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阳光好像格外的不明媚,究其缘由还是在那颗懒洋洋的太阳身上。今天早上它好像格外没有精神,像是一个干瘪了的西红柿,发出的光是枯黄色的。天气说冷不冷,说热也不热。在这初春未逝的季节,这种天气非常常见。
孟王城的城门是由青砖堆砌的,说是青砖,看起来倒是灰色的,没有一点生气。不过尽管这城门和城墙并不好看,可城里的人们照样都对它们充满感激,因为这城门和城墙可以很好的抵御外敌。近几十年都是太平盛世,但城中年老的人们都还记得之前的混战。无论城外有多少兵马,他们从来不能越过这座城门;无论城外的兵马多么强大,他们从来不能打败这座城门。
直到今天,这座城门依旧威严的屹立在这里,保护着城中的居民。只是今天,城门外面还站着一排排的士兵,领头的是一位剑眉星目的将军。胯下骑着一匹黑色宝马,腰间挎着一柄金色大刀,身上的盔甲在暗淡的阳光下还能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他的身后是黑压压的一群兵士,粗略估计大概有万许。最前面的方阵是一队骑兵,高头大马配上勇士长枪。虽然骑兵在攻城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用处,但在此时他们的气势确是震慑城内的主力军。
城外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全都屏气凝神,除了战马偶尔的响鼻和蹬地,没人任何声音从这个队伍中传出。黑衣黑甲,鸦雀无声,仿佛是来自地狱的禁军。
城头的气氛和城下截然不同。站在最前面的是一排举着旗子的仪仗兵,拿着旗子的手都在不住地颤抖,可是畏于军命,他们只能颤抖的站在那里,像一根根木人桩。旗子后面是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卫兵。自从这些卫兵上任,就从没有打过哪怕一场仗。平日里他们嘲笑着门外那群人——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里去跟土匪或者叛军作战——可现在他们惧怕外面那群人,因为他们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里去跟土匪或者叛军作战。
卫兵们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溃散回家,是因为他们的将军还在这里。孟仲强,城主的亲弟弟。
孟仲强看着城门外黑压压的士兵,脸上是藏不住的担忧,但他还在尽力让自己保持平静。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乱了阵脚,那这些本来就惊慌失措的守城卫兵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战场。
李二三和金大力也被编在守城士兵的队伍里。早上外面的军队开到门口之前,外门侍卫就全部被抽调过来帮忙。和城卫相比,外门侍卫的一百来人反倒还算镇定。毕竟都是成里城外平时最好勇斗狠的一群人,而且大多都还有功夫在身,和平时习惯了作威作福的城卫相比,他们更渴望战功,渴望机会。
李二三看着城外的军队,他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士兵,但是军队的那种气势,让他感觉自己像是正在面对宗师级的高手,整个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金大力,他脸上也有着担心的神情,但是丝毫也看不到他的害怕。
孟仲强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和恐惧走到城墙边上,对着下面喊道:“陈将军!我孟王城和你们韩王城同属东海之滨八大附城,你今天带这么多人来,不怕挑起两城之间的战争吗?”
那大马金刀剑眉星目的将军见状回道:“我今天可是受邀而来,你为什么把城门关上了?难道是不欢迎我吗?”
听闻此话,,,,,,,,,
不好意思,我要太监了。
第一次写,也早就做好这个准备了,万一有在看这书的同志,抱歉了。
我把故事大纲稍微说一下。
接下来是去九剑门复仇,然后是江湖历练(由大概十几个故事构成)。最后是决战,得到钱花花的认可、懂得到底什么是侠、从一个铁匠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侠。
故事很老套,但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好的。本来打算写个一百来万字的,现在我发现,我控制不好故事节奏,文笔也欠佳,所以我打算再去看书学习。
好了,再见了,李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