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秦汉豪侠传

第14章 心怀天下

秦汉豪侠传 李承侠 5682 2024-11-11 16:29

  夜已深,此时就连太子宫的琴竽都已停了下来。侍琴和侍画在徐福的庇护下,随赵欣匆匆逃往皓月楼后,就一直坐立不安。因为直到此刻,闺房内仍然传来赵欣低低沉沉的啜泣声。

  二位侍女愁容满面,正在廊下垂首发呆,忽见秦天雨纵身跃上皓月楼,不禁喜出望外,急忙引领他去见赵欣。

  赵欣开门见是秦天雨到来,更是又惊又喜,恨不得立即投入他的怀中。忽又想到秦天雨竟然来到皓月楼,那莞兰公主独守空房,岂不更加伤心难过?想到此,便想狠下心来令侍女借故推辞,却见秦天雨浑身湿透站在门外不语,更不敢擅自进屋,只得问道:“你还来干什么?”

  赵欣显然已是气极,秦天雨想到新婚之夜居然亲口把她赶走?若不是徐福相救,她差点遭到歹人的欺负,如此怎不叫她伤心绝望。

  又想到他空有一身武艺,居然要靠徐福来守护心爱的人,更是无颜面对赵欣,只有弱弱地道:“秦天雨害公主受到恐惧与屈辱,我又何以颜面再见公主,从今以后就让我在楼下大院门口,天天守护着你。”

  秦天雨话说完正要下楼离去,只听赵欣说道:“你若要在此留夜,是要叫她为你独守空房,彻夜不眠的等你到天亮吗?”

  当莞兰公主见到赵欣深受委屈含泪离去时,只觉得这一切都是她造成的,这才忍痛割爱叫秦天雨来皓月楼。然而此时赵欣又在想着莞兰公主独站听雨楼台,那种望眼欲穿的失落与空寂,是以她同样劝秦天雨回往听雨楼。

  她们当然都是善良的人,只是情之一物,又岂是可以用善良之心来相让?

  此时此刻却叫秦天雨如何抉择,或许他本不该来到蓟城,更不该结识二位公主。这么多年来,他无亲无故,孤独惯了,今晚却能同时迎娶两位如花貌美的公主为妻,她俩又都是那样纯洁善良,叫他如何抉择?

  “你快回到听雨楼吧,你不知道一个女人在默默等她心上人的那种痛苦滋味。”赵欣又在劝慰他。

  秦天雨百般无奈,只有道:“为夫在风雨之夜居然把你赶走,你一定还在生我的气,我又怎敢奢求你的原谅,为夫这就下楼去,我会在院墙门口守护你。”

  赵欣见秦天雨怀着愧疚之心正要离去,原来他仍然不明白她的心意。她害怕他此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惊得追近他身后,紧紧的抱住他:“你不要走,都是我不好,爱一个人怎么可以让他陷入两难,让他陷入痛苦之中,是我错了。”

  秦天雨转身将赵欣拥在怀中,自怨道:“错的是我,我怎么会有那种肮脏的想法,怎么会说出那样肮脏的话。”

  话说着,不禁将赵欣抱得更紧,微光下但见她屋内装饰简朴,衣着无华,她又怎么会是贪图富贵权势的人?何况当年秦王政离开赵国时也不过十三岁,而她才只有七岁。一个七岁的孩童又怎么会懂得爱,又怎么会爱上秦王?

  秦天雨更加自责自怨:“我不明白真相,怎可以乱意揣测,若不是徐福从中解释,我定然还会胡思乱想。”

  赵欣推开秦天雨问道:“原来你见过徐福,他是不是告诉了你有关维和剑派的事?”

  “可是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你和徐福怎么会是护秦人?你们既然是维和天下,更应该杀了秦王才是。为何还要拥护暴秦嬴政得天下,这样岂不是自相矛盾?”

  问到此,赵欣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沉默了许久才道:“你我今日新婚,良宵苦短,夫君全身湿透,就让为妻为你宽衣解带,今晚我们只谈风月,莫论国事。”

  秦天雨也是无语,唯有长叹一声,暗道:“不管公主是何门何派,意欲何为,她对我都是真心的?雨夜屋暖,我又怎忍心拂却心爱人之意?”想到此遂将一切大事都暂抛脑后。

  但见红绡帐旁,桐灯摇曳,映在赵欣的脸颊动人心魂,其时温柔乡里郎情妾意,相亲相爱更胜一场美梦。

  天微熹,春雨仍在下,莞兰公主还在倚栏伫望。她的侍女小纹又在催促:“公主,天都快亮了,快回屋休息吧,从你遇见他,这三天你都没有好好安枕睡过,他既然负你而去,你又何必为他伤心难过?”

  莞兰公主似乎没有听到小纹的话,依然望着远方,口中喃喃念道:“本是鸾凤和鸣夜,匆匆离去枕边人,听雨楼台听风雨,秋水望断君未回。我怎么这么傻,我居然会劝他去皓月楼?”

  “公主,是你太善良了,你怎么可以把心爱的人拱手相让。”小兰也在道。

  即是心爱之人又怎么舍得拱手相让,可是她怎么忍心让他左右为难,让他伤心痛苦?

  此时此刻,他俩郎情妾意,自是开心快乐,又怎么会念及还有一个女子在为他彻夜思念,独自伤怀。

  此时她的心已痛到极处,却还要故作若无其事:“小纹,你年岁尚小,又懂得什么情爱,我哪里是独自伤怀,只要他开心,我就开心,只要他喜欢的我都会为他办到。”

  她又何必自欺欺人,她现在哪有半点开心的样子?她这样伤着自己身体,怎不叫人看着心疼?小纹和小兰此时一般想法,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俩同时拉起莞兰公主手央求道:“公主回屋去吧,外边这么冷,我俩看着都心疼,这就回屋去吧,就算我俩求你啦。”

  莞兰公主强笑道:“看你们这两个小蹄子,倒是哭成了泪人,我自己个人的事,却还要折腾你们。”

  小兰又道:“公主,你回屋吧,你若心中难受,心中有气,要打要骂,公主尽管对我们发泄。”说完硬搀着莞兰公主回屋。

  屋内炭火正旺,小兰拿起掸子跪在莞兰公主面前道:“小兰刚才对公主不敬,就请公主责罚。”

  莞兰公主道:“你们都是我的好妹妹,我又怎么舍得打你们。”说着伸手将小兰小纹一起抱住。

  主仆三人相拥在一起,炉火虽暖,又怎么比得上姐妹三人的友情暖心?

  春雨朦胧,连绵不断,皓月楼琴声又起,琴声忧郁和着雨声,恰似离人悲泣。只听皓月公主唱道…

  春雨长,良宵短,恨与夫君相见晚。琴有意,剑无情,挥斩情丝心亦连。若不是地狱冤魂鸣不平,怎忍将情郎送上无归路。

  阁楼暖,易水寒,北雁南飞不复返。朝也盼,暮也思,转眼青丝化成霜。喜得是,天下祥和人欢庆,唯有离人歌曲梦断魂。

  秦天雨给赵欣披上暖披,轻柔道:“天刚破晓,窗前甚寒,欣儿你又何必暗自伤怀,冻坏了身子骨,却叫为夫于心何忍?”

  赵欣叹道:“我只恨良宵苦短,好梦不长,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偏偏生逢乱世?”

  秦天雨见赵欣儿悲叹良宵苦短,好梦不长,心想她定是还在担心他刺秦之事,安慰道:“若欣儿执意要护秦,我大不了不做刺秦人。我与二位公主一起隐居世外,晨起而作,日落而息,虽是清苦,有二位公主相伴,其情融融,正合我意。凭我这身防身绝技,世道再乱,却也奈何不了我。”

  他说出这话,以为赵欣一定会惊喜不已,只见她依然愁容遮面,静静地道:“生逢乱世,大丈夫立身于世,岂可枉顾天下苍生,独善其身?”

  秦天雨不解:“我放下父母叔父之仇,答应你不再刺秦,只愿与二位公主避身世外,从此不再问尘世之事,那些战争与杀戮与我又有何相干?”

  赵欣敬望着他,道:“因为你是秦天雨,你本已决心退隐江湖,千刀聚会自相残杀又与你有何相干?”

  尘世中每天都有人在流血牺牲枉死九泉,秦天雨若不是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又怎么会随太子进入燕王宫,赵欣又怎么会与他情投意合,同处鸾绡帐中?

  秦天雨更加不解:“欣儿何不明话直说,为夫听你的就是,秦王残暴,杀我父母,我本应当杀之后快。欣儿忧我安危,令我舍弃双亲之仇,与你避身世外,我答应便是。可你又说什么枉顾天下苍生,独善其身,欣儿究竟心愿何为,明说便是。”

  赵欣转身眺望窗外若有所思,许久才道:“徐医官已经跟你提及维和剑派的事情?”

  “可是我仍然不理解即是维和,却为何还要护秦?”

  只听赵欣缓缓叙道…

  秦赵两国本实力相当,三十年前长平一战,赵军惨败,不知留下多少孤儿寡母,无依无靠。

  至那时起赵国人人心思安,都盼天下早日和平统一。赵三公子赵信网罗天下热爱和平义士成立维和组织会,不分秦赵魏楚燕齐韩,其宗旨目的就是罢止战争,维护和平。

  赵三公子以仁义之举游说天下列国,意欲用和平的方式统一天下,他的行为不仅得到列国同道者拥护,赵国的文臣武将更是欲意拥其为国之储君。

  听到此,秦天雨已忍不住长叹一声:“赵三公子真是异想天开,当年的太子赵迁,又怎么会把太子之位拱手让他?他不知天下的和平统一,都是要靠无数人的鲜血铺垫而成的。”

  “不错,那些文臣武将都力挺三哥,三哥也因此遭到太子赵迁的嫉妒陷害。”赵欣此时又沉浸在那痛苦的回忆当中,继续道:“太子赵迁继承大统,心胸狭窄听信谗言,残杀我三哥后,继而又罢黜武安君李牧将军军权,剿杀赵国维和会成员,待武安君殒没,赵国内的维和剑派便已解散。”

  秦天雨冷笑一声道:“三公子太过仁慈,更没有帝王之威,他终究成不了霸业,更为可笑的是他居然游说天下列国臣服于他。若要不费一兵一卒,单凭口舌之利便想一统天下,岂非异想天开,试问列国君王,又怎么会舍弃权威将国土权势拱手相让?”

  赵欣虽然见秦天雨言语有讥诮之意,可她也不得不承认赵三公子太过仁慈,优柔寡断,她也只有哀叹道:“不错,天下一统长治久安,确实需要无数人的鲜血来换,我三哥固然不能使得天下归一,可是太子丹又岂能做到?”

  秦天雨心里当然明白,横看天下,除了秦王之师,谁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除了秦王嬴政,谁能一统天下成为天下共主?

  此时秦赵二人都沉默不语,秦天雨思潮起伏,心里忍不住想着华夏七国百姓,天下苍生该何以生存…

  纵观华夏六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均田制,赏罚分明,早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西陲小国,成为兵强国富的强国,到了秦王政,更是雄心壮志,意欲一统天下,成为天下共主。

  横看七国君王,楚国虽然地大国强,奈何楚地各路诸侯为存实力,其心不和。韩赵已然归秦,齐王更是偏安一隅,懒于朝政。

  而燕太子虽然大权在握,却不思谋访贤臣,只攻心于一些江湖剑士,意欲靠行刺强敌首领而维持国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赵三公子赵信惨遭杀害,显然和平统一华夏无望,如今就连维和会的义士都一齐把目光投向强秦,苍天之意,大势所趋,唯有秦王嬴政才能统一天下,唯有天下一统,才能真正罢止战争,迎来天下大和。

  虽然维和会的刺秦派认为秦王残暴,凡是仗义之辈都应奋勇当先,将其诛杀。可是如果秦王真的暴毙,天下的战争将会延续到什么时候?

  许久,秦天雨才回过神来,问道:“所以你才会和徐福一起加入护秦会。”

  “不错,这场战争实在太久了,多少人枉死沙场。”赵欣遥望长空,满目怜惜,轻叹一声接着道:“自周平王至今,这五百年来,天下诸侯列土分王,华夏裔族盛时分为一百四十余国,列国之争唯有兵戎相见。如今七雄争霸,各国君王拉丁充军,家有男丁者,不过十五岁龄都被征兵服役。浴血沙场,血流成河,积尸如山,何时才是尽头。”

  “秦天雨见她越说越激动,大声阻止道:“公主之意我已经明白了,我纵然可以放下父母之仇不报,却绝不会做护秦人,太子丹若是派其他使者前往刺秦,成功与否,全在秦王生死有命。”

  赵欣转身道:“舍小家为大家,你有父母之仇,我有亡国之恨,为了天下苍生,你必须做护秦人!”

  天下一统,近在咫尺,秦王若是突然遇刺身亡,天下势必再乱,列国复燃,华夏儿女再次四分五裂,今后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恐怕连年战争,永无休止。

  这一点秦天雨当然已经想到,可是秦王残暴,杀人如麻,他身为侠义之辈,就算他与秦王政没有杀父弑母之仇,他也要为民除害,他又怎么会相助于他?何况百剑门的数千好汉,天下热血男儿,都在看着他铲除暴秦而后快!

  赵欣见秦天雨依然没有答应她,又道:“这么多年夫君行侠仗义扶持弱者,却不知侠之大者,当心怀天下!”

  秦天雨终于忍不住辩道:“既然侠之大者,当心怀天下,我又怎可助纣为虐,怎可加入护秦会?”

  赵欣见他心中明白,却依然明知故问,唯有耐心的解释道:“秦王是残暴,多有杀戮,可是秦王若像我三哥那样,能一统天下吗?秦王政一死,天下只有再次四分五裂,战争再次爆发。三军交战,不论秦赵楚韩燕魏齐,牺牲的都是百姓儿女,权衡轻重,天哥心中可有定数?”

  秦天雨忽然凄然惨笑:“我若护秦,不报父母之仇,视为不孝。我与燕太子义结金兰,我若背信弃义,视为不义。我枉顾性命,舍下二位娇妻乃是无情。人生当世若是无情无义,不忠不孝,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就算死后也定当被世人唾骂。”

  “个人名节事小,天下苍生为大,天哥细细斟酌。”

  天已大亮,屋外风停雨止,阳光从云缝间钻出,格外耀眼。秦天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慢慢地向屋外走去。

  一路上,他回顾这三天发生的事,似乎比常人三十年发生的事还要多——福来客栈一举杀尽长剑门的二十六位剑士,接着在千刀大会技压群雄。幸与太子丹、荆轲义结金兰,又得两位公主如花美眷,受到百剑英雄的爱戴拥护,成为刺秦使者。

  突然峰回路转,又由刺秦人变成护秦人。

  他若刺秦,纵使秦军十万护军又奈他何?可是为了天下早日一统大和,护秦使命责无旁贷,侠之大者更应当心怀天下。

  可是他若护秦,又怎么忍心看着义兄荆轲刺秦失手,亡命当场?他又有何面目回到燕国面见太子义兄和千位剑士?他唯有一死了却残生方可无愧于心。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短短三天走到人生最辉煌,又在短短一夜从温柔乡中,不知不觉走向死亡之路。秦天雨想到此,不由得凄惨大笑。

  这正是:美人迟暮有人怜,英雄末路笑也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