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浊原口中鲜血狂喷,浑身肌肤破裂,幽光隐现,似有异物将出。
他勉强抬起双眼,只见那五十道金剑正以常人难以理解的速度转化为水剑。
下一刻,他的肉身一鼓,轰然炸裂,数百道剑罡喷薄四射,血肉横飞。
荡云峰下,一众倨阵以待的三清弟子目瞪口呆,又齐齐吸了口凉气。
“这天一剑修的手段当真厉害,一道剑罡入体,竟迸发出如此威力!”
一名三清弟子低声叹道,他习有炼体之功,但觉得即使以自家肉身强度,也挡不住这杀伤力极烈的剑罡。
可他身边的师兄却摇摇头道:
“师弟所言大谬,这岂是剑罡之威?那极道弟子施展的金生水之道才是破局所在,可为何如此犀利?”
三清师兄冥思苦想,不解其中奥妙。
宁洛同样惊诧无比,他自知剑罡的威力,远没有能撕裂浊原肉身那么厉害。
他们虽有神识,能观察到金剑生水剑的变化,但对浊原肉身变化一无所知…
金一仙道袍一卷,将浊原四散的遗物收拢,一双冷眼俯视下方,久久不语,好一会儿才对宁洛说道:
“师兄,走吧!”
宁洛面容复杂,他知道中孚是想对下面这些人出手的,可是大势不允许。
“各位三清道友莫送了,九幽魔道既已伏诛,贫道二人自当告退。”
他略一拱手,便与金一仙并肩离去。
“呼!”
三清弟子长吐了一口气,继而道:
“难缠的天一剑修,还有那个极道瞬法,我怎么感觉他比剑修更难缠些?”
“或许你的直觉是对的,能和攻伐犀利的天一剑修并肩作战,一起斩杀了九幽魔道,此人又岂是好相与的?”
另一三清弟子望着天空中两道远去人影语声低落,随即回转驻守阵脚。
——————
一盏茶功夫后,二人来到荡云峰上空。
此时封天鬼阵已破,大量墨色阴气消散,其他天一弟子早已追击九幽弟子而去,天空为之一清。
“师弟方才做了什么?那人原已占据上风,为何会突然死在剑罡之下?”
宁洛想了一路,还是想不通那假剑修的死因,他可以接受此人被金一仙用五十道金剑斩杀,却难以理解自己的剑罡不受控制地壮大杀人。
“呵,只是破了他的人体五行运转罢了。”
金一仙不愿多说,将浊原的纳戒一一打开,道:
“之前说好的,我们各自挑一半。”
宁洛白了他一眼,神识一扫,将其中藏有五行材料的纳戒归拢到一处,道:
“这些材料对我铸造飞剑有用,至于其他,此番杀人,你功劳比我大,我可不会昧着良心多拿,自己收着吧!”
金一仙知道宁洛有傲骨,他不会多言,随即将一颗珠子抛了过去,道:
“拿着此物回去,算是给晋卿真人一个交代。”
宁洛目露惊讶,这是九幽弟子的魂珠,和天一剑令属于一个性质,取得魂珠,意味着此人是他亲手斩杀。
“你可知此珠价值?对我来说,可抵五年修炼资源,或是一柄极品飞剑!”
“那你还给我!”
金一仙瞪了他一眼,伸手去取,却不防宁洛闪身退开,笑道:
“送出去的东西还能往回要?为兄还要多谢师弟赠珠解围,他日若有灵石宝物奖励,必分你一半!”
金一仙淡淡一笑,也不多言,转身就往高空升去,宁洛将魂珠收入囊中,见他离开,不由问道:
“师弟到哪里去?”
“修炼!”
他头也没回道,罡风炼魂的效果实在太好,现下没剩下几日便要离开天风大界,当然要精打细算,好好利用。
百息后,金一仙在六千余丈的高空停下,见四下无人,不由轻叹口气。
他不愿告诉宁洛杀死那个九幽弟子的真正原因是,其中包含的五行义理已经超出筑基修士的大道能力。
究其根本,便是五行共振和五行胜复!
前者很好理解,浊原是以秘术将人体五行去契合天地五行,只要人体五行的火之道意增长,施展火法便能带有一丝天地五行火之道意。
可反过来,天地五行如果发生剧烈变化,当然也能引起人体五行出现共振变化。
比如金一仙施展了金生水之道,使天地五行中水之道意暴涨,那么浊原人体五行中的水之道意也会同频暴涨。
但这种暴涨是无源之水,浊原能通过调节人体五行变化消弭外界带来的影响。
此时便要引入五行胜复,何谓胜复,指的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旺盛,或相对偏盛,引起其他四行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重归协调稳定。
在有秘术作为支撑,面临体内水之道意暴涨时,浊原的应对手段其实有很多。
五行相生方面,可以削弱自身木之道意,促进水生木的转化;
或者削弱自身金之道意,减少金生水的转化;
五行相克方面,可以壮大自身土之道意,从而压制水之道意;
或者最大限度壮大自身火之道意,超过水之道意,从而形成反克…
但问题在于,浊原此前被剑罡击中,这是金之道意的变种,需要主动调节人体五行去克制剑罡带来的伤害。
浊原的应对是,壮大火之道意,以火克金,同时削弱水之道意,促进金生水。
于是,金一仙的杀人方案就此成型,只要增其水之道意,以水克火,削弱火之道意对剑罡的压制,同时水之道意壮大,也会阻止金生水。
如此一来,金之道意不能转化为水之道意,就只能借五行共振向剑罡转化。
说白了,浊原是被自身金之道意转化成的剑罡斩杀。
当然,这和他发动《九色鬼法》的至高秘术密不可分,如果是个不通五行的修士,面对剑罡入体,就只能粗暴地以元气硬生生化解。
可无论是五行共振还是五行胜复,修士至少也要到虚丹乃至结丹才能一一领悟。
对金一仙来说,自从他领悟金克木和金生水之后,道简中的图景就不再局限于“樵夫斫木图”,而是将完整的五行生克、共振、胜复、乘侮等展现出来。
因此,最近这一两年,他对五行的理解能力暴涨,早已超过了自身境界。
要不是为了避免被高境界修士发觉异常,他早就将五行大道的诸多分支领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