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爨人
夏后之盛,敷陈五教,勋隆九土。纯化布于千古,仁功播于万祀。故乃耀辉西岳,霸王郢楚,子文铭德于春秋,斑朗绍纵于季叶。阳九运否,蝉蜕河东,逍遥中原。班彪删定汉记,班固述修道训。
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姻娅媾于公族,振缨蕃乎王室。
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位均九例,舒翮中朝。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树安九世,千柯繁茂,万叶云兴。乡望标于四姓,邈冠显于上京。瑛豪继体,于兹而美。祖,晋宁、建宁二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刺史。考,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邛都县侯。金紫累迹,朱黻充庭。
君承尚书之玄孙,监军之令子也。容貌玮于时伦,贞操超于门友。温良冲挹,在家必闻。本州礼命主簿不就,三辟别驾从事史,正式当朝,靖拱端右。仁笃显于朝野,清名扇于遐迩。举义熙十年秀才,除郎中、相国西镇,迁南蛮府行参军,除试守建宁太守。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民歌其德,士咏其风。于是贯伍乡朝、本州司马、长史。而君素怀慷慨,志存远御,万国归阙,除散骑侍郎。进无烋容,退无愠色,忠诚简于帝心,芳风宣于天邑。除龙骧将军,试守晋宁太守,轺车钺斧,金章紫绶,綮戟幢盖,袭封邛都县侯。
岁在壬申,百六遘衅,州土扰乱,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成寇场。君收合精锐五千之众,身伉矢石,扑碎千计,肃清边嵎。君南中磐石,人情归望,迁本号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候。君姿英雄之高略,敦纯懿之弘度,独步南境,卓尔不群。虽子产之在郑,蔑以加焉。是以兰声既畅,福隆后嗣者矣。自非恺悌君子,孰能若斯也哉?昊天不吊,寝疾弥笃,享年六十一。岁在丙戌十二月上旬薨。黎庶痛悼,宋、夷伤怀,天朝远感,追赠中牢之馈也。
故吏建宁赵次之,巴郡杜长子等仰怀仁德,永慕玄泽,刊石树碑,褒尚烋烈。
其颂日:
巍巍灵山,峻高迢遰。或跃在渆,龙飞紫闼。邈邈君候,天姿英哲。缙绅踵门,扬名四外。束帛戋戋,礼聘交会。优游南境,恩沾华裔。抚伺方岳,胜残去煞。悠哉明后,德重道融。绸缪七经,骞骞匪躬。凤翔京邑,曾闵比踪。如何不吊,遇此繁霜。良木摧枯,光辉潜藏。在三感慕,孝友哀伤。铭迩玄石,千载垂功。
祖已甍背,考志存铭记。良愿不遂,奄然早终。嗣孙硕子等,友乎哀感,仰寻灵训,永慕高踪,控勒在三。仲秋七月,登山采石,树立玄碑,表殊勋於当世,流芳风於千代,故记之。
宁州长子驎弘早终,次弟驎绍、次弟驎暄、次弟驎崇等建树此碑。
大明二年岁在戊戌九月上旬壬子朔嗣孙硕瑞、硕才、硕繗、硕万、硕思、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立。
匠碑,府主簿益州杜苌子。文,建宁爨道庆作。
南朝齐梁陈三朝,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恭、协、昆三州各级官员均由爨氏担任。
597年, 以昆州刺史爨翫( wán)(爨震之弟)为首的南宁州地方贵族,起而反抗南宁州总管韦冲。 隋文帝派兵镇压,破三十余部,斩男女二万余。 爨翫被杀,“诸子没为奴”。
爨氏遭到隋王朝沉重打击,开始没落。
685年,昆州刺史爨乾福上书朝廷,请求复置姚州,获准,姚州复置。 姚州的设置抑制了爨氏的势力范围。
唐玄宗时,为了打击和消除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势力,唐王朝扶持南诏逐步统一了六诏。
此时,爨地仅剩今滇东、滇中、滇东北、滇南一带,并以今曲靖为界,分为东、西二爨。爨氏势力范围进一步缩小。
717年,唐王朝为了 分化爨氏,任命爨归王(爨宏达之子)为南宁州都督,又任命其侄儿爨崇道为曲轭川(今马龙)统领,同时承认爨归王和爨崇道分别为东、西两爨大鬼主。 从而,为爨氏内讧埋下了祸根。
736年,为了对付南诏,南宁州都督爨归王按照唐玄宗遣使致书的要求,暂时平息爨氏内部纷争。
742年,爨归王管辖南宁州地区的36个州。
746年,爨氏各部首领联合反唐,唐朝廷命南诏王皮罗阁率洱海地区的武装与在南宁州的唐朝官兵,向爨地发起进攻。
诸爨首领受唐将李宓的拉拢挑拨,爨氏内部发生内讧,自相残杀。
西爨大鬼主、曲轭川统领爨崇道设计杀害东爨大鬼主、南宁州都督爨归王和亲弟昆州刺史爨日进。
747年,爨归王之妻阿姹为报夫仇,收买刺客,暗杀了爨崇道。皮罗阁乘机率南诏军队攻入西爨之地,杀死爨祟道的儿子爨朝辅,“尽俘其家族党羽”。
748年,南诏王阁罗凤派昆州刺史杨牟 利用武力强迫西爨白蛮20万户迁徒到永昌(今保山一带)。
751年,唐王朝派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安南都护王知进率兵至石城(今曲靖城),准备攻打南诏。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至石城谢罪。 这是爨氏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762年, 南诏王阁罗凤夺取安宁城,镇守诸爨,对东爨形成强攻之势。爨氏“危如累卵”。
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南诏王阁罗凤命其子凤伽异率兵攻占石城,于昆州置拓东城(今昆明老城),控制了整个爨区, 结束了爨氏统治南中的历史。
部分西迁滇西永昌城,称“白爨”,在滇东称“黑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