“这……好!好!妙哉!”
杨过翻阅一二,双眸精光暴射,指节在残页间簌簌翻动,竟震得壁上烛火摇曳。
“龙儿,昔年全真教重阳祖师以《九阴真经》里边的功夫,破祖师婆婆的《玉女心经》。
今日。
以我先前推出的解法,配合上此残篇,定可保你安全无虞,解了那寒毒!不,该是说借那寒毒练功,化为己用!”
小龙女惊讶,皓腕轻抬,黄绢自指尖滑落,定定望着神采飞扬的情郎,温柔声相问:“那怎么做?”
杨过甚是高兴,言道:“寒毒如附骨之疽,难以拔出,但说白了,也不过是‘异种真气’罢了,我原本思路,想着调和阴阳,将其消弭。
但苦于无至阳至刚的内功,一直难以奈何于这寒毒。
而白天时,裘帮主送来的《铁掌秘要》里边记载的外功虽是至阳至刚,但其内功,却并非如此,一开头,并不能生出至阳真气。
我原觉失望,忽而灵光一现,既然内功不成,何不使外功来解?”
小龙女越听越奇,忍不住赞道,“过儿,你当真是天下顶顶高的天才。”
杨过哈哈一笑,继续解释:“龙儿,你我当效古墓双修之法,玉女心经为媒,纯阳真气为引。
心神合一,内功互通。
届时,
由我替你护持五脏六腑。
你则主动激发寒毒,让其流转于皮肉筋骨,但因有我护持,寒毒难以寸进,你只需以纯阳内力,疗愈皮肉筋骨即可,用以达到锻体目的,使之外功增长,外功再行反哺,增长内功。
这样此消彼涨之下,最多七日,定能将这寒毒一扫而空!!”
他说完,忽然顿住,喉间微动,“只是这锻骨洗髓之苦,恐非人力能当。“
小龙女却已盘膝坐上寒玉床,冰绡广袖垂落如瀑,缓缓道:“相思之苦,更甚皮肉之痛,只是七日,又有甚好怕的呢?“忽又蹙起远山眉,“可若是寒毒倒灌,过儿你自己…...”
“那就更好不过了!!”
杨过长笑震得梁尘簌落,见她神情黯然,忙道:“若那寒毒当真倒灌,岂不是来帮我练功的?”
说道此处。
杨过朗声道:“当年义父逆练九阴,夺了个天下第一,而今杨某便借这玄冥寒毒,与龙儿同参造化!”
望着杨过意气风发的模样,小龙女眼神稍稍有些痴了,更觉心舒。
她不愿意见到杨过愁眉不展,忧郁沉肃的样子。
“那好吧,过儿,咱们开始吧。”
“龙儿,莫急。”
杨过自一边书架上,取出一本落着些许灰尘的书册,放在石桌上,道:“你先将《默然销魂掌》当中那一式‘无中生有’仔细阅读一番,
此招结合了我义父《蛤蟆功》以静制动的精髓,以及《逆练九阴》移宫换穴的妙处。
此招的行气法门很重要,你需得练熟。
我也需好好寻思一下这《九阳残篇》,如何能跟咱们现有的内功相融,还有咱们也需要师祖她老人家来帮忙护法,免得出什么意外,所以……”
…
杨过缓缓将一件件事道出。
小龙女静静听着,忽而惊觉,“过儿考虑的如此全面,只怕这几年,他在我身上这寒毒上废了不少神思,这才经由那《铁掌秘要》一触而通……唉……当真幸苦他了……”
“龙儿?龙儿?”
“啊?怎么了?”
“龙儿,你怎么走神了?这可不是好徒儿该有的样子。”
“……”
小龙女面上浮现一抹红晕,扭头看向别处,道,“那你重新说一下嘛。”声音不复冷清,带着几分羞意的娇软,直听得杨过耳朵的酥了。
“龙儿,你不对劲。”
“怎么?”
小龙女抬眸望向他,眼神茫然懵懂。
杨过心地一软,已没调侃的心思,坐回她身边,柔声道:“没什么,咱们继续说。”
“好啊。”
…
…
话分两头。
武当跟终南山相离千里,算是很远了。
不过。
俞莲舟跟殷梨亭二人想着回山,跟师兄弟们中秋同乐,所以也不骑马,一路都是使着轻功飞驰而过。
二人想着要防备意外,虽不敢全将精力用在赶路,但一日也可跑出三四百里,只是很累就是了。
暮色四合时分,
武当双侠行至官道口岔。
殷梨亭面泛赤霞,衣襟早已被汗水浸透,气息微乱,显是内力消耗过甚。
俞莲舟虽呼吸如常,但额角也是汗珠涔涔,青衫上落满风尘。
二人相视苦笑,
皆知这般昼夜兼程,实非道家养气之道。
然。
念及回去跟师兄们同过中秋佳节,又涌起力气来,足尖轻点,身形又掠出数丈。
哗啦啦~
茶幡在晚风中猎猎作响。
殷梨亭忽觉丹田真气一滞,忙按住俞莲舟肩头:“师哥,且歇片刻罢。”
俞莲舟颔首,望着前方路口有家茶楼,回忆一下周围地形,轻轻点头,“六弟,咱们调息一下,再去喝点水,歇歇,一口气进城,明个直接回山。”
随后。
二人稍作调息,便来到茶楼跟前。
还没进门。
殷梨亭便叫道:“伙计,两壶热茶,再来点肉饼子。”
“好嘞,二位客官这边请。”那伙计说着,却见门口二人驻足不前,道,“二位客栈,请进。”
话音未落。
却见茶寮竹帘微动,
裘千仞灰布短打的身影正倚着窗棂,手中茶腾碗袅起袅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