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
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太子夏启屹立中心,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群臣。随着人数的齐全,韩猪寺宣布早朝开始,首要议题便是封赏功臣。夏勇、夏武获封历王、辽王,夏臻被封为镇南王,夏柏则成为蜀王。侯耀武被授予兵部尚书之职,并兼任征南大将军,而时刑则直接晋封为秦王,荣获上柱国之位,领兵镇守辽东,其麾下将士亦皆获赏。
随后,朝会转向商讨除时刑外其余藩王的领地分配,时刑则开始筹划自己部下的安置。郭孝和张子良负责执掌政务,肩负各地管理的重任。正当时刑陷入沉思之际,忽觉身后有人轻轻触碰,轻声提醒道:“王爷,该谢恩了。”时刑回过神来,随口应道:“知道了。”随即又陷入沉思。提醒之人虽感无奈,却迅速转移话题以化解尴尬。
经过数时辰的漫长等待,早朝终于落下帷幕。夏禹正欲离去,时刑却抢先一步欲离去,却被皇帝召至书房。书房对时刑而言充满诱惑,总盼望能顺手带走些珍稀之物。然而,踏入书房,却大失所望,昔日珍爱的砚台、笔洗皆不见踪影,他不禁叹息。夏禹见状,戏谑道:“怎么了?封王之位仍不满足,莫非还欲夺太子之位?”时刑急忙澄清:“谁愿做你儿子?只是你这书房寒酸至此,令人唏嘘。”皇帝脸色一沉,心中暗自思忖:若非你贪婪成性,又何至于此。时刑在书房中徘徊,终于发现一本心仪之书,遂取而观之,随后藏于怀中。
“那些孤本书籍是知识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你看完赶紧还回来。”“哦关于早朝提到的辽东规化,我也已有全面的筹划与布局。“时刑,我赋予你镇守辽东的重任,意在守护北疆的宁静与安定。然而,你的兵马不过数十万,如何抵挡敌人入侵?”
时刑露出坚定之色,回应道:“兵马、物资,皆为战争之要素,缺一不可。”夏禹微微颔首,深思熟虑后,郑重承诺:“我将准许你在神州各地募集壮士,以备战需,让你有更强大的兵力去保卫辽东。”听到此话,时刑目光炯炯,毫无迟疑地离开了皇宫。
在京城逗留多日后,数位勋贵都渴望与时刑会面,却未能如愿。直至皇后与太子亲临,才终于与时刑有了面对面的交谈。皇后娘娘亲切地笑道:“我特地来此,向你道贺。你成为了本朝第一位异姓王,实乃国之栋梁。同时,我也要感谢你,在战场上救了我儿。”时刑恭敬地回应:“保护皇室,守护太子,是臣应尽之责。”
皇后转而关切地询问:“听闻皇上命你镇守辽东,那片土地辽阔,兵力分散,你将如何应对敌军的侵犯?”时刑胸有成竹地答道:“虽兵力不足,但臣有信心依托辽东的地形优势和民心所向,坚守阵地。同时,臣已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兵马,加强防御力量。”皇后听后大为欣慰,与时刑继续深入交流,共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