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借风
练气三层到练气四层之间,算是修行者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门槛。
遗落在外的修行之法,譬如吴恒手中的灵盘诀,内容也就到此为止。
只有到达练气四层,步入练气中期,也才真正有了安身立命,收徒发展的资本。
按照灵盘诀中的描述,练气四层与之前境界的区别便在于,不再仅仅是吸纳灵气,壮大丹田内存纳灵气的灵盘,而是要将其一分为二,分生为两个相对较小的圆盘。
而这个过程,极为凶险,一旦有失误,轻则修为大损,重则有灵气噬体,自焚身亡的可能。
吴恒当时看到修行法门时,第一反应就是白玉珊瑚、黄玉蟾蜍以及鸦神的分身之法,似乎他所接触到的这种种法门,最终都走向了类似的终点。
也正契合道经中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之说。
吴恒请教过鸦神,关于这种分化之路,有何窍门。
鸦神的回答相当简单。
“使其生,不可使其灭。”
这话吴恒琢磨了许久,隐约能猜出几分意思。
生命有着无限分生的可能,而死物不行。
所以也许分化成功的办法,还得落在一个“活”字身上。
让灵气活过来?
……
赵倩离开的第二天,就亲自带来了两件法器、两瓶血参丹以及一个阵盘,至于吴恒定制的那件法器,需要专人出手,自然还要等些时日。
为了表明诚意,她将取法器的信物留给了吴恒,并给了他一张地图,嘱咐他七日之后凭信物去取即可。
吴恒坦然接受。
毕竟他也明白,赵倩估计不愿和虚灵山来的另一批人打照面,所以多半拿到白玉珊瑚的那一刻就会离开这里。
这两天,店内的阴骨被他清理一空,全都丢进了阴界之中,绝无再被发现的可能。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美艳无比,各具风情的人偶,倒是给整个店铺添了几分风光。
期间,老张来了一趟,只是匆匆吩咐了一句,短期别卖违禁品,就匆匆离开。
他的神色明显憔悴了不少,连脸上的肥肉都少了不少,似乎为了之前六上钱庄灭门一事有些焦头烂额。
真凶迟迟查不出来,令得上面不太开心,他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对此,吴恒只能祝他继续不顺利下去。
阵盘中布好了一个防护性阵法,效果相当不错,吴恒拿到手之后,就将其布置在了店内,算是解决了一直以来担心的防护问题。
关于客人,其实吴恒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出个公告,提醒一下。
后来才反应过来,这些在外的客人手里的情报,可比自己灵通的多了。
他们早早就购进了大量阴骨藏好,算是为虚灵山的举动,做足了准备。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
传闻中还有两天才到的虚灵山使者,居然提前来到了坊市。
……
百聚阁。
作为坊市内最大的一家酒楼,其背后的背景,堪称人尽皆知。
在三层一个包厢之内,老张正弯着腰跟在最后,在他身前的是几个带着尖嘴面具的男人,都是身着短衣短裤,露出臂膀上的大块青筋暴起的肌肉,以及肌肉上生动无比的金纹三足神鸟。
而坐在桌前主位的,正是一袭白袍的青年男子。
男子背负长剑,眼眸清澈,笑意纯真温柔,拱手道:
“借风此行,只为替枉死师弟收尸,讨个公道。还请诸位,多多配合。”
其中一个尖嘴男人冷声道:
“不必多言,既然乌夫人下令,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举动,我们自然会配合你行动。”
自称借风的男子,眼眸微抬,嘴角含笑:
“这位……方才听你介绍,是叫,乌七对吧?”
乌七没反应过来,刚想点头,就见剑光一闪,自己左手传来撕裂的剧痛。
低头一看,一只手臂滚落在地上。
他目眦尽裂,被身后同伴一把按住。
“不可!”
借风收剑归鞘,脸上依旧是那温柔的笑意,语气更是毫无波动:
“过不过分,是由我说了算的。这次就算了,小惩大诫,希望你能记住。”
“明白了。”
几人看着地上的断手,心底一阵发寒。
……
“这借风是什么来历!怎么敢如此嚣张!”
乌五一边试图帮乌七接上断手,一边忍不住吐槽道。
很快,他意识到了不对。
“不对!快把手断开!”
惊呼声刚刚出口,那只刚刚接上的断手就炸裂开来,无数锋利细小的剑芒如细雨铺面,将乌七扎成一个筛子。
“借风!”
看着兄弟如此惨状,乌五这才意识到对方口中的小惩是何地步!
仅仅是一句失言,斩了乌七的手还不够,他居然还在断手之中埋了剑气,就为了等接上的时刻,重创乌七!
这是何等睚眦必报的狠辣?
乌五心中与愤怒一并涌起的,是毫不逊色于愤怒的惊恐。
处理完乌七身上那难缠的伤势之后,他猛地踹了一脚老张,将他踹的在地上连滚数圈,阴森森道:
“还没查清楚他的来历吗?”
之前他们甚至都没听说过虚灵山有这么一号狠人!
老张觍着脸凑上前,“再给我几天!我一定能查出来的!再给我两天!不!一天也行!”
“滚!”
乌五越看他这张肥脸越是生气。
这个废物到底有什么用?
老张走后,一直沉默着的乌八开口了。
“五哥,这借风……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谁?”
乌八眸子幽幽。
“六十年前,虚灵山也有一个用剑的家伙,下手极狠,又假惺惺的爱装好人……
“如果我没记错,他的名字是……
“斩星。”
……
“人怎么可能活了六十年而容颜不改?”
借风牵着一个八九岁的孩童,孩童手中还拿着一根新买冰糖葫芦。
孩子名叫胡海,此刻他两眼亮晶晶的,表示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好人。
给他买吃的,还给他讲故事。
就是这故事……有些地方很不合理的。
借风望着眼前长风吹过风铃,推开了那扇吴氏小铺的门,悠悠开口:
“我那位赵师妹,活的可远远不止六十年啊……”