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一手江湖,一手庙堂

第11章 春雪

  翌日晌午,天下各派来与会的人都来了这凤来楼。

  凤来楼前后三院,主楼傍清沙河而建,山海会盟宴主宴就于此而设。

  由于人数众多,山海阁不得不将宴会分在迪化关五处酒楼。一流宗门位于城中凤来楼,二流宗门位于城西东来楼,三流宗门位于城东扶桑楼,江湖散客位于城南祥和楼,朝廷官吏位于城北刺史府。

  城中一流宗门,有南越剑林派来的新剑冠邓续,西域密宗三禅法师,崆峒山三清观主吴桐,武当张通道长,崂山孔明学,江南云梦宗杨柳仙子等等。

  北秦朝廷协助办理此事的都护李北朔和苏孝先也来了凤凰楼出宴。

  明面上山海阁阁主并未露面,北秦分阁阁主楼固虽然与会,但始终保持沉默,宴会都是由西北分阁吕和祥主持。

  李北朔本意,是想借此宴向天下表明,在北秦只要不僭犯朝廷官府,江湖事情江湖可以了。

  但经不住下面猜测,期间一些勉强跻身一流宗门的门派就擅自忖度,以为山海阁是想借此在江湖上排出一个准确的名号儿来,并且有意成为江湖盟主,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办天下宴会的,何况以当年山海阁实力,做此盟主天经地义。

  若是能锦上添花,自己门派也能借此水涨船高。

  吕和祥在宴前,郑重其事,向各门各派陈词,慷慨激昂演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如今西北局势不稳,天下魔教亦有复苏苗头,山海阁身为江湖之人,对此当仁不让。

  最后提议,江湖之人应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幸福和平的江湖。

  说的虚头巴脑,底下人纷纷称是。

  最后,有一些个江湖门派要求趁此机会,来场比武大会,向天下人展现如今的江湖一代更比一代强。

  那些前面超一流宗门本对此无动于衷,但架不住底下那些亦是一流却小门小派的造势挑衅。

  事关宗门威严,不可不战。

  本不在计划之内的比武大会竟然就被众人定在宴会之后,且通宵达旦,不分昼夜。

  不知如何是好的吕和祥急的脚下直跺,偷偷瞥了几眼李北朔,后者也偷偷看见前者的眼神,可却装作不知道。

  看着底下吵了半天,李北朔转头看向苏孝先,得到后者点头肯定,李北朔上前宣布:

  “经本殿和苏统领商议,诸位所言,可行,就定在城外芦苇坪。且此次比武,并无规则,想上就上,但点到为止,不可伤人性命。”

  说完,李北朔就坐了回去。底下有人欢呼,有人嘈杂。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这场宴会之上了。于是原本计划酉时结束的宴会,申时不到就结束了。

  其他四处宴会上得到此消息也匆匆散去,赶往芦苇坪。

  李北朔出了凤来楼并没有急着跑去芦苇坪,而是回府接了月荣叫上春雪再去的。

  等到赶到芦苇坪,此时已经是人山人海,灯火通明。

  而且此时还是宵禁,苏孝先只允受邀请的江湖之人参加,且调了迪化关的一部分军队候命。白天宵禁结束,人恐怕只会更多。

  芦苇坪已经被十日前的那场雷声大,雨点却不大的大战毁尽。那些逞凶斗狠的小门小派在上面大展身手。

  为了能借此机会名扬天下,或是勾搭几个宗门的或者在外游历天下的仙子,各个使出那些个华丽招式。

  底下的人自然都心知肚明,可既然无事可做,权当看了场表演。

  只是春雪对武道一途,追求极致。自幼被带在老阁主身边的她,跟着老阁主学了一套名为登天梯的奇异功法。

  此功与那些练成可一日千里,越境而升不同,它需要在一场又一场的对决中采众人家之所长。所以,天资上佳的她如今才踏入五品。

  春雪回头看向李北朔,而李北朔知道她想借此机会修炼登天梯,便点头应允了。

  得到同意后,春雪握刀而跃,一脚一掌将台上两个人打倒,然后冷冷说道:“西北都护府,向天下豪杰请教。”

  月荣虽不谙武道之途,但也知道这次宴会来了不少厉害角色,而春雪姐姐只是五品。

  她捏住李北朔的衣角拽了拽,轻声问道:“春雪姐姐不会有事吧,她才......”

  李北朔伸出手勾了一下月荣的鼻梁,笑道:“你就放心吧,境界是境界,搏杀是搏杀。她所行之途力求以术证道,追求术之极致,现在与二品宗师都可一战。”

  一直在旁边坐着的苏孝先听到李北朔所述,好奇地转过身来问道:“殿下竟对武道一途有如此深刻独到见解?”

  意识到自己刚才无意流露被苏孝先察觉,李北朔冷静解释:“到南越三年,有次陪同南越七公主陈虹裳郊游时路遇刺杀,幸得了当时十三岁的春雪姐姐相救才能活着回来,后来她父亲去世,我见她无依就请她做了护卫。虽是护卫,可实际上已然是我姐姐。多年相处,自是听她说过所学。”

  苏孝先没想到李北朔能牵出曾经之事,可他并不想饶过这位殿下。

  “哦?那殿下就不曾学过她的奇妙功法?”

  “哈哈哈,我是个惫懒的,不喜欢学武。”李北朔打哈哈笑道。

  话语间,春雪手起刀落,招式简朴,但无疑是极致的杀人之术,刀刀劈向要害,已经有四五人被击败。

  只是下面上来的这人有些分量——崂山孔明学之徒——陆义彬。

  齐鲁乃儒教发源地,崂山得地利优势,将儒道融合。讲求所学道法以致君泽民。

  崂山派对儒家的浩然之气学的不多,可将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借鉴到了极致。女人就该是贤内助,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最是瞧不起江湖上那些潇洒的仙子,所以整个崂山不收一名女弟子。

  春雪刚上场,二品巅峰的孔明学就面露不悦,但以为这是都护府用来展现北秦尚武风气的。只是这女子竟然连下四五人,江湖规矩何在?

  “明江湖之秩,我崂山派义不容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