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镜湖的湖面波澜不惊,白鹤于湖面滑翔,微风掠过,掀起层层涟漪。柳条垂落,白云飘泊,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公主,我们该回去了,不然又要被责备了。”丫鬟皱着眉头劝诫道。这个丫鬟是念青,从小陪伴九公主秦语嫣长大。
“再等等,说不定今天能提取到镜湖之泪。”秦语嫣目不转睛地盯着湖面的动静,手心还紧攥着一个玉净瓶。
镜湖之水受日月精华滋润,在湖心处每十年会凝聚一滴至纯之水,俗称“镜湖之泪”,饮之可解百病。
秦语嫣千辛万苦寻找镜湖之泪,是为了治好母后的心疾。秦后是语嫣的生母,患有头疾近十年,久久未能治愈。古籍记载,镜湖之水可解百病。
“咕咚咕咚”,镜湖中央大量地冒泡,热气腾腾,似乎中央的湖水在沸腾。一颗晶莹剔透的蓝色水滴由湖底升起,穿透湖面,升至空中。
“公主,快看,那是镜湖之泪!”念青激动地大叫起来。
秦语嫣深深地吸入一口气,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只待镜湖之泪彻底脱离湖水束缚,便可以通过玉净瓶将其收入囊中。
镜湖之泪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绚烂的蓝光,散发出蕴藏于湖底深积的寒气。镜湖之泪寒性极重,内存天地精华。
突然,一个黑影掠过湖面,向湖心奔去。
“不好,他要抢走镜湖之泪!”秦语嫣着急地说道。
话音未落,秦语嫣以轻盈矫健的脚力踏浪而行,似蜻蜓点水般奔向湖心。
就在黑衣人即将触碰到镜湖之泪时,千钧一发之际,秦语嫣拔出手中长剑,剑锋所指,寒意凛冽。只见一道剑气劈向黑衣人,黑衣人连忙躲闪,失去了触碰镜湖之泪的机会。
秦语嫣见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玉净瓶将镜湖之泪收入瓶中。
“念青,接着!”秦语嫣大叫一声,将玉净瓶抛向湖岸。
念青运转内力,以真气裹挟接住玉净瓶。
黑衣人气急败坏,挥出袖中毒针刺向念青。秦语嫣以剑气逆转了毒针方向,毒针返回射向黑衣人。
黑衣人躲避毒针,当他再看向岸边时,秦语嫣和念青早已逃之夭夭。
“公主,我们加快速度,那个黑衣人恐怕有同伙。”念青担忧地说道。
秦语嫣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
树林上方突然落下十几名黑衣人,着装打扮与上一名黑衣人如出一辙一看便是同伙。
“糟了,那么多同伙!”秦语嫣急切地说道。
以她们俩的实力,两三个黑衣人还能应付,十几个的确招架不住。
“留下镜湖之泪,留你们全尸!”黑衣人的头子狠辣地说道。
“反正横竖难逃一劫,不如放手一搏!”秦语嫣咬牙说道。正好最近功力大增,她想要施展一番。
“不识好歹!给我杀了她们!”黑衣人头子吼道。
十几名黑衣人包围了秦语嫣和念青,让她们无路可逃。两人背靠背,观察四周的情况。
“公主,背后放心交给我。”念青嗫嚅道。
两人拔剑与黑衣人厮杀起来,气势丝毫不落后于十几名黑衣人。秦语嫣一剑封喉,活生生地斩杀了面前的两个黑衣人。念青也斩杀一人,没多久,十几名黑衣人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秦语嫣嫣然一笑,没想到自己的功力涨了那么多,对付这些黑衣人足够了。
“一群废物!”黑衣人头子气愤地说道。
黑衣人头子一跃而起,离地十尺,凝结手印,对着秦语嫣和念青轰出一掌。这一掌,飞沙走石,万千树叶掉落,树木摇晃。
秦语嫣和念青倒射而出,喷出一口鲜血,全身乏力。
“两个小女娃,今日是你们的死期。”黑衣人头子气势汹汹地走向两人。
“公主,你先走,我还能托着他。”念青把玉净瓶交给秦语嫣,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爬起来,有气无力地说道。
“不,我们同生共死!”秦语嫣也勉强爬起,擦拭嘴角的鲜血。
“欺负两个女子,还这么嚣张。”一个少年的声音于树林中回荡。
“装神弄鬼,出来!”黑衣人头子吼道。
一刹那,只见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身着青衫,袖口处镶绣金线祥云,腰挂白玉玲珑腰佩,气质优雅,气度逼人。他带着半个面具,身姿挺拔,面容俊秀,风度翩翩地伫立于黑衣人头子面前。
少年右手一挥,一阵强大的真气威压出现在黑衣人头子和仅存的七八个黑衣人上空。
顿时,除了黑衣人头子,所有黑衣人跪了下去,头疼难忍,浑身无力,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们头上。
“紫府境!”黑衣人头子惶恐地说道。面前的少年竟然是紫府境强者,黑衣人头子在他面前如同板上鱼肉任他宰割。“我们撤!”
所有黑衣人连忙逃走,头也没敢回,只留下丧家之犬般的背影。
“多谢少侠出手相救!敢问少侠尊姓大名,日后小女定当答谢。”秦语嫣感激万分地说道。
青衫少年淡淡地说道,“不必了。”
少年离开,缓缓地消失在了树林身处。
“好帅好冷漠啊。”念青感叹道,没想到她们被一个同龄冷酷少年救了。
秦语嫣沉默不语,之前还从未有过任何男子拒绝过她的问话。她身份尊贵,面貌倾国倾城,天下鲜有男子不为她动容。不过,这个青衫少年,深深地镌刻在了她的内心中。
“天色不早了,回去吧。”秦语嫣吹气如兰,低语道。
镜湖旁,青衫少年伫立远眺,湖水回归平静,但是他知道表面的平静终究会无法掩盖内里的波澜壮阔。恰如湖面水如镜,湖下暗流涌动。这个天下也如镜湖一般,表面看起来仍然和谐,其实众多势力早已蠢蠢欲动,想要掀起惊涛骇浪,重改时局。
“少主,您年仅十六岁便至紫府境,乃是当今大陆第一天才,没必要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强渡小天劫,您要知道当年大长老耗时三年才成功渡过了小天劫。”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劝诫道。
青衫少年的喉结蠕动了一下,眉头紧锁,长叹一口气,心中似乎埋藏着万千风云变幻。
“二长老,没办法,天下乱局将开,我雷族必须乘势而起,报灭族之仇,重建大夏文明!我身为少主,必须以身涉险,登临那元神境,方能增加我族复兴计划的成功率!”青衫少年意气风发地慨叹道。
青衫少年名曰雷渊,雷族少主,大陆百年一遇的练武奇才,有勇有谋,十六岁便达到紫府境。
雷族乃是百年前的大夏帝国的正统血脉,天生神力,因过于强大而被世人忌惮,诸国起兵动乱屠杀雷族,动摇大夏帝国根基,大夏亡国,仅存的少数雷族子民前往雷族圣地——蓬莱仙岛休养生息,百年未曾离开半步,天下皆以为雷族灭尽,再无雷族。
夜色至,暗淡的月光把天幕也衬托得灰蒙蒙的,由于视觉的影响,感觉雷渊所站的位置天空最高,视线远处的天都消失在地平线上。月光照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湖面上映托着石头的倒影。
夜空中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灰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万丈深渊,坠我残躯,天雷滚滚,引我元神,碎裂星河!天雷七七四十九,助我登临元神境!”雷渊踏空而行,高声喝道。
镜湖上空,乌云密布,雷声炸响,湖面骇浪惊涛,浪花猛烈地拍打着岸边礁石。雷渊行至镜湖中央,盘腿打坐,掐诀凝印,引七七四十九道天雷轰击其肉身。
第一道天雷,“轰轰”,雷渊面无表情,默默承受着天雷的撕心裂肺之痛。
第十道天雷,“轰轰”,雷渊面色惨白,似乎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第二十道天雷,“轰轰”,雷渊狂喷一口老血,大脑一片空白。
“霸道雷体,引雷入脉!”雷渊低声喝道。只见身边的惊雷穿透其皮肤,进入其奇经八脉,在五脏六腑游走。“啊!”
万蚁噬心般的疼痛侵蚀着他的肉体和精神,唯有承受住这七七四十九道天雷,方能修得元神境,拥有强大的元神力量,从而元神不灭,掌控天地,移山填海。
此时,蓬莱仙岛人心惶惶,紧张与激动交织,他们知道是少主在渡小天劫,雷族的复兴大任能否快速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雷族少主的实力。
“是渊儿,他为什么强渡小天劫?”雷族族母雷芸焦急地问道。
“他决定的事,岂是你我能改变的?”雷族族长雷恒回应道,他目光坚定,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可以挺过这一劫,带领雷族走向复兴。
雷族众人在心中默默祈愿:希望少主可以登临元神境!
大秦皇宫,天启帝正在和后宫佳丽寻欢作乐,但是国师慌张地站在大门旁求见天启帝。
“何事如此惊慌?”天启帝斥责了国师。
“禀报皇上,臣夜观天象,发现今夜启明星无比闪烁,众星暗淡,且南方的夜空中惊雷不断炸响。”国师连忙陈述所观之象。
“有人在渡劫!近十年没有新的元神境强者出现了,给我彻查,到底是谁在渡劫?”天启帝吩咐道。
要知道,如果其他国家多出一位元神境强者,那么大秦帝国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境地。大秦建国百年来,元神境强者寥寥无几,“一人守一城”便是元神境强者才能做到的事情。
楚国,齐国,匈奴,越过......几十个国家都被今夜的天象所扰,所有人都想知道是谁在渡劫,能否成功。
镜湖中央,雷渊浑身布满雷电,奇经八脉皆有雷电游走,只剩下最后一道天雷了,撑过去便是新生,没挺住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十九道天雷,“轰隆隆”,只见一道巨大闪电劈向雷渊的天灵盖。一瞬间,异象消失,镜湖一片平静,雷渊的身影消失在了镜湖之上。
“少主!少主!”白发苍苍的二长老在湖边大喊起来。此等情形,不知少主渡劫究竟成功与否。正常情况下,渡劫成功便是凤凰涅槃,毫发无损;渡劫失败便是前功尽弃,尸骨无存!
此时,雷族众人聚集在雷煞堂观看“天机镜”,然而,众人观察了许久,也未曾发现雷渊的踪迹。一个大活人,直接人间蒸发了!
“大家不要慌,我们暂时无法得知少主是否成功,但是天机镜的亮点显示少主还活着,只是无法得知其行踪罢了。我们要相信少主,定能平安归来!”大长老雷虎说道。
听闻少主未身陨,众人的心才平静下来,他们只需要等待少主归来即可。
“公子,你醒了?”一名老翁对躺在床上的青衫少年说道。
青衫少年缓缓睁开双眸,打量着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竹板床上,房间内没有富丽堂皇的布置,一切都显得很简陋,一个面容和善的老翁和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正站立在床前。
“我是谁?我在哪?”青衫少年迷惑地问道,身体绷紧,神色紧张。他现在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浑然不知自己的前尘过往,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忘记了。
“公子,你昏迷了三天三夜了。三日前,我上山打猎,在一处溪水旁看见了衣服湿漉漉的你,认为许是你溺水,便将你带回家中请郎中救治,但是郎中说你并无大碍,休息几日即可。”老翁笑嘻嘻地说道。
一看老翁便知道他是一个朴实的猎户,青衫少年放下了警惕,全身放松地躺在床上,全身并无疼痛,只是脑子想不起来事情了。
“多谢你们三日的收留,小子感激不尽!”青衫少年从床上爬起来,穿上鞋子,鞠躬抱拳感谢这对老夫妇。
青衫少年起身时,注意到了自己锦衣玉带,由此看来自己的身份不简单。为了感谢这对老夫妇,青衫少年摘下了腰间的玉佩,赠予老夫妇。
“老爷子,这个玉佩你留着,再次感谢你们的收留!”青衫少年诚恳地说道。老翁几番推辞无果,只能收下玉佩琼琚。那上面雕刻着繁琐的花纹,在玉佩的正面刻着一道闪电图案,一看此玉佩便是不俗之物。
青衫少年告别老夫妇,独自一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