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夜幕,整个蓟城内张灯结彩,红灯高挂,燕太子来日大婚,蓟城百姓妇孺皆知,王宫内外轻歌曼舞,琴竽和谐。
莞兰公主身着青罗绸缎,时而对镜抹妆,时而翩跹起舞,时而又开窗向暮夜张望,忽而又将窗牖关紧,独坐一旁抿嘴含笑,神思不语。
这时,侍女小纹笑说道:“公主,你也别关了,反正也关不住。”
“什么关不住?”
“心呀,公主的心早就飞到那边去了,一扇纱窗又怎么关得住?”
“少贫嘴,谁说我的心飞走了,我只是心中有气,凭什么本公主的终身大事,要任太子哥哥摆布?若是我父王替我做主倒也罢了,太子哥哥又凭什么自作主张把我嫁给那秦天雨?”
莞兰公主话说间,故作生气,还不断的摔杯扔碗,稍许又道:“你们都知道本公主素来仰慕的是那些温文尔雅的公子书生,太子哥哥却擅作主张,偏偏把我嫁给一个江湖草莽,真正气死我了,改天我要到父王那儿去状告太子哥哥。”
侍女小纹似乎一点都不害怕她的主子生气,仍然说道:“平日里,你都直叫太子殿下的名讳,今晚却是左一声太子哥哥,右一声太子哥哥,若不是心中感激,今儿怎么叫的那么亲切?”
莞兰公主被问的不知如何回答,只听小兰又接下话来道:“只是在这结婚前,公主与你那位秦郎却不得相见,这漫漫长夜,既有相思之苦,又是喜难抑制,这忽愁忽笑,忽坐忽立忽而又开窗远眺,忽而又掩面娇羞,看来今晚我们这些下人,也别想安稳睡觉了。”
莞兰公主拿起掸子嗔道:“再说,再说我就赶你们到外面守夜去。小纹小兰笑着躲闪,莞兰公主更加不依,笑着追赶。
屋外管乐虽然动听,又怎么比得上屋内女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王宫上下,人人沾喜。太子丹虽然觉得是自己逼迫皓月公主与他成亲,心中愧疚。但大婚当前,即将与心爱的人喜结连理,心中依然喜不自胜。一时间,将国家大事和诸多烦恼都暂抛脑后,忙唤人请来秦天雨、荆轲、田光,围成一桌,把酒言欢。
众人酒过三巡,太子丹站至窗外,遥望明月当空,回想当年自己在赵国做质子时,与同为质子的嬴政一起游玩百花园的情景。
其时正值阳春三月,百花园中百花齐放。初遇皓月公主赵欣,但见她手执巾扇在花中捕蝶,人处百花丛中,美丽不可言喻,直叫百花低头羞愧。
太子丹与嬴政虽见赵欣年不过七八岁,却都同时心生爱慕,只恨自己身为阶下质子不敢高攀。
如今时过境迁,秦王嬴政已是强国之君,而太子丹也是实权在握,反而皓月公主赵欣却寄人篱下被迫许婚,心有不忍,不免又是长叹一声。
稍许转念又想:“当年我与秦王政在赵国当质子,嬴政事事强压于我。后来又转身到秦国做质子,那时嬴政已是强国之君,更是处处欺辱于我。秦王政虽然傲视天下,却终究得不到他心仪的女子,他所心仪的皓月公主明日就要与我成亲,看来嬴政终有输给我的一次。”太子丹想到此哈哈大笑,回到坐上与秦天雨等人一连畅饮数杯。
秦天雨平时少有饮酒,自父母双亡后,无依无靠。如今他不仅能与莞兰公主成婚,还多了几位好兄弟,心情自是畅快,与众兄弟把酒畅谈,这一晚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直至子夜时分方散。
待酒宴散后,秦天雨身感不胜酒力,只好回往听雨楼。
途经幽长石道,见石道上沾满春露,道两旁春梅绽放,身披珠露被皓月照的晶莹剔透,美不胜收,忍不住驻足观赏。
忽然不远处,琴声响起,如珠玉散地春雪融化。秦天雨心中一阵惊喜,施展轻功听声寻去。
稍许来到一片竹林,见前面竹林阁楼的亭台上,一女子正在轻抚瑶琴拨弦轻唱。
此时相隔甚远,虽有明月桐灯照耀,却看不清那少女的面容,唯见纤姿倩影,黄衫朦胧。
秦天雨借着酒意,快速赶到竹林阁楼下,忽然想到明日即是他与莞兰公主成亲之日,心中不禁自责:
“我怎么老想着她?一个还未相见过的人,只是听到她的琴声就为她深深迷恋。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居然这样让我矜持不住,莫非是她?”
想到此不予再想,却又欲罢不能,不禁拔出铁剑,在竹林空场间伴琴舞剑。他本只想借着舞剑忘记心中的愁绪,使到中途时却剑追琴声,琴剑合一。
月夜少年,白衣轻闪,剑如飞雨,时而轻柔若柳,时而快如闪电,忽而没入林中,忽又空中盘旋。
忽然亭台上曲终歌止,那抚琴少女含羞浅笑地说道:“天雨剑士既然到访,何不上来小息片刻,酌饮一杯清茶。”
秦天雨听得抚琴少女邀请,心中甚喜,向上轻身一纵,跃上抚琴台上,道:“在下秦天雨本将回往听雨楼,路经此地被公主的琴声吸引住,多有打搅,还望公主见谅。”
抚琴少女为他酌上一杯清茶,奉上道:“剑士言重了,我早已不是赵国公主,小女子赵欣见过天雨剑士。剑士剑技已臻化境,却还要勤加练习,实在令人钦佩。”
秦天雨得知她正是皓月公主赵欣,更加不敢直视她,又不忍转身背对着她,只好侧身微微低头道:“公主过奖了,其实不论文学武功,还是琴棋画艺,若不勤加练学,就会不进则退。”
赵欣赞道:“剑士聪颖好学,若论剑术武功,可谓天下第一,无人敢与争锋,小女子今晚大开眼界了。”
秦天雨苦练剑术,本为除魔卫道,然而在她言语中,他却是跟其他人一样,只是为了争夺天下第一扬名立万,心中一时不悦。
转念想到毕竟与她是初次相见,这才释然道:“其实在下练剑与公主奏琴是一样的,完全是因为对剑技的挚爱,追求的是剑技的更高境界。公主琴艺高超,却也勤加抚弄,岂不同样也是为了追索新的境界?”
赵欣这时才起身施礼道:“剑士高论,小女子受教了,只是剑与琴却是大不相同。二物虽然都是精美造物,但剑乃是不祥之物。若是天下再无刀剑兵刃,便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战争和杀戮。那时四海升平,大家共同生产,和睦相处,那该有多好!”
秦天雨心中又在嘀咕:原来在公主心目中,剑却是不祥之物。世上的杀戮,却是因为有我们习武之人?
思至此,便直言道:“公主错了,造成杀伐战争的不是兵器和武者,而是人的野心、贪婪、欲望。”
剑本无罪,持剑之人有的凭借身怀武功横行霸道、欺压弱者,有的却凭借三尺青峰仗义锄强,保得一方太平。
赵欣顿悟,再次起身道:“剑士的话至情理之中,小女子再次受教了。可是人性本贪,就算一个三岁孩童,看到他人手中的麩饼都欲想巧取强夺,据为己有。为了一己私欲,枉顾他人利益,这也许就是战争的缘由。”
秦天雨望着赵欣,忽然又转望自己手中的剑,起身道:“这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但战争最终的原由,还是因为人的愚昧无知。”
只因愚昧无知才造就了人的野心与贪婪。只有当人类的智慧达到某种境界,所有的人,才会人心向善,无私无欲,才能真正的放下刀剑,天下才能真正的太平。
此时秦赵二人都沉思不语,已然心有灵犀,想到一处去了。
稍许,秦天雨叹道:“单凭眼下之势,人们不思共同生产,只有弱肉强食,你若放下刀剑,等待的就是家破人亡。为了抵御外侵强敌,好男儿才厉兵秣马,砍杀敌人头颅,只为保得家人安享太平。
赵欣又一阵感触,回想以前常以为天下杀戮皆因武者,凡习武者多为无知无谋者,以致常常歧视习武之人。
今听他一席话,实在令她大为震撼,直到今天,才发现她以前的想法,真是愚不可及。
赵欣暗叹秦天雨的英雄气节,再次为他酙上一杯清茶,顷身抬头之间,只见他面容俊秀,平易近人。眼前分明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少年书生,却哪里像一位武功卓越,剑压群雄的剑士。
赵欣见秦天雨也在怔望自己,四目相对,羞得低首不语,忽觉脸颊一阵泛热,忙又回归话题:
“其实天下各路诸侯,同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所谓的敌军,他们都是来自华夏百姓的儿女。天下儿女本为一家,那些帝王将帅只为一己名利地位,才把大家视为盘中棋子,任其自相残杀。”
秦天雨放下茶杯,问道:“以公主高见,又该如何罢此眼前的各国战争呢?”
赵欣起身凝望远方,许久才道:“我一介小女子深居闺中,又怎敢妄论军国大事,只是我听我三哥常常言道:但凡战争皆因天下强者肆夺弱者,狡诈者欺蒙忠厚者,勇猛者侵犯怯弱者,不知我三哥所言可有道理?”
秦天雨微微点头:“眼看天下战事已成必然,倘若赵三公子仍然健在,不知他又如何化解这场干戈?”
赵欣见秦天雨点头赞同,心中欣然可喜,才接着道:“三哥又道:但若有一圣贤,不为个人之权势,亦非为一己之欢愉,只为照料四海之内,使之一切得以调整,世人便可拥其为王。事后,以王法教化凶者,勇猛者,狡诈者,帮助弱者。让世人寒有衣,饥有食,穷人得到养活,从此四海臣服,天下一统。又统一王法,统一货币,统一语言,这样战争才会大幅减少,天下才会逐步走向大和。”
秦天雨原以为赵欣身为一位柔弱公主,心厌武者,害怕杀戮,只为自己偏安一隅。却原来她跟他三哥一样心怀天下苍生,期盼天下能够一统大和。
想到此,心中更加敬佩,不禁对她痴痴凝望,但见她黄衫倩影,柔若春柳,静倚栏杆,抬头遥望长空时,频频对月轻叹。顿时又心生怜惜:“她本是一国公主,金枝玉叶,若不是列国连年争战,又何以寄人篱下无处安身,又何以身不由己,被迫嫁给燕太子姬丹。”
“公主心忧天下,期盼天下大和,在下深为感动,今晚就不再弄剑,只听公主轻歌雅奏。”秦天雨说完又端起茶杯,静坐一旁饮茶听琴…
琴声又再响起,时急时缓、清脆悦耳。从琴声中仿佛看到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里不再有战争杀戮,不再有权势贵贱。那里人人平等,相敬相爱,路人相扶相持。
皓月公主赵欣面露微笑、目视远方,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
一曲终尽,一曲又起,赵欣轻曲伴唱,时而歌唱国兴家和、天下太平;时而又低唱儿女情长、意境缠绵。
一曲终尽又换一曲,不知过了多久,秦天雨依然静坐一旁品茶、听琴、凝望皓月公主。
——但见她脸若明月,新柳眉下一泓秋水含情脉脉。歌唱时,朱唇一张一翕,玉手抚琴,拢、捻、抹、挑,十指飞扬。
此时秦天雨早已魂醉其中,如处梦里,不知是琴声醉人,还是抚琴佳人更让人心荡神移,一时禁不住默默念道:“琴声本动听,我为知音人,若问离魂故,更因抚琴人!”
又一曲终尽,他才缓过神来,忽然想到自己明天便要与莞兰公主拜堂成亲,而此时却沉恋皓月公主,更何况皓月公主即将成为太子丹之妻,太子丹是结义大哥,自己虽未有越举行为,然而夜深人静,孤男寡女相处亭台,实在不该。
秦天雨想到此心中汗颜,便欲起身告辞,又依依不舍,最终把心一横说道:“公主,时候不早,夜深露寒,请公主回暖阁休息,在下先行告辞。”
“可否让小女子相送君子一程?”赵欣弱弱的问道。
“露湿石阶,道路甚滑,公主请回吧!”秦天雨说完轻掠下楼,匆匆向竹林拐弯处走去。
赵欣目送他离去的背影,直到白影消失在竹林中,仍在那静静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